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本文关键词:基于文化地理学的广州地区传统村落与民居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华南理工大学》 2015年
佛山松塘传统聚落审美文化研究
陶媛
【摘要】:传统聚落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在当今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传统聚落的保护和发展由于观念错位、管理缺陷等多方面问题,聚落文化地域性格随之丧失,由此,关于传统聚落审美文化的研究更具紧迫性,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议题之一。佛山市西樵镇松塘村是岭南地区广府传统聚落的典型代表,历史悠久,地域特色鲜明,风貌格局完整,文化内涵丰富,具有深厚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基于“广州古村落史”课题研究的需要和传统村落调研的基础,本文主要运用建筑史学与建筑美学相结合的跨学科综合交叉方法,以佛山松塘传统聚落为对象,首先从风水形势、景观格局、梳式布局三个自然地理环境层面概括松塘传统聚落的格局特色;其次按照“点”、“线”、“面”的逻辑顺序,从祭祖空间、酬神空间和居住空间等社会历史生活层面论析松塘传统聚落的空间特征;最后借鉴和运用建筑美学的“文化地域性格”理论,从地域技术特征、社会时代精神、人文艺术品格三方面,阐述佛山松塘传统聚落的审美特征和文化内涵。本文的研究目标在于从格局特色,空间特征和文化地域性格等层面综合揭示松塘传统聚落的审美文化价值。本文研究指出,松塘传统聚落表现出向水聚合的聚落格局,统一和谐,注重整体性的空间特征,以及开挖村心水塘为主要表现的地域技术特征,以崇文重教的价值取向为突出表现的社会时代精神和以闲适雅静的审美趣味为核心的人文艺术品格等文化内涵。挖掘聚落审美文化的深厚内涵,揭示聚落审美文化的重要价值,对丰富和完善广府传统聚落的研究以及建筑美学理论在聚落领域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理论意义,对推进聚落历史文化认知和聚落保护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U982.29;C912.8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沛林;论中国历史文化村落的“精神空间”[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2 李凡;司徒尚纪;;民间信仰文化景观的时空演变及对社会文化空间的整合——以明至民国初期佛山神庙为视角[J];地理研究;2009年06期
3 刘沛林,董双双;中国古村落景观的空间意象研究[J];地理研究;1998年01期
4 周翠玲;从宗教到迷信──论岭南民间的信仰特质[J];广东社会科学;1999年06期
5 陈忠烈;“众人太公”和“私伙太公”──从珠江三角洲的文化设施看祠堂的演变[J];广东社会科学;2000年01期
6 何方耀,胡巧利;岭南古代民间信仰初探[J];广东社会科学;2002年06期
7 伍国正;吴越;;传统村落形态与里坊、坊巷、街巷——以湖南省传统村落为例[J];华中建筑;2007年04期
8 罗瑜斌;肖大威;;珠江三角洲历史文化村镇的类型及特征研究[J];华中建筑;2009年08期
9 肖旻;杨扬;;广府祠堂建筑尺度模型研究[J];华中建筑;2012年06期
10 朱光文;明清广府古村落文化景观初探[J];岭南文史;2001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曾志辉;广府传统民居通风方法及其现代建筑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赖瑛;珠江三角洲广府民系祠堂建筑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张楠;作为社会结构表征的中国传统聚落形态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王飒;中国传统聚落空间层次结构解析[D];天津大学;2012年
5 冯江;明清广州府的开垦、聚族而居与宗族祠堂的衍变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楠;近代广州骑楼装饰的文化地域性格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余奔哲;高要市蚬岗镇八卦村传统聚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聂彤;霍童古镇传统聚落建筑形态研究[D];华侨大学;2008年
4 王罗琼;祭祀行为与传统聚落公共空间形成的探析[D];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
5 林琳;潮溪村历史聚落空间特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6 余欣婷;广府地区传统民居自然通风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7 吴思慧;厦门鼓浪屿近代洋楼民居文化地域性格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8 李敏锋;明清广府地区砖作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9 李海波;广府地区民居三间两廊形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10 冯志丰;基于文化地理学的广州地区传统村落与民居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文芳;;檐外之意[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4期
2 李文芳;;檐之有礼[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1期
3 王玲玲;;中国古典园林的语言观对现代小区景观设计的启示[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4 肖宏;吴智慧;;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继承与发展的原则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5 左光之;邹青;;木构建筑文化传承与建造的技术特征[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6 李博闻;;空间的本质回归是对人类潜意识需求的关注——以跑酷城市体验引发的人与空间关系的思考[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7 高志荣;科技·生态·建筑──浅谈生态建筑[J];安徽建筑;1998年06期
8 黄天;社会生活与城市公共空间的互动[J];安徽建筑;2003年06期
9 尹家琦;;试比较宋代南北方的造园艺术[J];安徽建筑;2008年06期
