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产业集聚视角的特色小镇形成机制及绩效研究 ——以苏浙两省为例

发布时间:2021-07-30 15:52
  世界经济的演变和学术研究的进展都表明,产业集聚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但产业集聚的空间形式是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而变化的。我国近年来涌现出来的特色小镇,不是行政单元的镇,而是后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下的新型产业组织形态。特色小镇位于城乡之间,通过在几平方公里的小空间内实现特色产业的高度集聚,提升企业网络密度和开放性,创造动态空间强化知识溢出效应,实现产业群内的精细分工和组织优化,形成区域的增长极点,并通过历史人文和习俗的传承,形成独特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宜业、宜居、宜游。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表明,在不同空间尺度上出现的集聚现象,所包含的集聚力和分散力是不同的,没有一种经济地理模型可以解释所有的经济集聚现象。特色小镇作为产业集聚发展的空间新模式,其本质内涵和基本特征是什么?哪些因素会影响特色小镇的产业集聚?在产业集聚的基础上,还有哪些因素共同作用才能构成特色小镇形成机制的一般性规律?如何评价特色小镇发展绩效并有效制定发展政策?本文紧紧围绕这四个问题,尝试综合运用产业经济和空间经济的相关理论,对基于产业集聚的特色小镇形成机制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为... 

【文章来源】: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5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产业集聚视角的特色小镇形成机制及绩效研究 ——以苏浙两省为例


图1-2技术路线图??2、数据来源??本研宄的主要数据来源于《江苏第一批创建名单内的特色小镇统计数据》、《浙??江第一批、第二批创建名单内的特色小镇统计数据》

特色,概念,人文,区域生产力


基础,通过??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在小空间的融合,提升企业网络密度和开放性,强化知识溢出效??应和产业群内组织优化,实现产城人文四位一体发展和宜业、宜居、宜游的新型产??业组织空间。特色小镇能够形成区域的增长极点,推进产业生态进化及区域生产力??空间布局优化。?????^概念辅助层^^??A?创建制?丨I?几平方公里?\???y?V-?」'??[?/?_亍鮮:?£?\?j??\|?賴为主体二生功能融相对独立于賴[/??\\?!?产城人文一体?丨??图2-1特色小镇的概念要素图??2.1.2与特色小镇相关的概念??1.特色小城镇??17??

地理学,理论经济学,运输成本,区域经济发展


?产业集聚视角的特色小镇形成机制及绩效研究——以苏浙两省为例???运输成本和本地投入品成本等因素的影响。运输导向型(Transfer-oriented)企业是??指运输成本在企业选址中起主导作用的企业。这类企业的运输成本往往占总成本的??较大比重,企业选址的主要目的是使运输成本最校资源导向型(Resource-oriented)??企业在选址时,以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为主要目的,企业的最终选址往往是在资源??运输和配送运输成本共同权衡下的决定。图2-1的(a)就是资源导向型企业成本,??(b)是市场导向型企业的成本图。??成本?!?成本小??>x??原材料产?市场M?原材料产?市场M??地F?地尸??(a)?(b)??图2-2新经济地理学中运输成本作用机理图??自从克鲁格曼(Krngman)开创了新经济地理学后,运用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成为理论经济学界最热衷的事。许多学者在运用该理论对区域经济??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多强调企业、消费群体的异质性所产生的自选择效应对产业空??间分布的影响。Baldwin和Okubo(2006)在D-S?(Dixit-Stiglitz)垄断竞争模型框架下??分析了企业异质性对企业定位的空间选择与空间分类的影响,指出企业之间的生产??率差异会促使企业自发选择在不同区位布局,其中生产率高的企业选择布局在核心??区,生产率低的企业会自动布局在核心区外围。克里斯蒂安?贝伦斯等(2014)?6也??在D-S框架下分析了异质性企业对不同城市形态的影响,证明大城市一般具有较高??的生产率。Combes等采用法国公司的截面数据分析了企业的“自选择效应”,发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特色小镇建设与新型城镇化道路研究[J]. 刘国斌,朱先声.  税务与经济. 2018(03)
[2]产业集聚视角下我国特色小镇创新体系研究[J]. 陈国庆,王辉艳,龙云安.  农业经济. 2018(03)
[3]中国乡村振兴及其地域空间重构——特色小镇与美丽乡村同建振兴乡村的案例、经验及未来[J]. 王景新,支晓娟.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4]布鲁斯·卡兹“城市创新区”理论的解读及其对北京的启示[J]. 孙晨光,朱文一.  城市设计. 2018(01)
[5]特色小镇发展机制探讨——基于中国国情的理论与实践分析[J]. 成海燕.  学术论坛. 2018(01)
[6]河南国家级特色小镇的实践经验及启示[J]. 金琳.  河南农业. 2018(03)
[7]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的特色小镇理论解释框架[J]. 李文辉,郭丽娟.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1)
[8]特色小镇建设研究——以甘肃为例[J]. 刘伯霞.  中国名城. 2018(01)
[9]安徽省特色小镇建设的总体对策与分类引导研究[J]. 张云彬,侯铮.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6)
[10]特色小镇在杭州信息经济中的独特作用研究[J]. 罗如意,丁海兵,倪芝青,钱种明,刘斌,张倩.  科技通报. 2017(10)

博士论文
[1]制造业集聚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研究[D]. 陈子真.北京交通大学 2017
[2]基于产业集群的苏北区域经济发展[D]. 张敏.南京师范大学 2011
[3]基于产业集聚的园区经济研究[D]. 向世聪.中南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特色小镇推动区域发展的动力机制及途径研究[D]. 陈瑶.浙江海洋大学 2018
[2]特色小镇建设的PPP融资模式研究[D]. 董翠倩.河北经贸大学 2018
[3]长江经济带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 胡敏捷.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2017
[4]基于产业集群视角的产业布局研究[D]. 袁旭东.西北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3116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33116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4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