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都市郊区新城社会空间研究 ——以南京市为例
发布时间:2021-07-02 19:52
国际上一些巨型城市、特大城市的发展经验表明,新城的发展与多中心模式的构建是城市快速扩展中的常见模式,也是目前找到的缓解城市无序蔓延、解决住房不足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我国一些大都市的城市化步伐加快,城市外围的新城建设逐渐兴盛,尤其是土地、住房制度改革和轨道交通快速发展以来,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大都市周围的新城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这种发展过程中,新城社会空间的问题日益突出。在此研究背景下,本文以南京市的江北、东山和仙林三个新城为实例,对我国大都市郊区新城的社会空间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研究。具体的研究过程是:作者首先熟悉国内外城市社会空间的相关研究情况和理论基础,以及国外新城发展和建设的实践与经验;搜集大量有关南京新城的统计数据、规划材料、图件和政府文件,并构建起基本的研究框架;然后运用现场观测、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法获取第一手资料和直观印象,其中在新城居民中发放问卷902份,拍摄照片200余幅;数据搜集之后,运用spss、mapinfo、arcview等相关软件,对回收数据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探讨新城社会空间的演变规律、主要问题和作用机制。作者通过对居住空间、行为空间、空间感知三...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5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东京大都市圈职能分工示意图①大东京都市区己经形成了比较丰富的多中心体系,主中心外围的新城中心承担着居
江北新城在南京主城扩散的作用下继续成长,由于长江的边界性作用,以及长江大桥通行能力的限制,江北新城这一阶段的发展比较缓慢,人口、产业逐渐迁入,但过程比较平缓,如图3.2所示,1990年一2000年间,原浦口区和大厂区的总人口由35.44万人增加到44.33万人,增长了25.08%②。图3.2原浦口区、大厂区总人口变化③3.2000年以来,规划引导下的新城飞跃随着二桥、三桥通车,过江隧道的建设,江北新城的发展速度也开始大大增加。2003年时,新的行政区划中浦口区有建设用地58.12平方千米,六合区有建设用地53.7平方千米
3.住宅板块开发带来的三次转变2000年以后,在撤县设区的推动下,东山新城凭借交通优势,以及工业园区、房地产开发和大学城的发展,建设用地规划得到迅速的扩展(如图3.4),到了2003年底东山新城的城市建设用地己经达到 50.87km,,在建用地 12.16km,,共计60.03km幼。2005年底,整个江宁区的建设用地达到365平方千米②。图3.4东山新城2000~ZIX褚年已建用地的变化从经济发展方面来看(如图3.5),2000年以来,东山新城的投资状况和地区生产总值都比前一阶段有更快的发展,整个区域的经济已经步入更快发展的阶段。在建设用地增长的过程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会公平视角下的城市规划[J]. 陈锋,孙成仁,张全,马武定,张菁,王鹰翅,石楠,于亚滨,牛慧恩,余颖,罗赤,赵民,袁媛,宋劲松. 城市规划. 2007(11)
[2]广州新城区大型居住板块发展研究[J]. 何韶颖. 华中建筑. 2007(07)
[3]中国农民工生活质量指数评价研究[J]. 国家统计局课题组,章国荣,盛来运,王冉. 统计研究. 2007(02)
[4]城市居家老人生活质量研究——以上海为例[J]. 刘晶. 西北人口. 2007(01)
[5]城市农民工生活质量状况调查报告[J]. 国家统计局课题组. 调研世界. 2007(01)
[6]深圳市外来工生活质量调查与分析[J]. 刘晋洪,张泉水,陈家建,张秀芬,黄晓宇,夏莉.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6(12)
[7]北京城市居民消费区位偏好与决策行为分析——以西城区和海淀中心地区为例[J]. 张文忠,李业锦. 地理学报. 2006(10)
[8]城市居民居住区位选择微观机制的实证研究——以万科青青家园为例[J]. 刘旺,张文忠. 经济地理. 2006(05)
[9]青年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研究[J]. 齐英艳. 中国青年研究. 2006(08)
[10]城市感应空间与城市规划的相关关系——以长沙市为例[J]. 夏安桃,刘丹. 经济地理. 2006(04)
硕士论文
[1]东京大都市圈形成过程地理分析[D]. 胡娜.东北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61117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5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东京大都市圈职能分工示意图①大东京都市区己经形成了比较丰富的多中心体系,主中心外围的新城中心承担着居
江北新城在南京主城扩散的作用下继续成长,由于长江的边界性作用,以及长江大桥通行能力的限制,江北新城这一阶段的发展比较缓慢,人口、产业逐渐迁入,但过程比较平缓,如图3.2所示,1990年一2000年间,原浦口区和大厂区的总人口由35.44万人增加到44.33万人,增长了25.08%②。图3.2原浦口区、大厂区总人口变化③3.2000年以来,规划引导下的新城飞跃随着二桥、三桥通车,过江隧道的建设,江北新城的发展速度也开始大大增加。2003年时,新的行政区划中浦口区有建设用地58.12平方千米,六合区有建设用地53.7平方千米
3.住宅板块开发带来的三次转变2000年以后,在撤县设区的推动下,东山新城凭借交通优势,以及工业园区、房地产开发和大学城的发展,建设用地规划得到迅速的扩展(如图3.4),到了2003年底东山新城的城市建设用地己经达到 50.87km,,在建用地 12.16km,,共计60.03km幼。2005年底,整个江宁区的建设用地达到365平方千米②。图3.4东山新城2000~ZIX褚年已建用地的变化从经济发展方面来看(如图3.5),2000年以来,东山新城的投资状况和地区生产总值都比前一阶段有更快的发展,整个区域的经济已经步入更快发展的阶段。在建设用地增长的过程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会公平视角下的城市规划[J]. 陈锋,孙成仁,张全,马武定,张菁,王鹰翅,石楠,于亚滨,牛慧恩,余颖,罗赤,赵民,袁媛,宋劲松. 城市规划. 2007(11)
[2]广州新城区大型居住板块发展研究[J]. 何韶颖. 华中建筑. 2007(07)
[3]中国农民工生活质量指数评价研究[J]. 国家统计局课题组,章国荣,盛来运,王冉. 统计研究. 2007(02)
[4]城市居家老人生活质量研究——以上海为例[J]. 刘晶. 西北人口. 2007(01)
[5]城市农民工生活质量状况调查报告[J]. 国家统计局课题组. 调研世界. 2007(01)
[6]深圳市外来工生活质量调查与分析[J]. 刘晋洪,张泉水,陈家建,张秀芬,黄晓宇,夏莉.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6(12)
[7]北京城市居民消费区位偏好与决策行为分析——以西城区和海淀中心地区为例[J]. 张文忠,李业锦. 地理学报. 2006(10)
[8]城市居民居住区位选择微观机制的实证研究——以万科青青家园为例[J]. 刘旺,张文忠. 经济地理. 2006(05)
[9]青年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研究[J]. 齐英艳. 中国青年研究. 2006(08)
[10]城市感应空间与城市规划的相关关系——以长沙市为例[J]. 夏安桃,刘丹. 经济地理. 2006(04)
硕士论文
[1]东京大都市圈形成过程地理分析[D]. 胡娜.东北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611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3261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