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志愿者旅游及其驱动机制研究
本文关键词:研究生志愿者旅游及其驱动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志愿者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期,并迅速发展,国外对志愿者旅游的研究成果较多,研究范围较广。国内志愿者旅游现象已经出现,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学者对志愿者旅游尚未重视,对志愿者旅游的研究很少。因此,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探明研究生参与志愿者旅游的行为规律及驱动机制。文章共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在综述了国内外有关志愿者旅游研究的基础上,对志愿者旅游进行了界定,分析了志愿者旅游和旅游志愿者的区别,阐述了志愿者旅游产生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界定了志愿者旅游的研究范畴,主要包括度假倾向的志愿者旅游和志愿者倾向的志愿者旅游,即志愿者旅游包括旅游者的志愿行为,也包括志愿者的旅游行为。第二部分,包括第三章和第四章,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分析研究了昆明市在校研究生志愿者旅游的相关信息。结果表明:昆明市在校研究生对志愿者旅游了解较少,但对志愿者旅游持支持肯定的态度,多数被调查者愿意参与志愿者旅游;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析了志愿者旅游的动机,分析了有过志愿者旅游经历和想要参与志愿者旅游两类人群的行为特征。第三部分,包括第五章和第六章,对影响昆明市在校研究生志愿者旅游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划分为推动因素阻碍因素限制性因素和可变性因素四类,根据四类影响因素构建了昆明市研究生志愿者旅游的驱动机制,总结了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和研究不足。
【关键词】:志愿者旅游 感知 动机 行为 驱动机制 昆明市在校研究生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K90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10
- 第1章 绪论10-21
- 1.1 选题研究的背景10-11
- 1.1.1 选题研究的国外背景10-11
- 1.1.2 选题研究的国内背景11
- 1.2 国内外志愿者旅游研究述评11-16
- 1.2.1 国外志愿者旅游研究述评11-16
- 1.2.2 国内志愿者旅游研究述评16
- 1.3 选题研究的意义16-17
- 1.3.1 选题研究的理论意义16-17
- 1.3.2 选题研究的现实意义17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17-19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17-18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18-19
- 1.5 选题研究的方法19-21
- 1.5.1 文献分析法19-20
- 1.5.2 实地调研法20
- 1.5.3 统计分析法20
- 1.5.4 定量与定性分析法20-21
- 第2章 研究生志愿者旅游研究的基础性分析21-29
- 2.1 志愿者旅游及相关概念21-25
- 2.1.1 志愿者21
- 2.1.2 志愿者旅游21-22
- 2.1.3 旅游志愿者22
- 2.1.4 旅游志愿者与志愿者旅游的辨析22-25
- 2.2 研究生志愿者旅游产生的条件25-27
- 2.2.1 研究生志愿者旅游产生的主观条件25-26
- 2.2.2 研究生志愿者旅游产生的客观条件26-27
- 2.3 研究生志愿者旅游产生的理论基础27-29
- 2.3.1“推——拉”理论28
- 2.3.2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28-29
- 第3章 昆明市在校研究生志愿者旅游的现状调查与分析29-40
- 3.1 昆明市研究生概况29-30
- 3.1.1 昆明市区位29
- 3.1.2 昆明市研究生概况29-30
- 3.2 昆明市在校研究生志愿者旅游现状调查30-34
- 3.2.1 问卷调查法30-33
- 3.2.2 昆明市在校研究生志愿者旅游基本情况33-34
- 3.3 昆明市在校研究生对志愿者旅游的感知与态度34-38
- 3.3.1 昆明市在校研究生对志愿者旅游的感知34-37
- 3.3.2 昆明市在校研究生对志愿者旅游的态度37-38
- 3.4 昆明市在校研究生进行志愿者旅游目的38-40
- 第4章 昆明市在校研究生志愿者旅游的动机与行为分析40-58
- 4.1 昆明市在校研究生志愿者旅游的动机分析40-44
- 4.1.1 社交需求的动机40-41
- 4.1.2 尊重需求的动机41-42
- 4.1.3 求知需求的动机42
- 4.1.4 审美需求的动机42-43
- 4.1.5 自我实现需求的动机43
- 4.1.6 需求层次理论下志愿者旅游的动机分析43-44
- 4.2 昆明市在校研究生志愿者旅游的行为分析44-52
- 4.2.1 已有志愿者旅游经历的研究生群体行为分析44-47
- 4.2.2 想要参与志愿者旅游的研究生群体行为预测47-52
- 4.3 昆明在校研究生志愿者旅游调查问卷的相关性分析52-58
- 4.3.1 调查问卷中基本信息的相关性分析52-53
- 4.3.2 调查问卷中具体因子的相关性分析53-57
- 4.3.3 志愿者旅游的相关性分析57-58
- 第5章 昆明市在校研究生志愿者旅游的驱动机制分析58-69
- 5.1 昆明市在校研究生志愿者旅游的影响因素58-66
- 5.1.1 推动因素58-60
- 5.1.2 阻碍因素60-62
- 5.1.3 限制性因素62-63
- 5.1.4 可变性因素63-66
- 5.2 昆明市在校研究生志愿者旅游的驱动机制66-69
- 第6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相关问题69-73
- 6.1 主要研究结论69
- 6.2 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69-72
- 6.2.1 志愿者旅游模式的研究70
- 6.2.2 度假倾向和志愿者倾向的专项研究70
- 6.2.3 志愿者旅游与其他旅游的合作研究70-71
- 6.2.4 志愿者旅游的影响研究71
- 6.2.5 志愿者旅游的需求研究71-72
- 6.2.6 志愿者旅游的市场分析与对策研究72
- 6.3 研究不足72-73
- 参考文献73-77
- 附录77-83
- 附录 1:研究生志愿者旅游调查问卷77-82
- 附录 2:图表索引82-83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83-84
- 致谢8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Pierre L.Van den Berghe;Charles F.Keyes;徐赣丽;;旅游和民族性的再创造[J];民俗研究;2006年01期
2 黄耀丽;李凡;郑坚强;;“旅游体验”视角下的特色旅游开发与管理问题探讨——以我国北方沙漠旅游为例[J];人文地理;2006年04期
