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三镇历史人居环境营造理念与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9 21:39
中国古代城市有其独特的营建理论与方法,深入挖掘中国古代城市营造理论与方法,对于探寻本土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城市人居环境营造有着鲜明的地域特征,深深地根植于地区环境。本文以“武汉三镇”为例,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为指导,以及历史文献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探寻在特殊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文化传统、区域影响等共同作用下“武汉三镇”历史人居环境发生、发展的演进历程及其所蕴含的人居规律,探讨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人在环境创造中的作用,总结复杂因素作用下的“武汉三镇”人居环境特征、相互关系以及空间营造理念与方法,特别是其人居环境成熟时期所体现出的营造理念与典型地段的环境规划设计方法。“武汉三镇”虽然为一个整体,三者互利共生,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作为我国古代重要的商贸区,其三镇的营建各具特色。武昌、汉阳以政治文化为中心的传统城市,汉口是快速经济发展下的商贸城市。如何营建这样的城市格局是古人营建智慧之所在。通过对三镇间重要建筑在空间上的分析,而确立三镇的空间格局。通过对三镇商市功能的研究来确定其内在的关联。从而得出武汉三镇在空间、功能以及内在运营机制上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总结出古代“武汉...
【文章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11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本论文研究课题
1.1.1 对现今中国城市认识
1.1.2 对中国传统城市人居智慧的再认识
1.2 本论文研讨的核心与意义
1.2.1 论文研讨核心
1.2.2 论文选题的意义
1.3 本文的研究对象
1.4 山水城市理论研究现状
1.5 研究的方法与框架
1.5.1 基础理论
1.5.2 研究思路
1.5.3 研究方法
1.5.4 论文研究框架示意图
2“武汉三镇”的人居环境特征研究
2.1 “武汉三镇”的自然环境背景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特征
2.1.3 地貌特征
2.1.4 山川分布
2.1.5 水域分布
2.2 自然山、水的文化特征
2.3 “武汉三镇”山、水文化特征
2.4 社会文化环境特征
2.5 小结
3“武汉三镇”的人居历史演进与人居规律
3.1 “武汉三镇”的历史沿革
3.1.1 武昌历史沿革
3.1.2 汉阳历史沿革
3.1.3 汉口历史沿革
3.2 “武汉三镇”城池的形态演进
3.2.1 武汉城市之根—盘龙城
3.2.2 “武汉三镇”形成初期的城池形态演进
3.2.3 “武汉三镇”完善时期的城池形态演进
3.2.4 “武汉三镇”成熟时期的城池形态演进
3.3 影响古城发展因素分析
3.3.1 自然环境因素
3.3.2 文化环境因素
3.3.3 精神环境因素
3.3.4 商业环境因素
3.3.5 军事防卫因素
3.4 “武汉三镇”的历史人居发展历程
3.5 小结
附图
4 武汉三镇商市的演变历程及内在关系
4.1 “武汉三镇”市、镇、城的转变历程
4.2 武昌、汉阳商市的形成
4.3 “武汉三镇”中沙洲到港市的变迁
4.3.1 武昌鹦鹉洲
4.3.2 汉阳刘公洲
4.3.3 武昌陈公套
4.3.4 武昌金沙洲
4.3.5 汉阳鹦鹉洲(补课洲)
4.3.6 武昌塘角
4.3.7 汉口
4.4 汉口经济中心的变迁
4.5 “武汉三镇”的内在关系
4.6 小结
5“武汉三镇”整体格局设计与典型环境营造
5.1 “武汉三镇”的山水人居格局及形成原因
5.1.1 抱山环水,坐北朝南,创造天然生存环境
5.1.2 交通便利,四通八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5.1.3 地势起伏,置哨山巅,确保古城长治久安
5.1.4 依山面水,景致风光,满足居民心理需求
5.2 “武汉三镇”的空间形态
5.2.1 武昌空间形态特征
5.2.2 汉阳空间形态特征
5.2.3 汉口空间形态特征
5.3 “武汉三镇”的功能布局
5.4 “武汉三镇”的人文教化营造
5.4.1 礼法等级的体现——署衙
5.4.2 贾而好儒的精神——会馆
5.4.3 宗教文化的培育——寺院
5.4.4 城市精神的寄托——城隍庙
5.4.5 武汉三镇其他人文教化空间营造
5.5 “武汉三镇”的内在支撑
5.5.1 网格布局的武昌路网结构
5.5.2 线性带状的汉阳道路体系
5.5.3 网状结构的汉口路网空间
5.6 “武汉三镇”防洪体系
5.7 “武汉三镇”的关键地段及标志性建筑营建
5.7.1 标志建筑与山水格局
5.7.2 标志建筑的选址