10 李汀萌;刘凯;汪淑靓;鲍王;马强;;高校新老校园外部空间环境对比及问题分析——以合肥两所高校为例[J];安徽建筑;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蔚;胡斌;;明清“湖广填川”移民会馆与清代四川城镇聚落结构演变的人类学研究[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一辑(2011年中国建筑史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兰州理工大学学报第37卷)[C];2011年
2 郑鑫;邸芃;;关中传统民居空间形态解析[A];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熊忻恺;;历史文化村落空间形态演变研究——以北京市门头沟区琉璃渠村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张颀;解琦;;创造和谐之美——天津老城厢鼓楼街区A地块更新设计探索[A];中国建筑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郑先友;徐俊丽;;营造和谐共生的现代村落——以徽州西递新村规划为例[A];中国建筑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宋丹;俞书伟;;设计无格,,借景有因——浅谈产品中的透明性设计[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7 霍耀中;刘沛林;;黄土高原村镇形态与大地景观[A];人居环境学研究论文集[C];2007年
8 郭晓兰;张淑肖;;中国传统民居的人性化设计浅析[A];首届山东材料大会论文集(土木建筑篇 下)[C];2007年
9 刘畅;冼宁;;沈阳市中街城市中心区商业空间研究[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黄莉;赵越喆;;岭南古典园林声景观理念[A];城市化进程中的建筑与城市物理环境:第十届全国建筑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桂平;基于现代性理念的岭南建筑适应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赖瑛;珠江三角洲广府民系祠堂建筑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张志奇;北京人民大会堂室内环境艺术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4 杨晓东;明清民居与文人园林中花文化的比较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姚朋;现代风景园林场所物质的表征及构建策略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6 刘伟;基于自然进程的城市水空间整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7 于亮;中国传统园林“相地”与“借景”理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8 李玲;中国古建筑和谐理念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张政伟;乡土建筑遗产自治保护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侯兵;南京都市圈文化旅游空间整合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珣;柳与园林造景[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威;鄂西南古集镇空间变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王培良;现代城市中的景观雕塑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4 陈青;温州芙蓉古村建筑文化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5 李燕;校园景观设计与施工组织方案初探[D];郑州大学;2010年
6 赵伟霞;基于自主营建模式的地坑窑居更新与保护[D];郑州大学;2010年
7 张祯;现代中式住宅设计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8 白展展;庭院设计与主人心理需求关系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9 张丽梅;基于文化特色的公园绿地夜景照明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10 臧慧;城市广场空间活力构成要素及设计策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志毅,谷波,刘加平;庭院建筑空气环境初探[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3年01期
2 赵华富;论徽州宗族祠堂[J];安徽大学学报;1996年02期
3 刘大伟;许婷;;认知语言学的哲学观——体验哲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4 刘沛林;论中国历史文化村落的“精神空间”[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5 杨彬;社会空间·场论[J];北方论丛;1996年06期
6 王贵祥;建筑空间的文化内涵[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7 业祖润;中国传统聚落环境空间结构研究[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8 王靖华;康德的“图式说”与现代认知结构理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03期
9 陈英和;皮亚杰学派与现代认知心理学关于儿童认知发展观点之比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10 吴承忠;韩光辉;;元大都休闲文化景观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十庆;;古代营建技术中的“样”、“造”、“作”[A];建筑史论文集(第15辑)[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志辉;广府传统民居通风方法及其现代建筑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赖瑛;珠江三角洲广府民系祠堂建筑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张楠;作为社会结构表征的中国传统聚落形态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刘沛林;中国传统聚落景观基因图谱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5 李立敏;村落系统可持续发展及其综合评价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6 刘景纯;清代黄土高原地区城镇地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7 汪丽君;广义建筑类型学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8 何其颖;租界时期的鼓浪屿之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9 赖志凌;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伦理特质[D];复旦大学;2004年
