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地区传统村落滨水景观地域特色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18 20:18
随着“美丽乡村”工作的全面开展,作为村落景观重要组成部分的水系景观是目前村庄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存在淤塞填堵现象,景观视觉质量下降,受到污染,只有排洪、排污、水利灌溉等单一功能的村落水系是不能使村庄可持续发展的,更不用说变得美丽。在粤东的潮汕地区,传统村落众多,地域特色浓厚,但也存在村民环保意识薄弱、传统村落衰落的现象,基于上述现状,笔者针对潮汕地区传统村落滨水景观地域特色展开研究。本文调研了潮州、汕头、揭阳三市的二十四个传统村落,围绕滨水景观,初步全面总结其地域特色,并在传承传统理水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水景观营造技术,提出对传统村落滨水景观整治提升的技术策略,从而营造有地域特色的滨水空间。具体通过以下五个章节展开研究:第一章:阐述研究的背景、主要问题、目的及意义,界定研究范围、对象、相关概念,简要分析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动态,提出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第二章:对潮汕地区的历史沿革、地理特征、经济特征、城镇格局、文化景观进行宏观描述,再总结当前传统村落的现状特征及问题,最后对传统村落滨水景观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第三章: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尺度分析了潮汕地区水系的结构特征。第四章:总结分析...
【文章页数】:10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潮汕地区
1.4.2 传统村落
1.4.3 滨水景观
1.4.4 地域特色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1.5.1 国内相关研究动态
1.5.2 国外相关研究动态
1.6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潮汕地区传统村落滨水景观的基础研究
2.1 潮汕地区地域概况
2.1.1 历史沿革
2.1.2 地理特征
2.1.3 经济特征
2.1.4 城镇格局
2.1.5 文化景观
2.2 潮汕地区传统村落现状认识
2.2.1 现状特征
2.2.2 现状问题
2.3 潮汕地区传统村落滨水景观现状认识
2.3.1 村落与水的关系
2.3.2 当前存在问题的梳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潮汕地区传统村落水系特征研究
3.1 潮汕地区水系格局
3.1.1 水系格局
3.1.2 水系流态
3.2 潮汕地区流域水系特点
3.2.1 水系形态
3.2.2 景观感受
3.3 潮汕地区传统村落水系特征
3.3.1 点、块状
3.3.2 线状、带状
3.3.3 树枝状、网状
3.4 水系特征与滨水景观的关系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潮汕地区传统村落滨水景观地域特色研究
4.1 滨水景观地域特色根源探寻
4.1.1 地理因素
4.1.2 人文因素
4.2 村落理水特色
4.2.1 建筑内部理水——天井汇水流出
4.2.2 村落内部理水——村道两侧设置排水渠
4.2.3 聚落格局理水——利用高差,排向月池或连片的池塘
4.3 滨水布局特色
4.3.1 溪流型滨水空间布局
4.3.2 月池型滨水空间布局
4.3.3 池塘型滨水空间布局
4.3.4 村口、桥头型滨水空间布局
4.4 空间形态特色
4.4.1 驳岸形态
4.4.2 水岸建筑
4.4.3 滨水构筑物
4.4.4 游园广场
4.5 滨水植被特色
4.6 地域材料特色
4.7 滨水活动特色
4.8 地域特色总结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潮汕地区传统村落当代滨水景观空间营造探讨
5.1 潮汕地区传统村落理水探讨
5.1.1 传统理水经验的传承与革新
5.1.2“四位一体”综合治理手法
5.2 传统村落滨水空间活化的思考
5.2.1 设计方法
5.2.2 设计理念
5.2.3 设计要素
5.2.4 设计思路
5.2.5 思考总结
5.3 普宁鸣岗村文溪河滨水空间营造案例
5.3.1 村落概况
5.3.2 文溪河认识
5.3.3 整治策略
