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边疆城市发展的区域研究 ——以清代广西城市为中心
发布时间:2022-11-06 16:56
15、16世纪的海道大通所带来的全球化进程使中国传统社会在清代发生了波澜壮阔的深刻变革。作为清代中国社会发展变迁的核心载体,城市是透视清代中国社会变迁最直观的视窗,强化清代城市史研究的学术价值、现实意义均十分突出。然而,在清代区域城市史研究中,西南边疆城市史研究与沿海、沿江地区同类研究相比仍具较大的劣势。具体到地处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广西而言,清代广西城市史研究虽已呈现较好的发展势头,但把清代广西城市发展史作为一个完整对象进行整体性的宏观研究则几处空白状态,亟需阔步开拓创新,这既是深化学术研究的需要,也是服务于当前广西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启动的时代背景下,大力推进以城镇化为先导的边疆地区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要求。 基于上述认识,本文以城市发展为切入点,基于17—20世纪全球化进程推动中国社会缓慢转型的宏大时代背景,以清代广西城市为整体,以城市现代化发展与社会变迁为轴线,借助现代化、社会交往理论等跨学科的理论方法所提供的多维学术视野,力图全面深入地反映清代广西城市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演变过程以及由此带来的种种社会变迁,从理论上勾勒、揭示清代广西城市发展演变的轨迹、特征、规...
【文章页数】:41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英文摘要
导言
第一节 学术基础:清代城市史研究之回顾与展望
一、阶段历程
二、主题指向
三、存在缺陷与发展趋向
第二节 研究旨趣
一、目的意义
二、概念界定
三、学术创新
四、框架设计
第一章 清代广西城市发展的地理环境
第一节 清代广西城市发展的自然地理环境
一、独特的疆域区位和气候条件
二、以丘陵山地为主的地质地形
三、以西江为主干延伸的江河水系
四、丰富的物产资源
第二节 清代广西城市发展的人文地理环境
一、富于民族特色的人口风俗
二、落后的交通条件与经济形态
三、复杂多变的社会矛盾冲突
四、源远流长的城市发展历史
第二章 清代广西城市发展的综合考察
第一节 清代广西城市演化的时空轨迹
一、历时性考察:清代广西城市演化的纵向阶段波动
二、共时性透视:清代广西城市发展的横向地域差异
第二节 清代广西区域城市体系的发展
一、清代广西城市行政等级体系的演化
二、清代广西城市经济网络体系的发展
第三节 清代广西不同类型城市的发展
一、省会城市桂林的发展
二、约开商埠梧州的发展
三、自开商埠南宁的发展
第三章 清代广西城市经济的发展
第一节 清代工商移民与广西城市经济的开发
一、商人迁移与清代广西城市商业经济成长
二、工商业人口流动与清代广西城市手工业经济的发展
第二节 清代广西城市对外经济交往的扩展
一、清中前期朝贡贸易体系下的广西城市对外经济交往
二、晚清开埠通商与广西城市对外贸易的发展
第三节 清代广西城市经济的运行秩序
一、官方机构对清代广西城市经济运行的影响
二、商人组织对清代广西城市经济运行的调控
三、欧美资本主义侵略势力与晚清广西城市经济的运行
第四章 清代广西城市社会的演进
第一节 清代广西城市社会管理的变革
一、清代广西城市社会安全管理
二、清代广西城市社会保障管理
第二节 清代广西城市社会组织的变迁
一、经济性组织的演变
二、政治性组织的变迁
三、文化类组织的革新
第三节 清代广西城市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清代广西城市居民日常物质消费生活的变革
二、清代广西城市居民娱乐社交活动的变化
第五章 清代广西城市文化的嬗变
第一节 清代广西城市教育事业的变革
一、清代广西城市教育理念和教育管理体制的转变
二、清代广西城市教育类型和教学内容的革新
三、教育变革与清代广西城市的发展
第二节 清代广西城市文化事业和文化意识的兴革
一、清代广西城市文化事业的兴递
二、清代广西城市文化意识的递嬗
第三节 清代广西城市文化的多元交汇
一、西江水道、湘桂走廊与清代广西城市文化的多元交汇
二、清代广西城市文化的个案比较:以桂林和南宁为中心
第六章 清代广西城市发展的社会效应与区域特征
