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巴渝古镇景观的调查与保护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7 03:59
  巴渝古镇是一笔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它是巴渝先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居文化典型,凝聚了巴渝优秀文化的精髓,传承了巴渝的历史信息,至今保存有相当丰富的、原汁原味的景观风貌。巴渝古镇因所处的独特自然环境、地理特征、气候条件和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其景观风貌具有强烈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富有极高的历史、文化、艺术、科考、教育及旅游价值。本文主要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对大量文献资料的查阅、前人总结的相关理论以及实地调研、勘察测绘,然后整理出本文的结构脉络:影响巴渝古镇景观形成的因素——巴渝古镇景观特色分析——景观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景观保护的原则及对策。文章首先分析了影响巴渝古镇景观形成的四方面因素:地理气候、社会文化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传统产业。地理气候环境不仅从宏观上决定了巴渝古镇独特的自然山水环境景观,而且从微观上直接影响了巴渝古镇街巷走向、建筑布局和建筑形态、地域生活方式等等;融宗教文化、移民文化、风水文化和民俗文化为一体的巴渝文化共同影响了巴渝古镇的选址、传统建筑的地域性以及丰富多彩的民风习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巴渝古镇传统建筑技术、建筑和街巷道路的景观特色;传统农耕...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我国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历程与研究现状
        1.1.1 我国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历程
        1.1.2 我国历史文化村镇研究现状
    1.2 我国古镇景观的保护研究
    1.3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
    1.4 我国古镇景观保护研究存在的不足
    1.5 巴渝古镇的保护研究现状
第2章 研究的目的、意义、方法及内容
    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1.1 研究的目的
        2.1.2 研究的意义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的查阅
        2.2.2 实地调研法
        2.2.3 分析归纳法
        2.2.4 学科交叉法
    2.3 研究内容及框架
        2.3.1 研究角度
        2.3.2 研究范围
        2.3.3 研究内容
        2.3.4 研究框架
        2.3.5 相关概念的界定
            2.3.5.1 景观
            2.3.5.2 古镇景观
            2.3.5.3 保护
第3章 影响巴渝古镇景观形成的因素及景观构成要素分析
    3.1 巴渝古镇的类型
        3.1.1 交通枢纽型
        3.1.2 工商业型
        3.1.3 旅游度假型
        3.1.4 民族文化型
        3.1.5 革命纪念型
    3.2 影响巴渝古镇景观形成的因素
        3.2.1 地理气候
            3.2.1.1 地理环境
            3.2.1.2 气候特征
        3.2.2 地域文化
        3.2.3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3.2.4 传统产业
    3.3 巴渝古镇景观构成要素分析
        3.3.1 宏观层面的景观特色分析
            3.3.1.1 整体景观空间格局
            3.3.1.2 眺望景观
            3.3.1.3 天际线
        3.3.2 中观层面的景观特色分析
            3.3.2.1 古镇与山体的构成关系
            3.3.2.2 古镇与水系的构成关系
            3.3.2.3 街巷布局与山水的关系
            3.3.2.4 建筑组群布局
        3.3.3 微观层面(景观单元)的景观特色分析
            3.3.3.1 街巷空间
            3.3.3.2 传统建筑
            3.3.3.3 标志性景观节点空间、牌坊、古桥
        3.3.4 历史人文景观要素
            3.3.4.1 节庆礼仪
            3.3.4.2 民风习俗
            3.3.4.3 传统技艺
    3.4 小结
第4章 巴渝古镇景观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存在的问题分析
        4.1.1 古镇景观空间格局的逐渐消亡
        4.1.2 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
            4.1.2.1 山体的破坏
            4.1.2.2 水体的污染
        4.1.3 眺望景观、天际线的破坏
        4.1.4 传统建筑的老化
        4.1.5 街巷景观的破败
        4.1.6 人文景观的衰落
            4.1.6.1 社会层面
            4.1.6.2 文化层面
    4.2 原因分析
        4.2.1 社会经济层面
        4.2.2 自然环境层面
        4.2.3 技术层面
        4.2.4 管理层面
        4.2.5 综合层面
    4.3 小结
第5章 巴渝古镇景观保护的原则及方法探析
    5.1 巴渝古镇景观保护的原则及其理论支持
        5.1.1 整体性原则——“人居环境科学”论
        5.1.2 地方性原则——“地域主义”论
        5.1.3 动态性原则——“有机更新”论
        5.1.4 生态性原则——“可持续发展”论
    5.2 巴渝古镇景观保护的方法获悉
        5.2.1 整体景观空间格局的保护
        5.2.2 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
        5.2.3 眺望景观、天际线的保护
        5.2.4 街巷空间景观的保护
        5.2.5 传统建筑风貌的保护
        5.2.6 标志性景观节点空间保护
        5.2.7 人文景观的保护
    5.3 小结
第6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及主要参与课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西欧历史城市景观的保护[J]. 刘颂,高健.  城市问题. 2008(11)
[2]传统古镇的景观设计探讨[J]. 李昀,谭少华.  山西建筑. 2007(34)
[3]美国历史景观保护理论和实践浅析[J]. 吴祥艳,付军.  中国园林. 2004(03)
[4]法国圣米歇尔山的历史景观保护与更新[J]. 卜菁华,田轶威.  中国园林. 2004(01)
[5]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制建设——法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发展的启示[J]. 邵甬,阮仪三.  城市规划汇刊. 2002(03)

硕士论文
[1]山西碛口古镇聚落空间景观研究[D]. 陈芳.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1
[2]上海嘉定古镇保护性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 宋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
[3]历史文化村镇景观意象构成方法初探[D]. 王玥.中国美术学院 2009
[4]巴渝山地历史城镇动态保护方法应用研究[D]. 刘丹凤.长安大学 2009
[5]北京高校历史景观保护研究初探[D]. 周蝉跃.北京林业大学 2008
[6]西南山地历史城镇的特色与保护研究[D]. 袁明权.重庆大学 2008
[7]历史村镇文化景观构成与保护研究[D]. 肖竞.重庆大学 2008
[8]生态视野下的聚落形态和美学特征研究[D]. 王钊.天津大学 2006
[9]河南历史文化名镇的景观构成分析[D]. 宋霞.郑州大学 2006
[10]探索与历史环境对话的新景观设计[D]. 余汉平.重庆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3887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33887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d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