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旅游地学及其学科专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本文关键词: 旅游地学 旅游地质学 旅游地理学 现状与对策 地质公园 出处:《资源与产业》2011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旅游地学是运用地质学、地理学、旅游学、规划学、美学等知识,为地质旅游资源的调查、评价、规划、开发与保护工作服务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旅游地学作为一个专门学科在中国已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历史,旅游地学的发展促进了地质遗迹的保护、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尤其是近年来中国地质公园的建立。旅游地学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其学科专业建设的同步乃至先行发展。对旅游地学发展意义,以及其学科专业建设对地学与旅游学发展的意义进行了探讨。在国内外旅游地学研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课程开设、教材内容与旅游地学教育层次等方面对目前我国旅游地学学科专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对旅游地学及其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几点建议与对策。
[Abstract]:Tourism Geology is the use of geology, geography, tourism, planning, aesthetics and other knowledge for geological tourism resources investigation, evaluation, planning. Tourism Geology, as a special subject, has been developing for more than 20 years in China,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Geology has promoted the protection of geological relics.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specially the establishment of China Geopark in recent year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geography, objectively require the synchronization and even the first development of its discipline and specialty construction, which is of signific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geoscience.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tourism science, the course is offered in the light of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its subject and specialty to the development of geoscience and tourism scienc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geoscience in China from the aspects of teaching material content and educational level of tourism geography, and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ourism geoscience and its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Some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作者单位】: 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基金】:江西省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保护项目
【分类号】:K902;F592.99
【正文快照】: “旅游地学”一词是1985年在北京召开的首届“全国旅游地学讨论会”上,由陈安泽和李维信先生提出来的,目的是为了体现地学(地球科学)为旅游服务的精神和内涵[1]。旅游地学是运用地质学、地理学、旅游学、美学的知识,为地学旅游资源的调查、评价、规划、开发与保护工作服务的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叶张煌,郭福生,花明,朱骥;旅游地学的研究概述[J];华东地质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2 陈安泽;;开拓创新旅游地学20年——为纪念旅游地学研究会20周年而作[J];旅游学刊;2006年04期
3 吴必虎;黎筱筱;;中国旅游专业教育发展报告[J];旅游学刊;2005年S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邢乐澄;试论观赏性古生物化石的科学意义及景观价值[J];安徽地质;1997年03期
2 邱根宝,任黎秀;入境游客对黄山旅游的体验效果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6期
3 徐菁;沙润;靳诚;;旅游体验失真的内在形成机理及对旅游业管理的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7期
4 黄俊生;张明举;杨波;;“木桶理论”与振兴西部旅游业[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2期
5 章锦河;旅游区域形象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6 黄成林;黄山、九华山客流季节分布和国内客源市场比较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4期
7 张广胜;王心源;何慧;夏林益;;区域地质旅游资源评价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以安徽省巢湖市为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8 朱同林;九华山国内旅游流时空分布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1期
9 张成渝;;世界遗产视野下的地质遗产的功能及其关系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10 王湘;论旅游地的旅游环境质量评价[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平;中国旅游人口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冯昆思;试论云南历史名人旅游资源及其保护与开发[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3 杨振之;青藏高原东缘藏区旅游业发展及其社会文化影响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4 许春晓;当代中国旅游规划思想演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程道品;生态旅游区绩效评价及模型构建[D];中南林学院;2003年
6 欧阳勋志;婺源县森林景观美学评价及其对生态旅游影响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4年
7 陈焱;基于GIS的西部地区生态旅游规划体系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8 万幼清;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9 叶浪;旅游资源经营权论[D];四川大学;2004年
10 李江玲;民族地区旅游资源法律保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静霞;河南云台山地质公园云台山园区景观资源分析及规划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5年
2 周新生;云南历史文化名城文化旅游发展研究——以建水为例[D];云南师范大学;2000年
3 黄颉;旅游主题公园发展研究——以大连深圳两地对比分析为例[D];辽宁师范大学;2001年
4 杨建翠;成都近郊生态农业旅游开发模式研究——以郫县、龙泉驿为例[D];成都理工学院;2001年
5 张朝枝;县域旅游发展规划的系统思维方法与技术路径——以湖南省资兴市为例[D];中南林学院;2001年
6 刘吉春;伊春林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1年
7 鲁敏;旅游地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式[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8 王斌;旅游行为及其影响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9 张结魁;区域旅游资源开发评价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10 姚从容;新疆旅游业发展的战略思路及对策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守亮,崔文元;巴林鸡血石的宝石矿物学研究[J];宝石和宝石学杂志;2002年03期
2 陈忠晓,王仰麟,刘忠伟,牛亚菲;可持续旅游及其区域实现途径探讨—以井冈山风景名胜区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1年02期
3 王国霞,佟连军,马延吉;吉林省通榆县旅游资源模糊评价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年01期
4 崔越,杨景春;地貌旅游资源特征值评价模型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年03期
5 胡镜荣;旅游沙丘因子和临界容量[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年01期
6 宋林华;喀斯特地貌研究进展与趋势[J];地理科学进展;2000年03期
7 彭华;中国丹霞地貌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2000年03期
8 齐德利,于蓉,张忍顺,葛云健,李加林;中国丹霞地貌空间格局[J];地理学报;2005年01期
9 谢凝高,郑心舟,谷光灿;云南石林景观美学价值评价研究[J];地理研究;2001年05期
10 杨小平;巴丹吉林沙漠腹地湖泊的水化学特征及其全新世以来的演变[J];第四纪研究;2002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富兵;基于ArcIMS克什克腾国家地质公园旅游信息系统构建与实现[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2 王爱民;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法治建设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3 牛琳;内蒙古赤峰市紧缺矿产资源定量预测与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陈良富;;舟山旅游地学资源研究[A];徐霞客在浙江·续集——2001舟山徐霞客旅游文化研讨会暨浙江省徐霞客研究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1年
2 赵逊;周琦;赵汀;;简论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候选地——珍贵的地质遗产 深厚的文化积淀 奥运的绿色氧吧 京城的息憩乐园[A];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国家地质公园研究分会成立大会暨第20届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本文编号:14786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1478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