第一节 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清代广西城市发展的社会效应
一、城市发展与清代广西乡村的市镇化进程:以桂东北地区为视域
二、城市发展与清代广西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结构的衍变
三、清代广西城市发展与中国西南边疆稳定
第二节 西南边疆城市发展的区域比较:清代广西城市发展的区域特征
一、沿江走向、因水而兴
二、桂、柳、邕、梧四大城市分区鼎立,全省首位性中心城市缺失
三、外来商人对广西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远大于本土商人
余论:清代广西城市发展的理论总结
一、依附发展与顿挫失衡:清代广西城市发展的历史总结
二、清代广西城市发展史:透视边疆城市发展理论的有力窗口
主要参考文献
一、历史文献
二、近人著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清代朝贡体制地位的再认识[J]. 祁美琴.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06(01)
[2]清代成都的市政建设[J]. 林成西. 中华文化论坛. 2005(04)
[3]南通近代城市规划建设历史研究系列之四:张謇及其城市规划思想[J]. 于海漪. 华中建筑. 2005(04)
[4]清代社会保障政策研究[J]. 王卫平,黄鸿山,康丽跃.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2005(04)
[5]清代以来广西城镇会馆分布考析[J]. 侯宣杰. 中国地方志. 2005(07)
[6]商人会馆与近代桂东北城镇的发展变迁[J]. 侯宣杰. 广西民族研究. 2005(02)
[7]清代四川城的形态与祠庙建筑空间格局[J]. 杨宇振. 华中建筑. 2005(01)
[8]民间宗教交往与近代广西民族地区城镇经济的发展[J]. 陈炜,侯宣杰.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05)
[9]近代梧州商贸中心地位的确立及其畸形繁荣的原因[J]. 覃主元.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5)
[10]论西南民族地区集贸市场的历史形成[J]. 万红. 贵州民族研究. 2004(03)
博士论文
[1]近代广西城镇商业网络与民族经济开发[D]. 陈炜.四川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口岸开放与近代广西乡村社会变迁[D]. 庞广仪.广西师范大学 2006
[2]近代广西城乡关系变迁研究[D]. 方连英.广西师范大学 2006
[3]近代梧州城市现代化的历史考察[D]. 史志刚.广西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703872
【文章页数】:41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英文摘要
导言
第一节 学术基础:清代城市史研究之回顾与展望
一、阶段历程
二、主题指向
三、存在缺陷与发展趋向
第二节 研究旨趣
一、目的意义
二、概念界定
三、学术创新
四、框架设计
第一章 清代广西城市发展的地理环境
第一节 清代广西城市发展的自然地理环境
一、独特的疆域区位和气候条件
二、以丘陵山地为主的地质地形
三、以西江为主干延伸的江河水系
四、丰富的物产资源
第二节 清代广西城市发展的人文地理环境
一、富于民族特色的人口风俗
二、落后的交通条件与经济形态
三、复杂多变的社会矛盾冲突
四、源远流长的城市发展历史
第二章 清代广西城市发展的综合考察
第一节 清代广西城市演化的时空轨迹
一、历时性考察:清代广西城市演化的纵向阶段波动
二、共时性透视:清代广西城市发展的横向地域差异
第二节 清代广西区域城市体系的发展
一、清代广西城市行政等级体系的演化
二、清代广西城市经济网络体系的发展
第三节 清代广西不同类型城市的发展
一、省会城市桂林的发展
二、约开商埠梧州的发展
三、自开商埠南宁的发展
第三章 清代广西城市经济的发展
第一节 清代工商移民与广西城市经济的开发
一、商人迁移与清代广西城市商业经济成长
二、工商业人口流动与清代广西城市手工业经济的发展
第二节 清代广西城市对外经济交往的扩展
一、清中前期朝贡贸易体系下的广西城市对外经济交往
二、晚清开埠通商与广西城市对外贸易的发展