5.7.3 标志建筑类型的选择
5.7.4 黄鹤楼的营建与意义
5.7.5 晴川阁的营建与意义
5.7.6 南楼的营建与意义
5.7.7 龙王庙的营建与意义
5.8 “武汉三镇”空间设计与视线分析
5.9 小结
6 武汉三镇历史人居环境特色与营建方法总结
6.1 “龟蛇锁大江,两江串三城”营建山水城格局
6.2 “纵横轴线,依形就势”构筑空间结构
6.3 “楼阁耸峙,庙楼辉映”造就空间格局
6.4 “富而好礼,商而好士”建立城市精神
7 致谢
参考文献
图录
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古代武昌城市选址分析[J]. 吴薇,刘红红. 华中建筑. 2012(07)
[2]生命理性与多维生成——中国古代空间范式下规划体系隐性框架探源[J]. 王金岩. 规划师. 2010(08)
[3]中国传统村落形态的量化研究[J]. 张杰,吴淞楠. 世界建筑. 2010(01)
[4]“山-水-城”艺术骨架建构初探——以千年古县蓟县为例[J]. 陈宇琳. 城市规划. 2009(06)
[5]隋唐长安城规划手法探析[J]. 王树声. 城市规划. 2009(06)
[6]中国传统聚落形态的有机演进途径及其启示[J]. 刘晓星. 城市规划学刊. 2007(03)
[7]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文化特点[J]. 张健,马青. 规划师. 2006(04)
[8]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的设计探讨[J]. 刘承恩. 规划师. 2005(02)
[9]城市文化环境的营造[J]. 张锦秋. 规划师. 2005(01)
[10]中国传统城市的“人居环境”思想与建设实践[J]. 田银生,吴晨. 城市规划. 2002(07)
博士论文
[1]近代武昌城市发展与空间形态研究[D]. 吴薇.华南理工大学 2012
[2]黄河晋陕沿岸历史城市人居环境营造研究[D]. 王树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6
[3]地域文化视野的城市空间形态研究[D]. 王纪武.重庆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介休古城传统城市设计方法研究[D]. 王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1
[2]与自然山水相融合的现代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研究[D]. 谷春军.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0
[3]湖北古镇文化研究[D]. 杨成锦.武汉理工大学 2010
[4]黄鹤楼的历史演变与旅游开发[D]. 李明晨.华中师范大学 2009
[5]武汉三镇特色景观审美结构的演变研究(1861-2006年)[D]. 张须恒.华中科技大学 2007
[6]武汉三镇山水及历史建筑特色景观审美结构研究[D]. 刘宇辉.华中科技大学 2007
[7]清代武昌城市发展研究[D]. 龙胜春.四川大学 2007
[8]武汉城市文化景观类型研究[D]. 郭晓.武汉理工大学 2006
[9]武昌蛇山南楼的兴衰研究[D]. 施国新.华中师范大学 2006
[10]武汉市区人居环境发展探索与研究[D]. 张恒.武汉理工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238589
【文章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11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本论文研究课题
1.1.1 对现今中国城市认识
1.1.2 对中国传统城市人居智慧的再认识
1.2 本论文研讨的核心与意义
1.2.1 论文研讨核心
1.2.2 论文选题的意义
1.3 本文的研究对象
1.4 山水城市理论研究现状
1.5 研究的方法与框架
1.5.1 基础理论
1.5.2 研究思路
1.5.3 研究方法
1.5.4 论文研究框架示意图
2“武汉三镇”的人居环境特征研究
2.1 “武汉三镇”的自然环境背景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特征
2.1.3 地貌特征
2.1.4 山川分布
2.1.5 水域分布
2.2 自然山、水的文化特征
2.3 “武汉三镇”山、水文化特征
2.4 社会文化环境特征
2.5 小结
3“武汉三镇”的人居历史演进与人居规律
3.1 “武汉三镇”的历史沿革
3.1.1 武昌历史沿革
3.1.2 汉阳历史沿革
3.1.3 汉口历史沿革
3.2 “武汉三镇”城池的形态演进
3.2.1 武汉城市之根—盘龙城
3.2.2 “武汉三镇”形成初期的城池形态演进
3.2.3 “武汉三镇”完善时期的城池形态演进
3.2.4 “武汉三镇”成熟时期的城池形态演进
3.3 影响古城发展因素分析
3.3.1 自然环境因素
3.3.2 文化环境因素
3.3.3 精神环境因素
3.3.4 商业环境因素
3.3.5 军事防卫因素
3.4 “武汉三镇”的历史人居发展历程
3.5 小结
附图
4 武汉三镇商市的演变历程及内在关系
4.1 “武汉三镇”市、镇、城的转变历程