3 李萍;许春晓;;旅游体验研究综述[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07期
4 王新同;;清华女孩:年薪百万的“旅游体验师”(上)[J];环境;2011年11期
5 王新同;;清华女孩:年薪百万的“旅游体验师”(下)[J];环境;2011年12期
6 王新同;;郝娜:中国第一位“首席旅游体验师”[J];劳动保障世界;2012年08期
7 曹诗图;;对“旅游”概念的进一步探讨——兼与王玉海教授等商榷[J];人文地理;2013年01期
8 余志远;;旅游的意义:走出生活世界的自由体验[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9 余志远;沈晓婉;;背包旅游体验中的自我认同建构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年11期
10 富娅琳;;试从旅游需求的角度谈旅游体验的提升[J];青年文学家;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本涛;;旅游情感新论[A];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谢春山;;试论旅游的本质及特征[A];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耿庆汇;;旅游生态系统及其平衡与调控初探[A];科学发展观与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第十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文选[C];2004年
4 阚耀平;高鹏;;乡村旅游研究综述[A];旅游学研究(第五辑)[C];2010年
5 黄超;李云鹏;;“十二五”期间“智慧城市”背景下的“智慧旅游”体系研究[A];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勾四清;;海南旅游商品组合开发的三维结构体系构建研究[A];2010当代海南论坛文集(下)[C];2011年
7 李发永;;我省旅游购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A];2010当代海南论坛文集(下)[C];2011年
8 肖升;王悦;;论旅游体验营销[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9 吕少敏;;关于延安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A];华圣文化——延安红色旅游与黄河文化经济发展研讨会专辑[C];2006年
10 黄璜;;“积极老龄化”理论视角下的我国老龄旅游产业发展战略[A];2012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鹰;生态文明与旅游价值观的重建(十)[N];江南游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李玲;酷讯:“旅游体验师”传递观察和感悟[N];中国旅游报;2011年
3 赵珊 邹雅筠;旅游体验师中国第一美差?[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4 琼北旅游合作组织工作办公室 于济东;用文化提升琼北旅游软实力[N];海南日报;2012年
5 记者 冯涛;打造露营旅游新亮点[N];云南政协报;2013年
6 张凡;先旅游后付款,能行吗?[N];中国旅游报;2013年
7 白四座;唤起国民旅游意识是根本[N];中国旅游报;2013年
8 郑健阳;高端旅游:向强化体验发力[N];中国贸易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孙敏;加强旅游培训 提升旅游体验[N];桂林日报;2013年
10 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专家委员会主任 魏小安 记录整理 本报记者 沈仲亮;旅游研究与实践发展[N];中国旅游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张宝;旅游出行决策支持系统的方法和技术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2 石美玉;中国旅游购物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3 谢彦君;旅游体验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4 王凯;跨界旅游目的地整合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玉成;唐代旅游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6 朱璇;背包旅游:基于中国案例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李明媚;旅游与宗教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8 王红英;以野生动物为对象的休闲旅游影响与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9 陈才;意象·凝视·认同[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10 张玲;基于知识旅游的知识转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洁;旅游体验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2 蔚志红;山西省旅游购物体系建设研究[D];山西大学;2013年
3 徐斌;旅游动机对旅游忠诚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4 徐凯睿;我国旅游公共服务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5年
5 王静;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品牌体系构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6 袁申梅;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内地游客赴港旅游满意的影响因素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7 金程;游客情感的动态性及其变化机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8 孙益印;黑龙江省林海雪原文化景观旅游规划设计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9 霍丽娟;新公共服务理论视角下的西安市旅游公共服务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10 朱新杰;产业融合背景下辽宁乡村旅游的发展策略研究[D];渤海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研究生志愿者旅游及其驱动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73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287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