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地名文化保护与地名管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15 23:33
本文以上海市为特定研究区域,通过专题研究,对地名的几个重点问题进行了探讨,主要涉及三方面的内容:常规地名管理中的地名命名、更名、地名标准化建设;当前主管部门正在努力推行的地名规划、地名文化保护研究;以及具有现代地名管理前沿意义的地名信息化和地名服务等。文章首先对我国地名管理与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归纳介绍,而后分别对上海市乡镇级地名的文化和保护、上海市无居民岛的命名与更名,以及上海市地名储备库系统的理论研究三大专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上海乡镇地名文化保护研究》对现上海市域范围内笔者所能查到的历史和现状乡镇级地名逐一进行了内涵探析和文化挖掘,并以多种分析方法对区内乡镇地名的文化特征、时空演变规律和地名保护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这项研究不仅为未来上海市的地名管理、地名规划和地名文化宣传等一系列工作打下了坚实的资料和理论基础,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而且这也是对区域地名研究的一次有益探索。区域地名研究是地名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在此方面的研究成果至今尚不多见,以乡镇级地名为中心的研究成果尤其少之又少,在上海市亦属开先河之举,因此本研究还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上海无居民...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8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后记
第一篇 地名管理与研究的历史回顾和现状分析
1 引言
2 我国地名管理与地名研究的历史回顾
2.1 历史时期
2.2 新中国成立初期
2.3 20世纪90年代以来
3 当前我国地名管理与地名研究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3.1 常规地名管理工作
3.2 地名文化保护与学术研究的推进
3.3 新兴的地名管理工作
4 本文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第二篇 上海乡镇地名文化保护研究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范围
1.2.1 自然地理范围成陆过程简介
1.2.2 行政区划范围的历史沿革简介
1.2.3 地名研究范围的界定
1.3 目标与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方法
2 乡镇地名保护的基本原则与具体分析方法的探索
2.1 研究过程简介
2.2 地名资料的收集
2.2.1 资料收集文献范围
2.2.2 资料收集内容要求
2.2.3 资料收集基本情况
2.3 上海乡镇地名保护的基本原则
2.4 地名文化剖析方法
3 百年以上乡镇地名特征分析
3.1 地名历史悠久性分析
3.1.1 地名历史悠久性的定量分析方法
3.1.2 地名历史悠久性的定性分析方法
3.1.3 地名专名历史悠久性的总体分布特征
3.1.4 地名专名历史悠久性的时空分布特征
3.2 地名文化特征分析
3.2.1 地名文化特征的分析方法
3.2.2 地名文化性的空间分布特征
3.2.3 消失地名的文化类型分析
3.2.4 消失地名的合理性分析
3.3 地名知名度特征分析
3.3.1 百年以上地名现存形式的总体情况
3.3.2 历史地名现存形式的空间分布特征
4 现行乡镇地名特征分析
4.1 现行乡镇地名概况
4.2 现行乡镇地名文化特征分析
4.2.1 总体特征
4.2.2 文化类型分析
4.2.3 历史悠久性特征分析
4.2.4 各区县乡镇地名的简要评价
4.3 乡镇地名演变趋势
5 乡镇地名保护价值的定量分析
5.1 地名保护价值衡量标准的定量设定
5.1.1 地名保护价值的指标的细分
5.1.2 具体评分细则
5.1.3 评分标准的具体计算
5.2 评分结果
6 上海市乡镇地名保护名录
第三篇 上海市无居民海岛命名、更名研究
1 背景简介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主要概念与研究范围
1.3 目标与方法
2 上海市无居民海岛自然地理概况
2.1 上海市无居民海岛自然地理总体特征
2.1.1 分布概况
2.1.2 分类概况
2.1.3 形成与演变的总体特征
2.1.4 海岛数量的变化
3 无居民海岛的地名研究
3.1 现行上海市无居民海岛的标准地名
3.2 本研究的难点与解决方案
3.2.1 无居民海岛地名研究的难点
3.2.2 针对困难与问题采取的主要方案与措施
3.3 上海市无居民海岛地名命名与更名的规则
3.3.1 通名命名与更名的规则
3.3.2 专名命名与更名的规则
3.4 无居民海岛地名的具体分析和研究
3.4.1 基岩岛礁
3.4.2 冲积沙岛
4 无居民海岛命名、更名建议
5 无居民海岛地名管理及开发利用的建议
第四篇 上海市地名储备库系统的理论研究
1 序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目标、内容与方法
1.2.1 讲究目标
1.2.2 研究主要内容
1.2.3 研究主要方法
1.3 研究的基本依据
1.4 研究准备
2 系统
2.1 系统简介
2.2 系统架构
2.3 系统内地名运行基本流程
2.4 系统特色
2.5 系统应用前景
3 上海市地名储备库系统的理论研究
3.1 数据层:系统必备的基础地名数据库
3.1.1 地名数据库安排
3.1.2 地名数据库内容设计
3.1.3 各地名数据库间相互关系
3.2 业务层:地名储备之源
3.2.1 地名命名相关基础知识
3.2.2 相关地名管理条例
3.2.3 上海储备地名命名基本原则与基本要求
3.2.4 上海市各类地名需求分析
3.3 审核层:储备地名的质量保证
3.4 管理层:储备地名的应用途径
4 系统建设的具体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公共政策下的地名管理工作探微[J]. 孙学敏. 中国地名. 2006(02)
[2]全国县乡(镇)地名设标工作全面启动[J]. 中国地名. 2005(04)
[3]地名管理观念要更新[J]. 李炳尧. 中国地名. 2005(02)
