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市圈景观资源区划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15 08:10
武汉城市圈建设是湖北省乃至整个中部地区重要的综合性工程,它的建立以及发展将会对该区域范围内各个行业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也会给周围的环境带来积极和消极的因素。目前来看,武汉城市圈范围内旅游资源丰富,景区景点众多,拥有优越的江河湖泊旅游条件,适宜休闲、旅游、度假的需求。按照不同的景观类型对城市圈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和统计,从整体范围出发,重点讨论旅游资源的区划以及现存的一系列问题,以期对城市圈旅游一体化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本文以城市圈九个城市范围内的主要景观资源为研究对象,在确定研究背景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现场调查和收集资料、数据的方法按照五种类型对武汉城市圈的景观资源现状进行统计和总结。其次,以图面形式对各类景观资源进行表示,将各类景观资源的分布情况直观的表示在城市圈总平面图上,并分析其现状空间格局框架。本文的重点是应用分层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各个景观资源进行区划分析,首先依据景观资源的空间分布现状以及搜集的数据资料确定区划的指标,然后利用SPSS软件将各个景观资源进行区划,得出分区情况:三个景观区、七个景观亚区和十五个景观小区。然而仅仅对景观资源进行区划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我们最终想要...
【文章来源】: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211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武汉城市圈五种景观资源类型比例图
Fig.3一 1celestialseene来源:网络图3一2植被景观Fig.3一 2Plantingseene来源:网络3.1.2风景区调查现状风景区指风景名胜集中、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和游览条件,可供人们游览欣赏、游憩娱乐或者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域。根据地质构造上的相对差异导致的三大风景要素(地形、植被、水体)在空间上分布的不均匀性,可分成以地形为主的山地类型风景区和以水体为主的湖泊类型的风景区,以及以植被为主的森林风景类型区等。风景区面积的大小差异很大,有的仅有几平方公里,有的则可达几百、几千平方公里。武汉城市圈内主要的风景区统计的有35个,其中黄鹤楼是唯一的一个国家AAAAA级风景区;AAAA级风景区两个,包括东湖风景区和九宫山风景区;AAA级风景区有6个,包括木兰天池风景区、东方山风景区、雷山风景区、青龙山风景区、龟峰山风景区以及东坡赤壁风景区;AA级风景区3个
华中农业大学2009届硕}一学位论文图3一1天象景观Fig.3一 1celestialseene来源:网络图3一2植被景观Fig.3一 2Plantingseene来源:网络3.1.2风景区调查现状风景区指风景名胜集中、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和游览条件,可供人们游览欣赏、游憩娱乐或者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域。根据地质构造上的相对差异导致的三大风景要素(地形、植被、水体)在空间上分布的不均匀性,可分成以地形为主的山地类型风景区和以水体为主的湖泊类型的风景区,以及以植被为主的森林风景类型区等。风景区面积的大小差异很大,有的仅有几平方公里,有的则可达几百、几千平方公里。武汉城市圈内主要的风景区统计的有35个,其中黄鹤楼是唯一的一个国家AAAAA级风景区;AAAA级风景区两个,包括东湖风景区和九宫山风景区;AAA级风景区有6个,包括木兰天池风景区、东方山风景区、雷山风景区、青龙山风景区、龟峰山风景区以及东坡赤壁风景区;AA级风景区3个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四川地质遗迹区划研究[J]. 郭建强,游再平,赵友年. 四川地质学报. 2008(04)
[2]聚类分析法在区域经济划分中的应用——以江苏省作实证研究[J]. 魏炜,隋祎.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08(10)
[3]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的比较分析[J]. 成克武,周晓芳,李建阳. 安徽农业科学. 2008(28)
[4]武汉城市圈旅游合作初探[J]. 邓祖涛,陆玉麒. 特区经济. 2008(08)
[5]关于武汉城市圈旅游发展问题的思考[J]. 李勤.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2008(02)
[6]武汉城市圈旅游产品系统策划[J]. 王乃举,黄翔.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8(02)
[7]江西省生态功能区划的分区过程及结果[J]. 祝志辉,黄国勤. 生态科学. 2008(02)
[8]武汉1+8城市圈旅游业一体化发展对策研究[J]. 廖兆光,肖鸾.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01)
[9]旅游区景观资源的保护对策探讨[J]. 张文荟,许大为. 森林工程. 2007(06)
[10]层次聚类分析法在连州市土地利用分区中的应用[J]. 张雅杰,张俊玲,杨洋,刘胜华,贾丽.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7(05)
博士论文
[1]可持续发展的庐山风景区旅游规划方法与实践研究[D]. 胡海辉.东北林业大学 2007
[2]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边缘区环境景观规划研究[D]. 蔡琴.清华大学 2007
[3]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及其评价研究[D]. 张美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06
