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汉唐间罗布泊地区的环境演变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27 09:17
  罗布泊地区作为丝绸之路的交通枢纽,在我国历史上“汉唐气象”的文化格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位置和能动性意义。然而罗布泊地区地处我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区域,生态环境脆弱。历史上环境变迁对该地社会文明发展影响巨大。本研究将汉唐时期罗布泊地区的自然环境如动植物群落、自然气候、河湖水系以及与之相关联的城市聚落、道路交通、生业形态以及绿洲社会秩序等社会环境要素为主要考察对象,按照历史时间顺序分别对两汉、魏晋、南北朝以及隋唐等不同时期的罗布泊地区环境演变展开论述,并通过“生态环境-社会文明”互动视角重新审视汉唐时期罗布泊地区环境演变的路径及特点。论文将环境史纳入到罗布泊地区历史地理研究的范式之中,强调生态环境与社会文明二者之间互动关系的整体性,不仅丰富了西北史地研究的内容,也可以为内陆河流域环境变迁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具有良好的学术价值与现实观照意义。研究的材料来源除了传世文献中关于罗布泊及其相关地区的记录,还参考并借鉴了新疆等地出土文献如楼兰尼雅汉简、佉卢文、粟特古信札等文书以及墓葬、城市遗址等考古实体资料。研究中将质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方法相结合,综合运用历史文献学、环境考古学、生态学、社会学与文化人类学等多...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6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汉唐间罗布泊地区的环境演变研究


997—2017年罗布泊地区研究论文年度刊发量同时将1997—2017年论文收录期刊发量按照升序排列,排名前10位的期刊

期刊,罗布泊,发文量,论文收录


10 年间发文量增长迅速,2007—2017 年的 10 年间发文量相对维持在较高水平,但 2009—2012 年出现回落,2013 年之后略有小幅度回升。如图 1-1 所示:图 1-1 1997—2017 年罗布泊地区研究论文年度刊发量同时将 1997—2017 年论文收录期刊发量按照升序排列,排名前 10 位的期刊如图 1-2 所示:

共现,可视化,图谱,楼兰


23图 1-3 1997—2017 年罗布泊地区研究关键词共现可视化图谱通过可视化图谱(图 1-3)呈现出来的结果显示 1997—2017 年关于罗布泊地区生态环境研究的关键词中出现的频次较多的依次为罗布泊、楼兰、罗布泊盐湖、鄯善、西域、塔里木河、楼兰古城等,而从关键词的具体聚焦点可以看出以往罗布泊地区的环境史主要关注的是塔里木河下游以及塔里木盆地东缘的自然资源中水土资源、油气矿产利用以及古代西域文明等方面,其成果主要涉及自然领域的气候变化研究、地质地貌研究、水文研究以及人文领域的环境考古研究、区域社会史研究中的城市聚落、道路交通与人地关系等方面。其中我们以塔里木河下游与楼兰为关键词搜索,将被引用频次排名前 20 的论文情况罗列如下(表1-2 与表 1-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晚唐五代敦煌突厥浑部落及其居民考——以敦煌写本S.5448《浑子盈邈真赞并序》为中心[J]. 魏迎春.  敦煌学辑刊. 2018(04)
[2]历史时期黑河流域自然灾害研究[J]. 史志林,董翔.  敦煌学辑刊. 2018(04)
[3]基于CiteSpace中国海洋生态经济的文献计量分析[J]. 柯丽娜,阴曙升,刘万波.  生态学报. 2018(15)
[4]高昌回鹘王国棉织业考析[J]. 杨富学,单超成.  吐鲁番学研究. 2018(01)
[5]从《宋云行纪》路线看中原与西域的交流——以鄯善、左末城、末城为例[J]. 吴昊,叶俊士,王思明.  中国农史. 2018(01)
[6]唐代西州粟特人贸易活动考索[J]. 张重洲.  敦煌学辑刊. 2017(04)
[7]隋唐之际的气候变化与边境战争——兼论突厥社会生态韧性[J]. 唐尚书,郑炳林.  青海民族研究. 2017(04)
[8]北魏至隋唐罗布泊地区的生态修复与城市重建[J]. 郑炳林,唐尚书,曹红.  敦煌学辑刊. 2017(03)
[9]唐五代敦煌柴草消费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 郝二旭.  敦煌学辑刊. 2017(03)
[10]历史时期中原与西域的界标及其意象变迁研究[J]. 僧海霞.  地理科学. 2017(08)

硕士论文
[1]罗布泊“大耳朵”地区地貌类型与盐分分布关系的研究[D]. 刘洪蓬.新疆农业大学 2011
[2]鄯善国丝织业与丝路贸易[D]. 王立恒.西北民族大学 2011
[3]罗布泊“大耳朵”地区土壤剖面特征及其环境意义[D]. 华玉山.新疆农业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6122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36122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3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