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中国旅游名胜誉称的地理学分析

发布时间:2017-04-05 11:00

  本文关键词:中国旅游名胜誉称的地理学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誉称是古今常用称谓,又叫美称、雅称,是很多事物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对人和事物的赞誉性的称谓。中国名胜誉称乃是对中国旅游名胜景区的赞誉性、赞美性的称谓;它或明或暗的对景区起到渲染的作用,凸显了中国旅游名胜景区的特点、地位、作用和影响,给人们以感染与兴趣,对旅游出行起到导向、强化、存证的作用。 我国山川秀丽、旅游资源丰厚,与之相对应的名胜誉称也不胜枚举。名胜誉称作为称谓的诸多表现形式之一,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深扎根于各个名胜景点之林。旅游名胜誉称具有活泼、明快地修饰色彩,,恰到好处的突出了该名胜誉称的突出特点、功用或吸引人之处。名胜誉称的出现和在景区中大量使用,使一大批名胜景区有了新颖别致的替身,为名胜景区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全文可分为绪论、主题和结语三部分。主题部分包括:第二章,中国名胜誉称的统计结果与分析,主要通过对统计资料的整理、分析得出,名胜誉称的总数及在各个省域的分布情况,以及在各个省域名胜誉称数与名胜景区的数目关系;第三章,中国名胜誉称类型,本节根据景区的组成要素,将名胜誉称分为自然、人文两大类,并分别对这两大类做详细的分析;第四章,中国旅游名胜誉称的构词方法与特点,此部分是本文论述的一个重点,运用各种统计分析方法对誉称就行分类,得出誉称只要所用的构词方法和用词规律、特点,以及各类誉称所占比重,得出人们在对景区命名时主要采用的修辞格;第五章,中国旅游名胜誉称与旅游地和旅游者,通过介绍旅游名胜誉称对旅游地和旅游者的影响,让人们重视在景区开发过程中给景区的誉称。
【关键词】:名胜誉称 分布状况 构词手法 功用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90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1 绪论7-11
  • 1.1 选题的目的、背景和意义7-8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8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8-9
  •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9
  • 1.5 资料来源与说明9-11
  • 2 中国名胜誉称的统计结果与分析11-15
  • 2.1 名胜誉称总数与各省域数量11
  • 2.2 各省域名胜总数及誉称数的比较11-15
  • 3 中国旅游名胜誉称类型15-21
  • 3.1 自然类名胜誉称类型15-19
  • 3.2 人文类名胜誉称类型19-21
  • 4 中国旅游名胜誉称的构词方法与用词特点21-33
  • 4.1 旅游名胜誉称的构词方法21-25
  • 4.2 旅游名胜誉称的用词特点25-33
  • 5 中国旅游名胜誉称与旅游地和旅游者33-39
  • 5.1 旅游名胜誉称与旅游地33
  • 5.2 旅游名胜誉称与旅游者33-39
  • 5.2.1 旅游者对名胜誉称命名的影响35-36
  • 5.2.2 旅游者价值观对名胜誉称影响36-39
  • 6 结语与启示39-43
  • 6.1 结语39-40
  • 6.2 启示40-43
  • 致谢43-45
  • 参考文献45-47
  • 附录4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贾文毓;;旅游地理学视域中的中国名胜组景分析[J];地理学报;2009年06期

2 毕辉;;园林中景点品名赏析[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3 李进学;;景点命名艺术谈[J];花木盆景(花卉园艺);2009年05期


  本文关键词:中国旅游名胜誉称的地理学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69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2869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5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