第三节 清代广西城市经济的运行秩序
一、官方机构对清代广西城市经济运行的影响
二、商人组织对清代广西城市经济运行的调控
三、欧美资本主义侵略势力与晚清广西城市经济的运行
第四章 清代广西城市社会的演进
第一节 清代广西城市社会管理的变革
一、清代广西城市社会安全管理
二、清代广西城市社会保障管理
第二节 清代广西城市社会组织的变迁
一、经济性组织的演变
二、政治性组织的变迁
三、文化类组织的革新
第三节 清代广西城市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清代广西城市居民日常物质消费生活的变革
二、清代广西城市居民娱乐社交活动的变化
第五章 清代广西城市文化的嬗变
第一节 清代广西城市教育事业的变革
一、清代广西城市教育理念和教育管理体制的转变
二、清代广西城市教育类型和教学内容的革新
三、教育变革与清代广西城市的发展
第二节 清代广西城市文化事业和文化意识的兴革
一、清代广西城市文化事业的兴递
二、清代广西城市文化意识的递嬗
第三节 清代广西城市文化的多元交汇
一、西江水道、湘桂走廊与清代广西城市文化的多元交汇
二、清代广西城市文化的个案比较:以桂林和南宁为中心
第六章 清代广西城市发展的社会效应与区域特征
第一节 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清代广西城市发展的社会效应
一、城市发展与清代广西乡村的市镇化进程:以桂东北地区为视域
二、城市发展与清代广西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结构的衍变
三、清代广西城市发展与中国西南边疆稳定
第二节 西南边疆城市发展的区域比较:清代广西城市发展的区域特征
一、沿江走向、因水而兴
二、桂、柳、邕、梧四大城市分区鼎立,全省首位性中心城市缺失
三、外来商人对广西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远大于本土商人
余论:清代广西城市发展的理论总结
一、依附发展与顿挫失衡:清代广西城市发展的历史总结
二、清代广西城市发展史:透视边疆城市发展理论的有力窗口
主要参考文献
一、历史文献
二、近人著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清代朝贡体制地位的再认识[J]. 祁美琴.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06(01)
[2]清代成都的市政建设[J]. 林成西. 中华文化论坛. 2005(04)
[3]南通近代城市规划建设历史研究系列之四:张謇及其城市规划思想[J]. 于海漪. 华中建筑. 2005(04)
[4]清代社会保障政策研究[J]. 王卫平,黄鸿山,康丽跃.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2005(04)
[5]清代以来广西城镇会馆分布考析[J]. 侯宣杰. 中国地方志. 2005(07)
[6]商人会馆与近代桂东北城镇的发展变迁[J]. 侯宣杰. 广西民族研究. 2005(02)
[7]清代四川城的形态与祠庙建筑空间格局[J]. 杨宇振. 华中建筑. 2005(01)
[8]民间宗教交往与近代广西民族地区城镇经济的发展[J]. 陈炜,侯宣杰.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05)
[9]近代梧州商贸中心地位的确立及其畸形繁荣的原因[J]. 覃主元.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5)
[10]论西南民族地区集贸市场的历史形成[J]. 万红. 贵州民族研究. 2004(03)
博士论文
[1]近代广西城镇商业网络与民族经济开发[D]. 陈炜.四川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口岸开放与近代广西乡村社会变迁[D]. 庞广仪.广西师范大学 2006
[2]近代广西城乡关系变迁研究[D]. 方连英.广西师范大学 2006
[3]近代梧州城市现代化的历史考察[D]. 史志刚.广西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7038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3703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