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生态旅游环境影响分析与综合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9 07:43
本文在探讨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生态旅游资源与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旅游干扰对景区的植被特征、社区等方面影响,对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环境质量、生态安全等进行评价,并通过生态环境容量测算与游客特征分析,提出了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生态旅游的功能区划与开发措施,结果如下:不同距离带上植物群落景观特征的分析揭示了旅游干扰对研究区植物群落的影响规律:不同距离带上各植被层的影响程度大致表现为近距离>中距离>远距离的格局;距游径的水平距离愈近,垃圾量愈多,林木枝下高愈高,树干乱涂乱刻现象也越严重;旅游干扰强度大的,景观重要值小,信息指数随距离游径的水平距离的变化基本上呈现出近距离≥远距离>中距离的趋势。旅游干扰对社区的影响研究表明:尽管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事业已经得到大多数社区群众的支持,但仍有少数居民持反对和无所谓的态度。同时,大多数社区群众对旅游的经济、环境和社会影响反应良好。针对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各景区不同自然地理因子和人文地理因子对植被结构类型的不同影响,分析了植被景观特征与地理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旅游影响因子受自然地理因子的影响小,受人文地理因子的影响大;植被景观特征主要受到人文地理因子的...
【文章来源】: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旅游目的构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太原市2003年生态足迹的计算与分析[J]. 薛国珍,潘俊刚,王尚义,马义娟.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6(02)
[2]鹞落坪自然保护区不同背景下生态足迹分析[J]. 周华,钱谊,徐惠,蒋明康,郑麟,李升峰. 河南科学. 2006(01)
[3]生态旅游开发的影响因素分析[J]. 秦艳培,袁中友,杜继丰.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6(01)
[4]生态旅游的概念及实现[J]. 王晓珍,罗家豪. 长春大学学报. 2005(06)
[5]海南省2002年的生态足迹分析[J]. 符国基.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4)
[6]生态旅游战略环境评价的方法系统研究[J]. 陈鹏. 环境科学动态. 2005(04)
[7]基于EFA的旅游景区生态承载力及可持续发展[J]. 刘年丰,姚瑞珍,刘锐,宋巍巍.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5(05)
[8]南涧干热退化山地植被恢复的植物多样性变化[J]. 李全发,刘文耀,沈有信,刘伦辉,徐海清. 山地学报. 2005(05)
[9]武夷山风景区森林景观土壤物理性质异质性及其分形特征[J]. 何东进,洪伟,胡海清,吴承祯,陈炳容. 林业科学. 2005(05)
[10]乐山大佛景区的国内客源市场特征管窥[J]. 郭剑英.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5(08)
本文编号:3147136
【文章来源】: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旅游目的构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太原市2003年生态足迹的计算与分析[J]. 薛国珍,潘俊刚,王尚义,马义娟.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6(02)
[2]鹞落坪自然保护区不同背景下生态足迹分析[J]. 周华,钱谊,徐惠,蒋明康,郑麟,李升峰. 河南科学. 2006(01)
[3]生态旅游开发的影响因素分析[J]. 秦艳培,袁中友,杜继丰.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6(01)
[4]生态旅游的概念及实现[J]. 王晓珍,罗家豪. 长春大学学报. 2005(06)
[5]海南省2002年的生态足迹分析[J]. 符国基.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4)
[6]生态旅游战略环境评价的方法系统研究[J]. 陈鹏. 环境科学动态. 2005(04)
[7]基于EFA的旅游景区生态承载力及可持续发展[J]. 刘年丰,姚瑞珍,刘锐,宋巍巍.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5(05)
[8]南涧干热退化山地植被恢复的植物多样性变化[J]. 李全发,刘文耀,沈有信,刘伦辉,徐海清. 山地学报. 2005(05)
[9]武夷山风景区森林景观土壤物理性质异质性及其分形特征[J]. 何东进,洪伟,胡海清,吴承祯,陈炳容. 林业科学. 2005(05)
[10]乐山大佛景区的国内客源市场特征管窥[J]. 郭剑英.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5(08)
本文编号:31471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3147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