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从园林到山水城市 ——基于中国传统造园理念的南京山水城市意象塑造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21 18:30
  当代,营造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成为时代的主流,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山水城市是城市建设的趋势,归属感和幸福感是城市意象的目标。而如今,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空间意象模糊、环境污染严重以及历史文脉缺失等现象不得不让我们思考城市建设的目的何在。山水城市是中国传统园林的继承与发展,山水城市意象是基于传统造园理念的生态、文化、景观的整体感知,是城市可游、可居、可感的精神场所诉求,从园林到山水城市,塑造“山、水、城、林”整体和谐的城市意象是人类美好人居环境的追求。基于传统造园理念的山水城市及意象的塑造,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南京作为江苏省省会,虎踞龙盘、六朝古都,具有优越的山水自然环境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但近现代以来,城市化进程中却忽略了自然山水环境,造成了环境污染严重和历史文脉的缺失。因此,以传统造园理念来指导南京山水城市建设,塑造良好的“山、水、城、林”意象,为城市的生态化建设及良好的人居环境提供合理的思维。本文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理论探析,从山水城市及意象的解读为切入点,通过分析传统园林的空间布局、景观手法和造园思想,寻找其与山水城市意象塑造之间的联系,进而来指导山水城市意象的塑造;二是理论应... 

【文章来源】:扬州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8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5 相关概念界定
    1.6 论文框架
第二章 山水城市意象的内涵解析
    2.1 自然物质意象
    2.2 人文审美意象
        2.2.1 文化要素
        2.2.2 审美要素
        2.2.3 风水要素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传统造园理念对山水城市意象塑造的启示
    3.1 传统园林空间布局与山水城市空间布局的关系
        3.1.1 园林山水空间布局
        3.1.2 山水城市空间布局
        3.1.3 传统园林山水空间布局与山水城市空间布局的联系
    3.2 传统园林景观手法在山水城市意象中的运用
        3.2.1 叠山
        3.2.2 理水
        3.2.3 建筑
        3.2.4 植物
    3.3 传统造园思想对山水城市意象塑造的启示
        3.3.1 生态内涵—从“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到“生态城市”的整体营建
        3.3.2 文化内涵—从“寄情山水”的价值观念到“人文山水”的空间营建
        3.3.3 景观内涵—从“崇尚自然”的审美意趣到“山水家园”的景观风貌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南京山水城市意象现状分析与调研
    4.1 南京城市山水形势概况
    4.2 观史—南京山水城市意象总体演进历程
        4.2.1 解放前南京山水城市意象演进历程分析
        4.2.2 解放前南京山水城市意象历程特征总结
        4.2.3 解放后南京山水城市意象演进历程分析
        4.2.4 解放后南京山水城市意象历程特征总结
        4.2.5 解放前后南京山水城市总体意象小结
    4.3 晓今—南京山水城市意象现状调研
        4.3.1 调研方法
        4.3.2 南京山水意象的调研数据整理
        4.3.3 南京山水城市的现状问题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传统造园语境下的南京山水城市意象塑造
    5.1 塑造原则与目标
        5.1.1 塑造原则
        5.1.2 塑造目标
    5.2 宏观层面——树立城市形象,制定设计目标
        5.2.1 宏观山水意境的塑造方法
        5.2.2 宏观山水格局的控制引导
    5.3 中观层面——搭建城市构架,明确设计方向
        5.3.1 构建多层次的园林绿地意象
        5.3.2 营造多领域的人文空间意象
        5.3.3 塑造多方位的景观空间意象
    5.4 微观层面——完善城市功能,应用设计方法
        5.4.1 公共空间依山就水
        5.4.2 建筑布局显山露水
        5.4.3 道路格局对山接水
    5.5 本章小结
结语
    一、理论探析
    二、理论应用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奖和论文发表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山水环境下的新城空间分区适宜性评价——南京滨江新城的探索[J]. 杨俊宴,史宜,孙欣.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6)
[2]城市意象研究的主题、范式与反思——中国城市意象研究评述[J]. 徐磊青.  新建筑. 2012(01)
[3]山水城市——山水品格,中国特色[J]. 孟兆祯.  广东园林. 2011(06)
[4]内容·方法·成果——南京总体城市设计专题研究纲要[J]. 高源,王建国,阳建强.  现代城市研究. 2011(10)
[5]论历史文化名城的“积极保护、整体创造”(下)[J]. 周岚.  中国名城. 2010(03)
[6]“山水城市”概念探析[J]. 吴宇江.  中国园林. 2010(02)
[7]论历史文化名城的“积极保护、整体创造”(上)[J]. 周岚.  中国名城. 2010(02)
[8]保护生态环境 建设生态城市[J]. 魏雪梅.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06(07)
[9]南京城市沿长江段景观规划研究[J]. 姚亦锋,甄峰,张其成,蒋成煜.  人文地理. 2006(01)
[10]虎踞龙蟠的地理格局与南京城市景观探讨[J]. 姚亦锋,朱诚.  中国园林. 2006(02)

硕士论文
[1]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与“山水城市”[D]. 许超.北京林业大学 2013
[2]南京地标性景观研究[D]. 姜伟宏.南京林业大学 2012
[3]城市设计视角下重庆山水城市意象塑造研究[D]. 罗德成.重庆大学 2012
[4]中国传统自然式园林与西方传统规则式园林理水的比较研究[D]. 霍锐.北京林业大学 2011
[5]山水城市景观规划设计方法初探[D]. 崔超.浙江大学 2011
[6]基于山水城市理念的泰安城市空间营造研究[D]. 孙倩.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0
[7]解析山水城市意象生成机制与要素[D]. 衣洁星.中国美术学院 2010
[8]感知与真实:城市意象与城市空间形态关系初步研究[D]. 杨子垒.重庆大学 2009
[9]明初南京山水形势与城市建设互动关系研究[D]. 权伟.陕西师范大学 2007
[10]城市景观中的山水格局及其延续与发展初探[D]. 朱卓峰.东南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2001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32001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9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