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湖南永州传统民居建筑形态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16 15:37
  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新的文化和技术不断融入我国。新世纪中国城乡建设的速度惊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现阶段,我国传统的民居建筑开始不断消失,民俗和地域文化也不断被吞噬,导致出现南北建筑差异缩小,各地建筑千篇一律的现象。世界范围的特色危机开始蔓延到我们周边。中国传统建筑是传统文化的载体,是历史文化的延续,传统民居建筑的形态应该具有民俗代表性和地域适应性。但是由于民居建筑的时代性和基础设施的薄弱性,致使传统民居建筑在与现代化生活的磨合中,无法完全适应现代生活结构和现代生活的"高标准"。目前国内学者已经对民居建筑进行了一系列研究。20世纪40年代,中国的民居建筑首次被定义为建筑形式,1988年民居研究学者们组织成立了中国民居学术委员会,自此,对民居建筑的研究开始形成了多角度、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湖南各大高校和学者们纷纷发表专著和论文分析研究永州传统民居建筑,充分展示了永州传统民居的文化、流变成因、功能机制、形态结构等等。这些成果对本文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与指导。永州地处湖广交界之地,受到大移民潮文化的影响较深,加上永州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等特点,极大了丰富了本地区建筑...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原因和意义
    1.2 研究的范围及研究方法
        1.2.1 研究范围
        1.2.2 研究方法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的现状
        1.3.2 国内研究的现状
        1.3.3 综合述评
    1.4 研究的内容框架
第2章 永州地区的人文地理特征
    2.1 永州地理与气候的特点
    2.2 永州地域文化的多样性
        2.2.1 外来名人文化
        2.2.3 瑶文化和女书文化
    2.3 永州地区的民俗观念
        2.3.1 聚族而居
        2.3.2 传统的自然观
        2.3.3 传统礼节中匠人的等级地位
        2.3.4 独特的神祗文化
第3章 永州传统民居建筑形态的历史流变与成因
    3.1 永州居民的历史流动
    3.2 平面布局形式的流变
        3.2.1 "一明两暗"式
        3.2.2 解禁后的多开间式
        3.2.3 平面组合形式
    3.3 农耕文化对结构逻辑和尺度机制的务实要求
    3.4 血缘亲情文化的载体——宗祠
    3.5 儒家思想及外来文化的催化
        3.5.1 儒家思想的催化
        3.5.2 外来文化的影响
第4章 永州传统民居的结构特点
    4.1 青砖灰瓦与多门少窗
        4.1.1 青瓦坡屋顶
        4.1.2 木构架与青砖墙
        4.1.3 丰富的门窗艺术
    4.2 封火墙的功能特点
        4.2.1 封火墙的地域性
        4.2.2 封火墙的功能
    4.3 独特的内天井模式
        4.3.1 内天井模式的必然性
        4.3.2 内天井模式的结构与功能
    4.4 泥塑彩绘的应用
        4.4.1 浓郁的地域情节
        4.4.2 形式与特征
    4.5 风水的夸张表现
        4.5.1 风水在民居建筑中的地位
        4.5.2 风水的夸张形式
第5章 建筑对本土自然材料的使用与雕刻艺术
    5.1 石材的运用与石雕艺术
        5.1.1 石材的具体运用
        5.1.2 石雕艺术
        5.1.3 石雕艺术的结晶——石牌坊
    5.2 木材的运用和木雕艺术
        5.2.1 木材的广泛使用
        5.2.2 木雕的题材与艺术特征
第6章 永州传统民居建筑对现代民居建筑的启示
    6.1 建筑民俗化的当代审美与观念
    6.2 建筑材料选择的本土化
    6.3 建立科学的适应机制
        6.3.1 建筑的自然适应性
        6.3.2 建筑的人文适应性和社会适应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湘南民居窗饰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J]. 柳清,尹建国.  大众文艺. 2012(07)
[2]儒家哲学思想对湘南古民居的影响[J]. 刘新德.  建筑科学. 2009(04)
[3]湘南传统聚落生态单元的构建经验探索[J]. 何川.  建筑科学. 2008(12)
[4]湘南古民居的通风采光系统研究[J]. 张光俊.  经济研究导刊. 2008(15)
[5]永州古民居中的儒道文化[J]. 姚辉.  琼州学院学报. 2008(01)
[6]浅析家族制度对民居聚落格局之影响[J]. 田长青,柳肃.  南方建筑. 2006(02)
[7]湘南传统人居环境的文化特性[J]. 刘湘东.  装饰. 2005(01)

硕士论文
[1]湖南永兴县板梁村建筑布局及形态研究[D]. 李哲.湖南大学 2007
[2]湘南传统外庭院内天井式民居建筑形态研究[D]. 田长青.湖南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6282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36282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6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