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科书知识结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5 10:34
新课改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学会教材优化处理的方式方法,成为教材的主人。本文依据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使用情况作了问卷调查以及对四套地理实验教科书的知识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在了解教师使用教科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索各版教科书知识结构的异同点,明确重难点,提高教材使用的有效性,增强教科书的操作借鉴价值。在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每位教师都是课程改革的实践者和探索者。作为地理教师,既要和课程标准对话又要和教材对话,培养创造性使用地理教材的能力。首先,教师要准确把握地理课程标准,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经验,将课标精神内化为自身教学理念的一部分,并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实现与课标在对话基础上的超越。其次,既要把握高中地理教科书的知识点、知识结构,又要弄清各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楚各章节之间、各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教材进行加工、改造和再度开发,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
【文章来源】: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市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问题的提出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问题提出背景
1.1.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1.1.2 教师教学实践中的问题
1.2 国内外地理教材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
1.2.2 国内研究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方法与意义
1.3.1 本文研究的内容、方法
1.3.2 本文研究的意义
2.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核心概念的界定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1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2.1.2 系统论(探求教材结构最优化,功能最大化的理论)
2.1.3 课程评价理论
2.2 核心概念的界定
2.2.1 知识结构
2.2.2 教材结构
2.2.3 地理教材知识结构
3. 基于课程标准的高中地理教科书使用情况的调查
3.1 调查目的
3.2 调查设计
3.2.1 问卷的内容设计及依据
3.2.2 问卷调查对象的选取
3.2.3 统计方法
3.3 调查过程、结果与分析
3.3.1 问卷发放及回收统计结果
3.3.2 调查内容的数据统计与结果分析
3.3.3 分析小结
4. 高中地理教科书(必修)知识结构与体例对比
4.1 知识结构分析
4.1.1 模块结构分析
4.1.2 章节框架分析
4.2 体例分析
5. 高中地理教科书(必修)知识结构对比的案例分析
5.1 案例1:以必修一第三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一节为例
5.1.1 与课标吻合度分析
5.1.2 不同教材内容体系分析
5.1.3 不同教材内容处理的异同
5.1.4 对教学设计分析的启示
5.2 案例2:以必修三第二章《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为例
5.2.1 与课标吻合度分析
5.2.2 不同教材内容体系分析
5.2.3 不同教材内容处理的异同
5.2.4 对教学设计分析的启示
6. 结束语
6.1 结论
6.2 建议
6.2.1 转变教材观,优化教材使用
6.2.2 有效地开展活动与探究
6.2.3 合理开发利用地理课程资源
6.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为了未来教育家的成长——论我国教师教育课程创新的课题[J]. 钟启泉. 教育发展研究. 2011(18)
[2]教材分析:现代地理教师教学素养的奠基之需[J]. 李家清,李文田.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09(09)
[3]中学地理教材改革发展30年:回顾与思考[J]. 李文田,李家清.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09(03)
[4]中学地理教科书中的环境伦理教育内容分析——以人教版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为例[J]. 韩梅.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08(11)
[5]学校地理教科书作用变化的讨论——我国地理课程变革中的继承与发展研究之教科书篇[J]. 林培英,孙玥.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
[6]“优化教材”——教师专业成长的标尺[J]. 钟启泉. 上海教育科研. 2008(01)
[7]建构在系统论基础上的教材分析模型[J]. 王玲玲. 教育探索. 2006(08)
[8]关于高中地理教材改革的几个问题[J]. 夏志芳.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05(05)
[9]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初探[J]. 刘志军. 课程.教材.教法. 2004(08)
[10]把教材作为范例[J]. 靳玉乐. 河南教育. 2004(03)
博士论文
[1]文化视野中的地理教科书研究[D]. 孔云.华东师范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知识结构与综合能力形成的研究[D]. 冯柱.东北师范大学 2007
[2]初中音乐教材体系结构的分析与研究[D]. 吴茜.首都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39170
【文章来源】: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市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问题的提出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问题提出背景
1.1.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1.1.2 教师教学实践中的问题
1.2 国内外地理教材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
1.2.2 国内研究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方法与意义
1.3.1 本文研究的内容、方法
1.3.2 本文研究的意义
2.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核心概念的界定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1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2.1.2 系统论(探求教材结构最优化,功能最大化的理论)
2.1.3 课程评价理论
2.2 核心概念的界定
2.2.1 知识结构
2.2.2 教材结构
2.2.3 地理教材知识结构
3. 基于课程标准的高中地理教科书使用情况的调查
3.1 调查目的
3.2 调查设计
3.2.1 问卷的内容设计及依据
3.2.2 问卷调查对象的选取
3.2.3 统计方法
3.3 调查过程、结果与分析
3.3.1 问卷发放及回收统计结果
3.3.2 调查内容的数据统计与结果分析
3.3.3 分析小结
4. 高中地理教科书(必修)知识结构与体例对比
4.1 知识结构分析
4.1.1 模块结构分析
4.1.2 章节框架分析
4.2 体例分析
5. 高中地理教科书(必修)知识结构对比的案例分析
5.1 案例1:以必修一第三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一节为例
5.1.1 与课标吻合度分析
5.1.2 不同教材内容体系分析
5.1.3 不同教材内容处理的异同
5.1.4 对教学设计分析的启示
5.2 案例2:以必修三第二章《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为例
5.2.1 与课标吻合度分析
5.2.2 不同教材内容体系分析
5.2.3 不同教材内容处理的异同
5.2.4 对教学设计分析的启示
6. 结束语
6.1 结论
6.2 建议
6.2.1 转变教材观,优化教材使用
6.2.2 有效地开展活动与探究
6.2.3 合理开发利用地理课程资源
6.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为了未来教育家的成长——论我国教师教育课程创新的课题[J]. 钟启泉. 教育发展研究. 2011(18)
[2]教材分析:现代地理教师教学素养的奠基之需[J]. 李家清,李文田.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09(09)
[3]中学地理教材改革发展30年:回顾与思考[J]. 李文田,李家清.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09(03)
[4]中学地理教科书中的环境伦理教育内容分析——以人教版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为例[J]. 韩梅.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08(11)
[5]学校地理教科书作用变化的讨论——我国地理课程变革中的继承与发展研究之教科书篇[J]. 林培英,孙玥.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
[6]“优化教材”——教师专业成长的标尺[J]. 钟启泉. 上海教育科研. 2008(01)
[7]建构在系统论基础上的教材分析模型[J]. 王玲玲. 教育探索. 2006(08)
[8]关于高中地理教材改革的几个问题[J]. 夏志芳.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05(05)
[9]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初探[J]. 刘志军. 课程.教材.教法. 2004(08)
[10]把教材作为范例[J]. 靳玉乐. 河南教育. 2004(03)
博士论文
[1]文化视野中的地理教科书研究[D]. 孔云.华东师范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知识结构与综合能力形成的研究[D]. 冯柱.东北师范大学 2007
[2]初中音乐教材体系结构的分析与研究[D]. 吴茜.首都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391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3139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