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城市桥梁景观空间的生态美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

发布时间:2022-02-08 17:48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和交通基础设施的蓬勃发展,城市密布的高楼大厦和交错的桥梁给城市整体环境带来了众多问题。在生态文明时代发展的背景之下,人们开始逐渐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伴随人们对生态和环境问题的思考,景观美学、景观生态学和生态美学也逐渐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可以发现,生态美在景观环境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让城市整体空间衍生出更多可能,激发人们开始重新认识到桥梁景观的发展潜力。现如今桥梁对城市和人民生活而言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其最初交通功能的使用范畴,成为营造城市景观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选取城市桥梁景观这一具有典型性的载体进行评价与分析,按照生态美学的审美标准来重新审视桥梁景观,以生态美学的理论为基础,探讨桥梁景观空间的利用价值,分析如何处理城市中日益增多的桥梁与周围环境景观之间的关系,以期唤起人们对桥梁景观的重视,造就富有地域特色的城市景观风貌,为城市生态化发展创造条件。首先,本文对城市桥梁景观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归纳城市桥梁景观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难点。随后,在明确论文的相关理论基础上,通过对生态美学概念的梳理,分析生态美学的主要观点和原则,并尝试提出基于生态美... 

【文章来源】:武汉理工大学湖北省211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城市桥梁景观空间的生态美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


根据数据分析城市或生态相关研究关键词饼状图(图片来源:自绘)

立交桥,来源,图片,环境


割裂,新的桥空间与街道之间没有任何互动与联系,从而导致桥梁空间与城市风貌格格不入。同时,钢筋混凝土的冰冷材质与城市中原有的生态景观格局有许多冲突,有些作为单一功能的市政基础设施,在设计之初只注重结构和安全性,缺乏对生态和人文的整体考虑。当原有街道交往空间和绿化空间被拔地而起的桥梁所替代时,庞大的桥体遮挡了阳光,粉尘污染和噪音污染给周围市民生活和出行带来了诸多不便。以武汉市姑嫂树路高架桥为例,它是汉口目前第一条南北向的快速通道,也是汉口北部重要的对外出口道路。笔者通过调研来到这里,图1-3姑嫂树路立交桥转体与周边环境(图片来源:网络http://hb.sina.com.cn/news/b/2014-01-15/0745137414.html)直至今天它还在进行修建,周围环境十分脏乱。这段高架在修建时就引起市民众多的投诉,不但紧临居民的住宅,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而且,施工过程中还对周围市民休息和出行带来了许多困扰。(图1-3)在道路通车之后,依旧给市民出行带来诸多不便。目前,姑嫂树立交线路还在调整,前段时间媒体还报道了关于姑嫂树路高架桥51分钟成功转体的新闻,人们的目光聚焦在这一座钢筋混凝土的庞然大物上。固然,这是一个工程技术上的巨大进步,但也不

地图,空间利用,现状,来源


5可否认它所存在的症结。姑嫂树高架桥的建设不仅仅只是个例,它所反映的是整个城市桥梁的共性问题。特别是在桥梁建设完成之后形成的桥空间因为城市管理的缺失而造成了许多空间监管的盲区,导致众多犯罪活动的滋生,空间资源的浪费,让这些桥下空间的卫生状况更加堪忧,久而久之这些空间就成为了城市的死角。目前,随着桥梁设计的趋同化,在笔者调研过程中,桥下空间也主要被用于堆放杂物、停车尝简易公交车站、市政桥梁管理部门办公室和无人监管的荒地等,空间缺乏和城市整体功能的协调统一,如下图所示。(图1-4)无论是从桥下空间来看,还是从桥梁整体形态来看都无从辨别各个桥梁的特点,只能从地图和引导牌中获取各个高架桥的区位和名字。另外,相同的桥梁形态导致空间整体辨识度也随之降低,每个城市中桥梁千篇一律的面貌孤立于城市空间中,将城市的文脉与特色彻底地割裂。图1-4桥下空间利用现状(图片来源:自摄)问题二:空间利用率低;从第一个问题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由于城市的快速发展已经出现了大量因满足交通需求而衍生出的功能性桥梁,不完善的整体规划导致桥梁中有众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的联系与区别[J]. 程相占.  学术研究. 2013(01)
[2]李泽厚晚期美学思想与中国第三次美学论争[J]. 宋妍.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1)
[3]重庆桥梁生态景观设计研究[J]. 陈正斌.  安徽农业科学. 2010(15)
[4]绿韵红脉的交响曲:城市共轭生态规划方法探讨[J]. 王如松.  城市规划学刊. 2008(01)
[5]我国典型城市生态问题的现状与对策[J]. 唐孝炎,王如松,宋豫秦.  国土资源. 2005(05)
[6]国内生态美学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J]. 罗卫平.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2)
[7]桥梁景观的创作与思考[J]. 万敏,周倜,吴新华.  新建筑. 2004(02)
[8]生态美学:后现代语境下崭新的生态存在论美学观[J]. 曾繁仁.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3)
[9]论美学的现代发生[J]. 肖鹰.  中国社会科学. 2001(02)
[10]生态美放谈——生态美学论纲[J]. 徐恒醇.  理论与现代化. 2000(10)

博士论文
[1]城市立体化研究[D]. 董贺轩.同济大学 2008
[2]生态城市美学的理论建构与应用性前景研究[D]. 李哲.天津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阿普拉顿景观美学理论研究[D]. 王会方.郑州大学 2011
[2]格式塔美学批判[D]. 傅培凯.广西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6154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36154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f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