[4]惠州市的地名环境与地名文化[J]. 叶岱夫. 岭南文史. 2004(01)
[5]地名文化的市场冲击[J]. 朱考金,陈建兵. 中国地名. 2004(01)
[6]绍兴地名文化初探[J]. 侯友兰.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2003(06)
[7]美国应用地名学[J]. 李汝雯. 中国地名. 2003(04)
[8]浅谈区域地名研究[J]. 尹钧科.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3(03)
[9]宁夏地名特征与地名文化[J]. 何彤慧,李禄胜. 宁夏社会科学. 2003(04)
[10]美国专名学与专名学会的过去、现在和将来[J]. 托马斯·爱·木里亚,李汝雯. 中国地名. 2003(02)
本文编号:3627477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8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后记
第一篇 地名管理与研究的历史回顾和现状分析
1 引言
2 我国地名管理与地名研究的历史回顾
2.1 历史时期
2.2 新中国成立初期
2.3 20世纪90年代以来
3 当前我国地名管理与地名研究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3.1 常规地名管理工作
3.2 地名文化保护与学术研究的推进
3.3 新兴的地名管理工作
4 本文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第二篇 上海乡镇地名文化保护研究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范围
1.2.1 自然地理范围成陆过程简介
1.2.2 行政区划范围的历史沿革简介
1.2.3 地名研究范围的界定
1.3 目标与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方法
2 乡镇地名保护的基本原则与具体分析方法的探索
2.1 研究过程简介
2.2 地名资料的收集
2.2.1 资料收集文献范围
2.2.2 资料收集内容要求
2.2.3 资料收集基本情况
2.3 上海乡镇地名保护的基本原则
2.4 地名文化剖析方法
3 百年以上乡镇地名特征分析
3.1 地名历史悠久性分析
3.1.1 地名历史悠久性的定量分析方法
3.1.2 地名历史悠久性的定性分析方法
3.1.3 地名专名历史悠久性的总体分布特征
3.1.4 地名专名历史悠久性的时空分布特征
3.2 地名文化特征分析
3.2.1 地名文化特征的分析方法
3.2.2 地名文化性的空间分布特征
3.2.3 消失地名的文化类型分析
3.2.4 消失地名的合理性分析
3.3 地名知名度特征分析
3.3.1 百年以上地名现存形式的总体情况
3.3.2 历史地名现存形式的空间分布特征
4 现行乡镇地名特征分析
4.1 现行乡镇地名概况
4.2 现行乡镇地名文化特征分析
4.2.1 总体特征
4.2.2 文化类型分析
4.2.3 历史悠久性特征分析
4.2.4 各区县乡镇地名的简要评价
4.3 乡镇地名演变趋势
5 乡镇地名保护价值的定量分析
5.1 地名保护价值衡量标准的定量设定
5.1.1 地名保护价值的指标的细分
5.1.2 具体评分细则
5.1.3 评分标准的具体计算
5.2 评分结果
6 上海市乡镇地名保护名录
第三篇 上海市无居民海岛命名、更名研究
1 背景简介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主要概念与研究范围
1.3 目标与方法
2 上海市无居民海岛自然地理概况
2.1 上海市无居民海岛自然地理总体特征
2.1.1 分布概况
2.1.2 分类概况
2.1.3 形成与演变的总体特征
2.1.4 海岛数量的变化
3 无居民海岛的地名研究
3.1 现行上海市无居民海岛的标准地名
3.2 本研究的难点与解决方案
3.2.1 无居民海岛地名研究的难点
3.2.2 针对困难与问题采取的主要方案与措施
3.3 上海市无居民海岛地名命名与更名的规则
3.3.1 通名命名与更名的规则
3.3.2 专名命名与更名的规则
3.4 无居民海岛地名的具体分析和研究
3.4.1 基岩岛礁
3.4.2 冲积沙岛
4 无居民海岛命名、更名建议
5 无居民海岛地名管理及开发利用的建议
第四篇 上海市地名储备库系统的理论研究
1 序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目标、内容与方法
1.2.1 讲究目标
1.2.2 研究主要内容
1.2.3 研究主要方法
1.3 研究的基本依据
1.4 研究准备
2 系统
2.1 系统简介
2.2 系统架构
2.3 系统内地名运行基本流程
2.4 系统特色
2.5 系统应用前景
3 上海市地名储备库系统的理论研究
3.1 数据层:系统必备的基础地名数据库
3.1.1 地名数据库安排
3.1.2 地名数据库内容设计
3.1.3 各地名数据库间相互关系
3.2 业务层:地名储备之源
3.2.1 地名命名相关基础知识
3.2.2 相关地名管理条例
3.2.3 上海储备地名命名基本原则与基本要求
3.2.4 上海市各类地名需求分析
3.3 审核层:储备地名的质量保证
3.4 管理层:储备地名的应用途径
4 系统建设的具体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公共政策下的地名管理工作探微[J]. 孙学敏. 中国地名. 2006(02)
[2]全国县乡(镇)地名设标工作全面启动[J]. 中国地名. 2005(04)
[3]地名管理观念要更新[J]. 李炳尧. 中国地名. 2005(02)
[4]惠州市的地名环境与地名文化[J]. 叶岱夫. 岭南文史. 2004(01)
[5]地名文化的市场冲击[J]. 朱考金,陈建兵. 中国地名. 2004(01)
[6]绍兴地名文化初探[J]. 侯友兰.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2003(06)
[7]美国应用地名学[J]. 李汝雯. 中国地名. 2003(04)
[8]浅谈区域地名研究[J]. 尹钧科.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3(03)
[9]宁夏地名特征与地名文化[J]. 何彤慧,李禄胜. 宁夏社会科学. 2003(04)
[10]美国专名学与专名学会的过去、现在和将来[J]. 托马斯·爱·木里亚,李汝雯. 中国地名. 2003(02)
本文编号:36274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3627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