5.3.4 案例小结
5.4 普宁林惠山村中心广场滨水空间营造案例
5.4.1 村落情况
5.4.2 中心广场情况
5.4.3 提升思路
5.4.4 案例小结
5.5 普宁登峰村月池滨水空间营造案例
5.5.1 村落情况
5.5.2 月池现状
5.5.3 提升思路
5.5.4 案例小结
5.6 本章小结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古代城市理水与海绵城市理论相关性探析[J]. 吴伟东,戚余蓉,田立臣.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6(12)
[2]传统村落的理水生态智慧——以江西钓源古村为例[J]. 王忙忙,王瑞.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6)
[3]基于同城化视角的汕潮揭城镇群规划研究[J]. 李宏志,蔡穗虹,姚苑平. 现代城市研究. 2015(11)
[4]东林村水系的低碳传统营造智慧研究[J]. 林琳,陆琦. 小城镇建设. 2015(11)
[5]岭南活水——珠江三角洲水系景观地域特色探源[J]. 许自力,黄铎. 南方建筑. 2015(03)
[6]汕潮揭同城化视野下构建汕头现代化交通体系探究[J]. 郑良泽. 岭南学刊. 2013(04)
[7]古村落的文化解读及其文化意象塑造[J]. 朱创鑫. 山西建筑. 2010(19)
[8]植物在潮汕民俗中的应用及其文化审视[J]. 陈友义.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04)
博士论文
[1]乡村生态体验旅游开发研究[D]. 郑辽吉.东北师范大学 2013
[2]珠三角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现实困境与对策[D]. 罗瑜斌.华南理工大学 2010
[3]中国传统风景园林桥设计理法研究[D]. 马辉.北京林业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潮汕地区乡村聚落形态现代演变研究[D]. 卓晓岚.华南理工大学 2015
[2]潮州龙湖古寨的文化研究[D]. 连穗虹.华中师范大学 2015
[3]基于“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滨水景观设计研究[D]. 郝林璐.昆明理工大学 2015
[4]以乡村旅游为导向的村庄规划策略研究[D]. 陶涛.浙江大学 2014
[5]美好乡村景观城市设计研究[D]. 史瑞.安徽建筑大学 2014
[6]乡村旅游背景下的传统村镇滨水景观设计研究[D]. 苟倩.重庆大学 2014
[7]小城镇滨水景观深生态设计研究[D]. 熊亚男.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4
[8]珠三角历史桥梁的调查与研究[D]. 蒙子伟.广东工业大学 2013
[9]长沙农村社区滨水景观设计研究[D]. 周笑.湖南工业大学 2013
[10]基于“3R”理念的小城镇滨水景观设计方法研究[D]. 辛明浩.华中科技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722696
【文章页数】:10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潮汕地区
1.4.2 传统村落
1.4.3 滨水景观
1.4.4 地域特色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1.5.1 国内相关研究动态
1.5.2 国外相关研究动态
1.6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潮汕地区传统村落滨水景观的基础研究
2.1 潮汕地区地域概况
2.1.1 历史沿革
2.1.2 地理特征
2.1.3 经济特征
2.1.4 城镇格局
2.1.5 文化景观
2.2 潮汕地区传统村落现状认识
2.2.1 现状特征
2.2.2 现状问题
2.3 潮汕地区传统村落滨水景观现状认识
2.3.1 村落与水的关系
2.3.2 当前存在问题的梳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潮汕地区传统村落水系特征研究
3.1 潮汕地区水系格局
3.1.1 水系格局
3.1.2 水系流态
3.2 潮汕地区流域水系特点
3.2.1 水系形态
3.2.2 景观感受
3.3 潮汕地区传统村落水系特征
3.3.1 点、块状
3.3.2 线状、带状
3.3.3 树枝状、网状
3.4 水系特征与滨水景观的关系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潮汕地区传统村落滨水景观地域特色研究
