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境主义编史方法论中的中国地理学史
本文关键词:语境主义编史方法论中的中国地理学史,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博硕论文分类列表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艺术
数理科学和化学 文学
天文学、地理科学 军事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经济
自然科学总论 哲学
查看更多分类
论文搜索
相关论文
基于我国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的思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研究
《神圣家族》中的科学社会主义思想
网络民主研究
科技哲学视野下我国食品安全科技法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草婴的托尔斯泰翻译研究
解读中篇小说《妮摩拉》中的女性形
伊恩·麦克尤恩前期作品成长主题研
论略萨小说的结构现实主义特征
屠格涅夫与郁达夫创作比较研究
凌叔华与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的比较
艾青与惠特曼诗歌比较研究
苏联“解冻时期”文论对中国“双百
现代视角下的布莱克诗歌研究
莱辛《三四五区间的联姻》的主题研
论俄国象征主义诗歌
元代杂剧詈称研究
汉英人称社交指示语的对比研究
初级汉语教材中生词的英译问题研究
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存现句研究
科目列表
博士论文
语境主义编史方法论中的中国地理学史
论文目录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4页
表目、图目、图版第14-15页
缩略语表第15-16页
绪论第16-22页
一、 选题背景第16-18页
二、 取材第18-20页
三、 研究框架第20-22页
第一章 地理学编史学的建构及其研究进展第22-43页
第一节 呈现地理学史场景:期望与现实之间第22-26页
一、 地理学史的意义第22-23页
二、 与实际历史的差距第23-25页
三、 书写的中国地理学史场景:差别性的评价第25-26页
第二节 地理学编史学的内涵与分析框架第26-30页
一、 地理学编史学的对象与要义第26-28页
二、 地理学史的区分与地理学编史学的解析框架第28-30页
第三节 地理学编史学研究进展第30-36页
一、 澄清一些误解第30-33页
二、 通向历史语境主义地理学史第33-36页
第四节 历史语境主义地理学编史思想述要:从Mayhew教授说起第36-43页
一、 从Mayhew说起的缘由第36-37页
二、 历史语境主义地理学编史思想渊源及要义第37-41页
三、 历史语境主义与近代地理学形象第41-43页
第二章 中国地理学史研究的基本进路第43-53页
第一节 科学史进路与中国地理学学科体系的建构第43-45页
一、 王庸的开创之功及其知识体系第43-44页
二、 侯仁之等的“知识体系”到“学科体系”30第44页
三、 地史组的彻底重构与思想史过渡第44-45页
第二节 思想史进路与系统科学地理学思想的建构第45-48页
一、 中国地理学思想史研究概述第45-46页
二、 系统科学地理思想研究的建构第46-47页
三、 以“元问题”为纲第47-48页
第三节 思想史进路与中国古代王朝地理思想体系第48-51页
一、 中国古代地理学思想的人文倾向第48-49页
二、 王朝地理学源流及其体系第49-51页
第四节 社会文化史进路第51-53页
第三章 中国地理学史研究的方法论考察第53-63页
第一节 国外学者对中国地理学史的认识及其语境论解释第53-58页
一、 国外学者对中国地理学的认识及其方法论根源第53-55页
二、 国外学者“辉格”史之文化交流语境解释第55-58页
第二节 国内学者实证主义的合法性与历史语境主义的有效性第58-63页
一、 “反向格义”并不是十分的坏事第58-60页
二、 实证主义编史方法论的合法性第60-61页
三、 历史语境主义方法论的有效性第61-63页
第四章 中国地理学传统的目录学考察第63-75页
第一节 关于地理学的传统第63-64页
一、 帕蒂森的四个传统第63页
二、 地理学的其他传统第63-64页
第二节 中国官修书目中的地理知识及其与现代地理学的关系第64-66页
一、 官修书目中的地理类及地理知识分布第64-66页
二、 中国地理学传统与官修书目的研究第66页
第三节 中国地理学及其传统之地理学史目录考察第66-71页
一、 关于中国古代有无地理学之说明第66-67页
二、 中国地理学史著作中的诸传统及其体系特征第67-71页
第四节 关于中国地理学传统流变之说明第71-75页
一、 中国地理学传统流变之第一个关节点第71-72页
二、 中国地理学传统流变之第二个关节点第72-75页
第五章 当代中国地理学史编撰例析:以跨学科的地理科学“会通”态势分析为例第75-83页
第一节 分析背景第75页
第二节 美国跨学科发展战略源流第75-79页
一、 跨学科发展战略的背景第75-77页
二、 跨学科的地理科学建构及其特征第77-79页
第三节 中国的地理科学建设第79-83页
一、 复杂学科体系及其源流第79-80页
二、 面对复杂对象的方法论第80-81页
三、 面对社会发展的“地理建设”议题第81-83页
结论与展望第83-89页
第一节 编史学视角之中国地理学第83-86页
一、 中国地理学之研究路径与历程第83页
二、 中国地理学史研究之方法论第83-84页
三、 中国地理学传统之流变第84页
四、 中西地理学交流之现状第84-85页
五、 未来中国地理学史研究献议第85-86页
第二节 展望:e-Science与地理学的雄心壮志第86-89页
一、 信息时代的地理学框架第86页
二、 通向e-Science第86-89页
参考文献第89-10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第101-103页
致谢第103页
论文编号BS2110563,这篇论文共103页
会员购买按0.35元/页下载,共需支付36.05元。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51.5元 。
您可能感兴趣的论文
版权申明:本目录由网站制作,,本站并未收录原文,如果您是作者,需要删除本篇论文目录请通过QQ或其它联系方式告知我们,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本文关键词:语境主义编史方法论中的中国地理学史,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228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122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