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中)》2011年

发布时间:2016-08-21 18:13

  本文关键词:公共领域中民主与法治的双重涵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中)》2011年

论公共领域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独特作用

杨仁忠  

【摘要】:公共领域虽然是一个西方社会的话语,但它对于当今中国社会尤其是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来说,却具有了"跨文化"的普适性。公共领域发挥着构建和谐社会所必需的社会信息的沟通与传递、社会减压阀与缓冲器、促进国家与个人良性互动、促使社会整合与群体认同等功能。因此,培植和壮大公共领域既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一条有效途径,又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

【作者单位】:
【分类号】:D61;D632.9
【正文快照】:

公共领域话语尽管是西方学者以欧洲历史为背景而提出的一个分析西方社会结构的理想范型,但它的现实指涉在当今的中国社会也已不再是一种遥不可及的乌托邦而是一种现实性的社会存在。其在西方社会中的诸种功能性特征,在当今的中国社会已经具有了“跨文化”的普适性。一、公

下载全文更多同类文献

PDF全文下载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锦涛;[N];人民日报;2005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华银峰;;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立法的价值取向[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唐慧;;基于农村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循环旅游经济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0期

3 高乔楠;杜娟;;浅析科学发展观中的实践原则[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0期

4 王孝哲;;构建和谐社会关系: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价值[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5 李文娟;隗兵;谢鸿昆;;建设市民社会:促进和谐社会的实现[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8期

6 李海泳;;议我国民法基本原则的发展及完善[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7 张秀坤;;高师院校创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整合的研究[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8 晁霞;;北京和谐社区建设的有效途径[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9 李萍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包容性及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J];毕节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10 允春喜;;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娜;;生态社会主义对我国科学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意义——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庞仁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呼唤新的哲学思维方式[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田翠琴;赵乃诗;;公平正义:中国特色社会管理的核心理念[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任浩明;;党的执政伦理建设与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陈清华;谭太富;罗同昱;;毕节试验区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理论的内在联系[A];毕节试验区研究——毕节地区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课题集[C];2008年

6 朱永海;;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影响[A];《环球人文地理·理论版》2011.08下[C];2010年

7 张辉;;和谐社会理念下环境保护法之定位[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07年

8 赵美珍;戈琳;;论生态文明与环境法治[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肖振波;;社会公正视阈下的和谐社会构建[A];中国传媒大学第四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蒋桥生;;让调解走进“禁区”——民事诉讼调解范围与限度之扩张[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传友;北京奥运会社会价值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陈春常;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付京;欠发达地区的循环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张士康;传统汤文化与现代技术融合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6 谢宏忠;基于文化多样性视野的大学生价值观导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沙占华;民生效率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继忠;和谐社会视阈下的中国农村社会转型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鲁雁;从工业社会到生态社会:产业结构演进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杨猛;新农村建设视阈下的农村纠纷多元解决机制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春艳;未就业大学毕业生群体思想政治工作探析[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国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中的民生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谢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探源及其突破性贡献[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周晶;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海澜;马克思社会建设思想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李翠杰;论和谐社会建构中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平;和谐社会构建中社会利益的分化与整合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8 翟晓燕;马克思正义观探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孙小平;群体性纠纷调解解决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刘婷;公共政策视野下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旭玲;刘京;;网络政治:信息化进程中的“公共领域”衍生态[J];兰州学刊;2007年01期

2 赵宬斐;;公共领域中民主与法治的双重涵摄[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3 史云贵;;论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及其对我国政治现代化的启示[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4 李艳霞;;公民资格视域中中国公民意识培育基础初探[J];人文杂志;2007年03期

5 刘再春;;制度文明的文化依据[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1期

6 张云;;透视当代国际关系中的“跨国传媒”问题——兼论“跨国传媒”作为“全球市民社会”是否成立[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03期

7 刘明明;李娟;;产权视角下城市社区居委会发展路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32期

8 郑萍;金春义;;网络政治参与对公共政策制定影响作用探析[J];青海社会科学;2010年01期

9 杨仁忠;;论现代公共领域生存发展的社会机制及其学术意义[J];学习论坛;2008年07期

10 马兆明;刘建成;;和谐社会视角下的法治政治思考[J];东岳论丛;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仁忠;;论公共领域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独特作用[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中)[C];2011年

2 陈滢;;微博时代公共表达中的舆论暴力现象探析[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3 冷鹤鸣;;重叠共识、公共领域与和谐社会[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4 阙天舒;;浅析我国民主政治中协商能力的构建:结构、规范与价值[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5 郑婷;;和谐社会的双重伦理维度[A];社会转型中的和谐社会构建——上海市党校系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周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领域分离及其整合[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7 ;和谐社会:公共性与公共治理[A];和谐社会:公共性与公共治理——2004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4年

8 惠耕田;;沟通行动理论与国际关系研究[A];国际关系理论:前沿与热点——2006年博士论坛[C];2006年

9 刘润忠;;社会结构与科学发展[A];第四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郑杭生;;社会和谐与公共性[A];和谐社会:公共性与公共治理——2004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深圳商报记者 周森;[N];深圳商报;2007年

2 袁东;[N];上海证券报;2006年

3 詹献斌;[N];河南日报;2010年

4 李季平;[N];中国改革报;2007年

5 韩震;[N];学习时报;2007年

6 何萍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哲学学院;[N];长江日报;2005年

7 刘保华;[N];中国计算机报;2007年

8 首席记者 裘浙锋 实习生 彭佳;[N];绍兴日报;2006年

9 徐丛青;[N];中国妇女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周以明 冉鄂兰;[N];检察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波;我国政府传播论[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2 王文晶;建构当代中国市民社会的困境及出路[D];吉林大学;2010年

3 叶敏;中国特色网络民主形态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4 马荔;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治理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5 陈姣娥;中国国民倾向性政策态度形成的扎根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6 张爽;现代化背景下的中国知识分子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8年

7 赵晨;超越国界的民主—欧盟民主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8 李艳霞;福利国家的政治学分析——以公民资格为视角[D];吉林大学;2004年

9 邹珊珊;超越与限制[D];复旦大学;2004年

10 杨振宏;当代中国政府转型中的公民参与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硕;论社会管理中的公民网络参与[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2 张彦;论中国特色公共领域的建构[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董玲;协商民主视角下的网络公众参与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4 温波;大众传媒时代知识分子与媒体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5 张晓淑;维多利亚时期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D];兰州大学;2012年

6 王钦元;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与政治发展[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徐婷;交往范式及其对泰国社会现代转型的启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白志伟;法国的互联网与公共领域[D];广西民族大学;2012年

9 蔡慧;“网络问政”:协商民主理论视域下的中国网络政治景象[D];暨南大学;2010年

10 苏燕;作为治理模式的协商民主[D];苏州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公共领域中民主与法治的双重涵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996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996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b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