4.1 滨水景观地域特色根源探寻
4.1.1 地理因素
4.1.2 人文因素
4.2 村落理水特色
4.2.1 建筑内部理水——天井汇水流出
4.2.2 村落内部理水——村道两侧设置排水渠
4.2.3 聚落格局理水——利用高差,排向月池或连片的池塘
4.3 滨水布局特色
4.3.1 溪流型滨水空间布局
4.3.2 月池型滨水空间布局
4.3.3 池塘型滨水空间布局
4.3.4 村口、桥头型滨水空间布局
4.4 空间形态特色
4.4.1 驳岸形态
4.4.2 水岸建筑
4.4.3 滨水构筑物
4.4.4 游园广场
4.5 滨水植被特色
4.6 地域材料特色
4.7 滨水活动特色
4.8 地域特色总结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潮汕地区传统村落当代滨水景观空间营造探讨
5.1 潮汕地区传统村落理水探讨
5.1.1 传统理水经验的传承与革新
5.1.2“四位一体”综合治理手法
5.2 传统村落滨水空间活化的思考
5.2.1 设计方法
5.2.2 设计理念
5.2.3 设计要素
5.2.4 设计思路
5.2.5 思考总结
5.3 普宁鸣岗村文溪河滨水空间营造案例
5.3.1 村落概况
5.3.2 文溪河认识
5.3.3 整治策略
5.3.4 案例小结
5.4 普宁林惠山村中心广场滨水空间营造案例
5.4.1 村落情况
5.4.2 中心广场情况
5.4.3 提升思路
5.4.4 案例小结
5.5 普宁登峰村月池滨水空间营造案例
5.5.1 村落情况
5.5.2 月池现状
5.5.3 提升思路
5.5.4 案例小结
5.6 本章小结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古代城市理水与海绵城市理论相关性探析[J]. 吴伟东,戚余蓉,田立臣.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6(12)
[2]传统村落的理水生态智慧——以江西钓源古村为例[J]. 王忙忙,王瑞.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6)
[3]基于同城化视角的汕潮揭城镇群规划研究[J]. 李宏志,蔡穗虹,姚苑平. 现代城市研究. 2015(11)
[4]东林村水系的低碳传统营造智慧研究[J]. 林琳,陆琦. 小城镇建设. 2015(11)
[5]岭南活水——珠江三角洲水系景观地域特色探源[J]. 许自力,黄铎. 南方建筑. 2015(03)
[6]汕潮揭同城化视野下构建汕头现代化交通体系探究[J]. 郑良泽. 岭南学刊. 2013(04)
[7]古村落的文化解读及其文化意象塑造[J]. 朱创鑫. 山西建筑. 2010(19)
[8]植物在潮汕民俗中的应用及其文化审视[J]. 陈友义.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04)
博士论文
[1]乡村生态体验旅游开发研究[D]. 郑辽吉.东北师范大学 2013
[2]珠三角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现实困境与对策[D]. 罗瑜斌.华南理工大学 2010
[3]中国传统风景园林桥设计理法研究[D]. 马辉.北京林业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潮汕地区乡村聚落形态现代演变研究[D]. 卓晓岚.华南理工大学 2015
[2]潮州龙湖古寨的文化研究[D]. 连穗虹.华中师范大学 2015
[3]基于“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滨水景观设计研究[D]. 郝林璐.昆明理工大学 2015
[4]以乡村旅游为导向的村庄规划策略研究[D]. 陶涛.浙江大学 2014
[5]美好乡村景观城市设计研究[D]. 史瑞.安徽建筑大学 2014
[6]乡村旅游背景下的传统村镇滨水景观设计研究[D]. 苟倩.重庆大学 2014
[7]小城镇滨水景观深生态设计研究[D]. 熊亚男.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4
[8]珠三角历史桥梁的调查与研究[D]. 蒙子伟.广东工业大学 2013
[9]长沙农村社区滨水景观设计研究[D]. 周笑.湖南工业大学 2013
[10]基于“3R”理念的小城镇滨水景观设计方法研究[D]. 辛明浩.华中科技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7226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3722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