10 赵现海;明代九边军镇体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丰;砌体在建筑更新中的命运与前景[D];天津大学;2010年
2 朱怿;泉州传统居民基本类型的空间分析及其类设计研究[D];华侨大学;2001年
3 林申;厦门近代城市与建筑初论[D];华侨大学;2001年
4 王占民;建筑中的“烟囱效应”[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1年
5 叶皖林;现代汉语人体方所表达形式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6 李传斌;西安市城市空间结构演替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7 韦峰;先秦城市空间格局研究[D];郑州大学;2002年
8 余阳;厦门近代建筑之“嘉庚风格”研究[D];华侨大学;2002年
9 李苏豫;厦门地域建筑形态及设计方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10 范继花;汉语方位隐喻的认知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国梅;中国古代传统聚落的生态环境探析[J];安徽建筑;2003年06期
2 常青;略论传统聚落的风土保护与再生[J];建筑师;2005年03期
3 谢珂珩;;四川羌族传统聚落研究[J];四川建筑;2008年01期
4 李向北;郭庆国;;探寻传统聚落街道“原风景”[J];中华建设;2008年02期
5 吴柳琦;刘永丽;;中国传统聚落选址研究——以卫辉小店河清代民居群为例[J];河南科技;2010年11期
6 陈琦;;屏南传统聚落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J];美与时代(上);2011年02期
7 杨涛;朱军;;传统聚落成功特质的分析及转换途径的思考——以喀什生土聚落建筑为例[J];城市规划;2012年12期
8 仁曾尖措;;解析中国传统聚落营造思想[J];新课程学习(下);2011年03期
9 张轶群;传统聚落的人文精神——解读和顺乡[J];规划师;2002年10期
10 张希晨;皖南传统聚落的生态适应性[J];江南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琳;王辉;;京杭大运河山东段传统聚落的调查与思考[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2 王小斌;;徽州传统聚落空间营建中的基本理念探析[A];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赵逵;张钰;杨雪松;;川盐古道上的传统聚落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许飞进;杨大禹;左明星;;思想史视野下建水团山村传统聚落文化的传承与更新[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张祺;胡莹;;传统聚落文化的保护、更新与再生[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李婷;;由传统聚落特征出发的白族聚落更新策略初探[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何川;;湘南传统聚落生态单元的构建经验探索[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张祖群;赵荣;杨新军;黎筱筱;马秋芳;张宏;;中国传统聚落景观评价案例与模式[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9 严钧;梁智尧;赵能;;基于现代建筑技术分析方法的传统聚落人居环境研究——以湖南省永州市上甘棠古村为例[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兰玲;;摩梭传统聚落研究初探[A];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杨定海;海南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2 张楠;作为社会结构表征的中国传统聚落形态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林志森;基于社区结构的传统聚落形态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4 王韡;徽州传统聚落生成环境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5 王飒;中国传统聚落空间层次结构解析[D];天津大学;2012年
6 汤莉;我国湿热地区传统聚落气候设计策略数值模拟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7 刘沛林;中国传统聚落景观基因图谱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8 赵冶;广西壮族传统聚落及民居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玉源;传统聚落的演变·聚落传统的传承[D];清华大学;2004年
2 黄平;传统聚落文化的旅游规划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3 张所根;传统聚落保护与更新的自力型模式探析[D];南昌大学;2007年
4 徐贤如;传统聚落环境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5 郭楠;城镇化背景下的传统聚落空间形态传承与发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6 李诗怡;基于主体视角的传统聚落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7 张运思;基于空间价值观的传统聚落保护与更新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3年
8 夏璐;传统聚落空间的传承与再造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3年
9 贺明;日常生活世界的传统聚落空间解读[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10 欧阳玉;从鄂西山村彭家寨现状的调查兼议山村传统聚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D];武汉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文化地理学的广州地区传统村落与民居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232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123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