4.2 武昌、汉阳商市的形成
4.3 “武汉三镇”中沙洲到港市的变迁
4.3.1 武昌鹦鹉洲
4.3.2 汉阳刘公洲
4.3.3 武昌陈公套
4.3.4 武昌金沙洲
4.3.5 汉阳鹦鹉洲(补课洲)
4.3.6 武昌塘角
4.3.7 汉口
4.4 汉口经济中心的变迁
4.5 “武汉三镇”的内在关系
4.6 小结
5“武汉三镇”整体格局设计与典型环境营造
5.1 “武汉三镇”的山水人居格局及形成原因
5.1.1 抱山环水,坐北朝南,创造天然生存环境
5.1.2 交通便利,四通八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5.1.3 地势起伏,置哨山巅,确保古城长治久安
5.1.4 依山面水,景致风光,满足居民心理需求
5.2 “武汉三镇”的空间形态
5.2.1 武昌空间形态特征
5.2.2 汉阳空间形态特征
5.2.3 汉口空间形态特征
5.3 “武汉三镇”的功能布局
5.4 “武汉三镇”的人文教化营造
5.4.1 礼法等级的体现——署衙
5.4.2 贾而好儒的精神——会馆
5.4.3 宗教文化的培育——寺院
5.4.4 城市精神的寄托——城隍庙
5.4.5 武汉三镇其他人文教化空间营造
5.5 “武汉三镇”的内在支撑
5.5.1 网格布局的武昌路网结构
5.5.2 线性带状的汉阳道路体系
5.5.3 网状结构的汉口路网空间
5.6 “武汉三镇”防洪体系
5.7 “武汉三镇”的关键地段及标志性建筑营建
5.7.1 标志建筑与山水格局
5.7.2 标志建筑的选址
5.7.3 标志建筑类型的选择
5.7.4 黄鹤楼的营建与意义
5.7.5 晴川阁的营建与意义
5.7.6 南楼的营建与意义
5.7.7 龙王庙的营建与意义
5.8 “武汉三镇”空间设计与视线分析
5.9 小结
6 武汉三镇历史人居环境特色与营建方法总结
6.1 “龟蛇锁大江,两江串三城”营建山水城格局
6.2 “纵横轴线,依形就势”构筑空间结构
6.3 “楼阁耸峙,庙楼辉映”造就空间格局
6.4 “富而好礼,商而好士”建立城市精神
7 致谢
参考文献
图录
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古代武昌城市选址分析[J]. 吴薇,刘红红. 华中建筑. 2012(07)
[2]生命理性与多维生成——中国古代空间范式下规划体系隐性框架探源[J]. 王金岩. 规划师. 2010(08)
[3]中国传统村落形态的量化研究[J]. 张杰,吴淞楠. 世界建筑. 2010(01)
[4]“山-水-城”艺术骨架建构初探——以千年古县蓟县为例[J]. 陈宇琳. 城市规划. 2009(06)
[5]隋唐长安城规划手法探析[J]. 王树声. 城市规划. 2009(06)
[6]中国传统聚落形态的有机演进途径及其启示[J]. 刘晓星. 城市规划学刊. 2007(03)
[7]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文化特点[J]. 张健,马青. 规划师. 2006(04)
[8]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的设计探讨[J]. 刘承恩. 规划师. 2005(02)
[9]城市文化环境的营造[J]. 张锦秋. 规划师. 2005(01)
[10]中国传统城市的“人居环境”思想与建设实践[J]. 田银生,吴晨. 城市规划. 2002(07)
博士论文
[1]近代武昌城市发展与空间形态研究[D]. 吴薇.华南理工大学 2012
[2]黄河晋陕沿岸历史城市人居环境营造研究[D]. 王树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6
[3]地域文化视野的城市空间形态研究[D]. 王纪武.重庆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介休古城传统城市设计方法研究[D]. 王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1
[2]与自然山水相融合的现代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研究[D]. 谷春军.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0
[3]湖北古镇文化研究[D]. 杨成锦.武汉理工大学 2010
[4]黄鹤楼的历史演变与旅游开发[D]. 李明晨.华中师范大学 2009
[5]武汉三镇特色景观审美结构的演变研究(1861-2006年)[D]. 张须恒.华中科技大学 2007
[6]武汉三镇山水及历史建筑特色景观审美结构研究[D]. 刘宇辉.华中科技大学 2007
[7]清代武昌城市发展研究[D]. 龙胜春.四川大学 2007
[8]武汉城市文化景观类型研究[D]. 郭晓.武汉理工大学 2006
[9]武昌蛇山南楼的兴衰研究[D]. 施国新.华中师范大学 2006
[10]武汉市区人居环境发展探索与研究[D]. 张恒.武汉理工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2385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3238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