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区域合作与地缘安全协同演进研究 ——以中国面向东南亚为例

发布时间:2021-07-14 06:05
  推进区域合作与维护地缘安全是当今世界各国需要同步实现的共同目标,开展区域合作与地缘安全协同演进研究是经济地理学和政治地理学交叉学科理论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推进区域合作与维护地缘安全中急需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因此,论文的主要宗旨和努力方向为:(1)把区域合作与地缘安全结合起来,构建区域合作与地缘安全协同演进理论研究体系;(2)探讨区域合作与地缘安全关系形成与演变机制、区域合作与地缘安全协同演进路径,并以中国为主体视角、在充分考虑对方利益的前提下开展中国面向东南亚区域合作与地缘安全协同演进的实证研究,以期能为中国推进区域合作与维护国家地缘安全的协同演进提供支持。论文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区域合作与地缘安全相互作用、区域合作与地缘安全关系及其评价、区域合作与地缘安全关系形成与演变机制、区域合作与地缘安全协同演进路径。关于区域合作与地缘安全相互作用,论文先对区域合作与地缘安全复合系统进行解构,厘清区域合作子系统内部结构、地缘安全子系统内部结构,在区域合作与地缘安全复合系统解构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区域合作子系统与地缘安全子系统之间以及内部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从区域合作与地缘安全共性分析、区域合... 

【文章来源】:云南师范大学云南省

【文章页数】:21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区域合作与地缘安全协同演进研究 ——以中国面向东南亚为例


技术路线图

核心要素,批判主义


家议程中占据核心地位,诚如罗伯特·吉尔平从全球政治经济,认为国家安全永远是国家关心的力——军事的、经济的和心理的——在国际事务注权力关系的变动以及在国际均势中国家利益变全的考量与国家一样古老,但由于安全问题的复全概念并没有获得统一认识,“对安全是什么、研究问题,没有共同的理解”[130],安全是一种“深入分析的概念”和“极具争议性概念”[56]。国义、建构主义、批判主义、哥本哈根学派等派别全研究向非传统安全研究的拓展。尽管没有统一历了诸多激变,但对安全概念的理解一直围绕着安全的指涉对象即“谁的安全”,安全的主客观性还具有主观属性”,安全场域即“什么方面的安全学者对这三个核心要素有着不同的诠释。

国家安全,传统安全,领域,能源安全


缘安全直是一个“被修饰的概念”,总是与特定的指涉对象、内多个领域以及政治思考的特殊方法相关联[57]。增加修饰人的安全、社会安全、国家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安全场域、研究议程。“地缘安全”在回答“谁的安全”时专指国家安全,即国家;在回答“安全属性”时认为地缘安全不仅具有客主体间性;在回答“什么方面的安全”时,地缘安全的政治等传统安全领域与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非传缘”界定了“地缘”是“地缘安全”的影响来源,表明的基础性学科。因此地缘安全是指国家基于地缘因素在、文化、环境等领域客观上不存在威胁、主观上不感到互威胁的状态。(见图 2.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家地缘脆弱性探索——缅甸案例及对中国地缘战略启示[J]. 李飞,成升魁,于会录,秦奇,刘晓洁,徐增让,吴良,张丹,李欣,初冬梅.  地理科学进展. 2016(06)
[2]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之争及中国地缘战略方向[J]. 洪菊花,骆华松.  经济地理. 2015(12)
[3]协同治理视角下的中国-东盟跨境区域合作研究[J]. 吴凡.  社会科学家. 2015(07)
[4]“一带一路”:中华民族复兴的地缘大战略[J]. 杜德斌,马亚华.  地理研究. 2015(06)
[5]中国海上通道安全及保障思路研究[J]. 杜德斌,马亚华,范斐,恽才兴.  世界地理研究. 2015(02)
[6]地缘政治视角下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通道安全[J]. 谢博,岳蓉.  东南亚纵横. 2015(05)
[7]地缘合作中的陆疆跨境生态安全及调控[J]. 柳江,武瑞东,何大明.  地理科学进展. 2015(05)
[8]“一带一路”战略的科学内涵与科学问题[J]. 刘卫东.  地理科学进展. 2015(05)
[9]东北亚区域合作与新秩序的构建[J]. 张蕴岭.  社会科学战线. 2015(03)
[10]1990年以来中国地理学之地缘政治学研究进展[J]. 杜德斌,段德忠,刘承良,马亚华.  地理研究. 2015(02)

博士论文
[1]制度化安全合作:沟通行动的视角[D]. 惠耕田.外交学院 2007
[2]边界效应与跨边界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 李铁立.东北师范大学 2004
[3]APEC区域合作模式与发展前景研究[D]. 廉晓梅.吉林大学 2004
[4]多维视野中的主体间性理论形态考辨[D]. 王晓东.黑龙江大学 2002

硕士论文
[1]地缘政治视角下的中缅能源合作[D]. 刘兵.山东大学 2012
[2]区域经济合作的安全收益研究[D]. 缪莉.电子科技大学 2010
[3]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国家经济安全问题研究[D]. 莫嫦.广西大学 2006
[4]东亚区域合作:现状、进程与前景的理论分析[D]. 王彦智.陕西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2835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32835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3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