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隋唐东北边塞诗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08 08:34
  隋唐时期东北边塞的地域范围大体包括今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东部以及河北东北部。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众多少数民族和汉民族一道,共同创造着东北文明。同时,这些边疆民族与中央王朝的和战关系同此一地区的边塞诗创作息息相关。而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与之相联系的生产、生活方式铸就了东北人民顽强的意志、挺拔的精神和爽朗的性格,故与之有关的诗歌创作势必也呈现出质实雄健、清新自然的高昂格调。本文由绪论以及四章构成:绪论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对边塞诗的研究历史进行回顾并对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及研究方法进行探讨;第二部分是对东北文学的地域特征予以总述,分别阐释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对文学创作的影响、东北古代文学发展概述和隋唐东北边塞诗概说。论文的首章着力于研究隋唐两代帝王的东北边塞诗创作。重点突出隋炀帝与唐太宗征伐高丽的时代背景以及二人与之相关的诗歌创作。本章另有附录,旨在介绍隋炀帝、唐太宗、唐高宗三人涉及东北边塞的散文创作。第二章重点研究入幕、出使东北边塞诗人的诗歌创作。突出唐代文人入边幕的实际意义以及陈子昂、崔颢、高适等人的东北边塞诗创作。而在高适一节中又对燕赵文化对高适性情所产生的濡染、《燕歌行》的主题和“瀚海...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4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边塞诗研究史回顾与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及研究方法
    二 东北文学的地域特征
        1 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2 东北古代文学发展概述
        3 隋唐东北边塞诗概说
第一章 隋唐帝王的东北边塞诗创作
    一 隋炀帝的东北边塞诗创作
        1 隋炀帝征高丽之时代背景
        2 隋炀帝的东北边塞诗创作
        3 隋代其它反映东北边塞战事的诗歌创作
    二 唐太宗的东北边塞诗创作
        1 唐太宗征高丽之时代背景
        2 唐太宗的东北边塞诗创作
    附录 隋唐帝王关于东北边塞的散文创作
        1 隋炀帝关于东北边塞的散文创作
        2 唐太宗关于东北边塞的散文创作
        3 唐高宗关于东北边塞的散文创作
    结语
第二章 入幕、出使东北边塞诗人的诗歌创作
    一 幕府释义及唐人入幕之风
    二 陈子昂的东北边塞诗创作
    三 崔颢的东北边塞诗创作
    四 高适的东北边塞诗创作
        1 高适东北边塞诗创作统观
        2 燕赵文化对高适性情的濡染
        3 《燕歌行》主题探究
        4 “瀚海”、“狼山”考辨
    五 张说的东北边塞诗创作
第三章 唐代东北边塞闺怨诗创作
    一 唐代边塞闺怨诗概说
    二 唐代东北边塞闺怨诗创作时段分期
    三 唐代东北边塞闺怨诗中的空间意识
    四 唐代东北边塞闺怨诗中的时间意识
    五 唐代东北边塞闺怨诗中的梦境
    六 “黄龙”地理意象在唐代东北边塞闺怨诗中的反映
    七 “征衣”意象在唐代东北边塞闺怨诗中的反映
    八 唐代东北边塞闺怨诗中所反映的史实
    九 唐代东北边塞闺怨诗中所蕴涵的复杂情感
    十 与唐代东北边塞相关的词创作
第四章 唐代东北边塞诗主题分析
    一 唐代东北边塞诗中苦寒场景的描绘
    二 唐代东北边塞诗中对于征战的批判
    三 唐代东北边塞诗中对于边将的讽刺与歌颂
    四 唐代东北边塞诗中所反映的有功而不得封赏主题
    五 唐代东北边塞诗中的战事场景描写
    结语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学术成果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隋唐东北边塞诗创作述论[J]. 沈文凡,彭飞.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1(04)
[2]论唐太宗东北边塞诗创作[J]. 彭飞,沈文凡.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5)
[3]略论唐代东北边塞闺怨诗——从李白的几首创作谈起[J]. 彭飞,沈文凡.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2)
[4]论初唐诗人乔知之的诗歌创作[J]. 李朝杰.  集宁师专学报. 2009(02)
[5]笔写现实 墨洒边塞——晚唐于濆诗歌创作简论[J]. 沈文凡,牛菲.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9(01)
[6]中国侠的历史文化诠释[J]. 汪聚应.  社会科学评论. 2008(04)
[7]唐代闺怨诗传播发展轨迹略论[J]. 刘红旗.  东南传播. 2008(11)
[8]边塞诗的起源探析[J]. 祝纫秋.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5)
[9]思君如满月 夜夜减清辉——唐代闺怨诗“月”意象解读[J]. 李爱民.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5)
[10]边塞诗与历代诗人的青藏高原情结[J]. 王维国.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 2008(04)

博士论文
[1]唐代营州研究[D]. 宋卿.吉林大学 2008
[2]唐诗与西域文化[D]. 海滨.华东师范大学 2007
[3]唐代边塞诗综论[D]. 应晓琴.华东师范大学 2007
[4]张说研究[D]. 周睿.四川大学 2007
[5]隋炀帝文化政策与文学实践的研究[D]. 王强.首都师范大学 2006
[6]隋代文学研究[D]. 李建国.武汉大学 2006
[7]六至九世纪东北边疆民族与中央王朝关系史研究[D]. 李德山.东北师范大学 2006
[8]唐代女性诗歌研究[D]. 俞世芬.浙江大学 2005
[9]中国边塞诗史论(先秦至隋唐)[D]. 佘正松.四川大学 2005
[10]汉唐边塞诗主题研究[D]. 阎福玲.南京师范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张籍诗歌在中晚唐的传播与接受[D]. 傅小林.漳州师范学院 2009
[2]高适宋中三十年研究[D]. 王彦明.西藏民族学院 2008
[3]唐人和亲诗研究[D]. 王田田.南京师范大学 2007
[4]李白边塞诗论析[D]. 毛咏雪.内蒙古大学 2007
[5]唐太宗诗文研究[D]. 褚为强.广西大学 2007
[6]南北朝边塞诗研究[D]. 于海峰.山东大学 2007
[7]唐代前期营州都督府治所的变迁[D]. 郭继武.中央民族大学 2007
[8]论中唐乐府题边塞诗[D]. 赵岩.中央民族大学 2007
[9]崔颢诗歌论稿[D]. 彭伟.吉林大学 2007
[10]近代东北自然环境与东北习俗文化[D]. 迟明照.吉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1750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31750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f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