硕士论文
[1]河北省太行山区土地利用类型遥感解译及旅游区划研究[D]. 葛静茹.河北农业大学 2007
[2]风景名胜区风景林规划研究[D]. 王琦.南京林业大学 2006
[3]武汉城市圈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D]. 胡细涓.华中师范大学 2006
[4]木兰天池景区旅游资源综合评价研究[D]. 柏樱岚.北京林业大学 2006
[5]山岳风景区若干特征及功能演化研究[D]. 琚胜利.安徽师范大学 2006
[6]武汉城市圈结构特征及成因研究[D]. 王珺.华中科技大学 2006
[7]森林景观资源区划与调查研究[D]. 雍鹏.福建农林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626264
【文章来源】: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211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武汉城市圈五种景观资源类型比例图
Fig.3一 1celestialseene来源:网络图3一2植被景观Fig.3一 2Plantingseene来源:网络3.1.2风景区调查现状风景区指风景名胜集中、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和游览条件,可供人们游览欣赏、游憩娱乐或者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域。根据地质构造上的相对差异导致的三大风景要素(地形、植被、水体)在空间上分布的不均匀性,可分成以地形为主的山地类型风景区和以水体为主的湖泊类型的风景区,以及以植被为主的森林风景类型区等。风景区面积的大小差异很大,有的仅有几平方公里,有的则可达几百、几千平方公里。武汉城市圈内主要的风景区统计的有35个,其中黄鹤楼是唯一的一个国家AAAAA级风景区;AAAA级风景区两个,包括东湖风景区和九宫山风景区;AAA级风景区有6个,包括木兰天池风景区、东方山风景区、雷山风景区、青龙山风景区、龟峰山风景区以及东坡赤壁风景区;AA级风景区3个
华中农业大学2009届硕}一学位论文图3一1天象景观Fig.3一 1celestialseene来源:网络图3一2植被景观Fig.3一 2Plantingseene来源:网络3.1.2风景区调查现状风景区指风景名胜集中、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和游览条件,可供人们游览欣赏、游憩娱乐或者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域。根据地质构造上的相对差异导致的三大风景要素(地形、植被、水体)在空间上分布的不均匀性,可分成以地形为主的山地类型风景区和以水体为主的湖泊类型的风景区,以及以植被为主的森林风景类型区等。风景区面积的大小差异很大,有的仅有几平方公里,有的则可达几百、几千平方公里。武汉城市圈内主要的风景区统计的有35个,其中黄鹤楼是唯一的一个国家AAAAA级风景区;AAAA级风景区两个,包括东湖风景区和九宫山风景区;AAA级风景区有6个,包括木兰天池风景区、东方山风景区、雷山风景区、青龙山风景区、龟峰山风景区以及东坡赤壁风景区;AA级风景区3个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四川地质遗迹区划研究[J]. 郭建强,游再平,赵友年. 四川地质学报. 2008(04)
[2]聚类分析法在区域经济划分中的应用——以江苏省作实证研究[J]. 魏炜,隋祎.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08(10)
[3]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的比较分析[J]. 成克武,周晓芳,李建阳. 安徽农业科学. 2008(28)
[4]武汉城市圈旅游合作初探[J]. 邓祖涛,陆玉麒. 特区经济. 2008(08)
[5]关于武汉城市圈旅游发展问题的思考[J]. 李勤.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2008(02)
[6]武汉城市圈旅游产品系统策划[J]. 王乃举,黄翔.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8(02)
[7]江西省生态功能区划的分区过程及结果[J]. 祝志辉,黄国勤. 生态科学. 2008(02)
[8]武汉1+8城市圈旅游业一体化发展对策研究[J]. 廖兆光,肖鸾.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01)
[9]旅游区景观资源的保护对策探讨[J]. 张文荟,许大为. 森林工程. 2007(06)
[10]层次聚类分析法在连州市土地利用分区中的应用[J]. 张雅杰,张俊玲,杨洋,刘胜华,贾丽.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7(05)
博士论文
[1]可持续发展的庐山风景区旅游规划方法与实践研究[D]. 胡海辉.东北林业大学 2007
[2]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边缘区环境景观规划研究[D]. 蔡琴.清华大学 2007
[3]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及其评价研究[D]. 张美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06
硕士论文
[1]河北省太行山区土地利用类型遥感解译及旅游区划研究[D]. 葛静茹.河北农业大学 2007
[2]风景名胜区风景林规划研究[D]. 王琦.南京林业大学 2006
[3]武汉城市圈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D]. 胡细涓.华中师范大学 2006
[4]木兰天池景区旅游资源综合评价研究[D]. 柏樱岚.北京林业大学 2006
[5]山岳风景区若干特征及功能演化研究[D]. 琚胜利.安徽师范大学 2006
[6]武汉城市圈结构特征及成因研究[D]. 王珺.华中科技大学 2006
[7]森林景观资源区划与调查研究[D]. 雍鹏.福建农林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6262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3626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