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山地住宅小区建筑设计适宜性策略研究 ——以天地源重庆项目为例

发布时间:2023-01-04 18:39
  我国的山地地貌丰富,山地面积超过了全国陆地面积的69%,山地城镇在全国达到了50%。山地城市的建设,因为地形地貌起伏复杂、自然环境丰富多样,其在功能布局、交通组织、环境塑造等方面应考虑的因素也较平地城市更为复杂,从山地适宜性角度出发进行的建筑创作,因特殊地理符号而使设计结果区别于其它地区,也造就了山地城市建筑的丰富性、趣味性和多样性。城市居住用地的建设已然成为决定城市形象、人居环境空间品质的重要组成。而山地城市的居住区建设在营造良好人居环境的同时,通过与地域环境的融合、通过对历史文脉的传承,通过建筑与地形地貌的对话,通过融入全寿命周期的自然环境保护意识,全方位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协调统一,营造了舒适绿色的人居环境,塑造了山地城市富有个性的风貌。本文以作者负责设计管理的重庆项目为例,从适宜性的角度出发,探讨山地城市建筑与环境的互动关系,以住宅建筑为研究对象,探讨在打造人居环境空间品质的设计活动中,如何实现对当地山地地形改造的适宜性设计。重庆是我国典型的山地城市,地形地貌丰富多样,气候特征鲜明,文化历史悠久,当地建筑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并逐渐形成了当地特有的山地建筑文化。本文以天地源公司开... 

【文章页数】:1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山地与山地城市
        1.1.2 我国山地建筑现状
        1.1.3 山地城市住宅建筑的特点
        1.1.4 研究项目背景
    1.2 研究的范围、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范围
        1.2.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相关概念
        1.3.1 山地、山地城市及山地城市设计
        1.3.2 山地建筑典型特征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调研法
        1.5.2 专业交流
        1.5.3 案例剖析
2 山地城市住宅设计概述
    2.1 山地建筑的特点
        2.1.1 山地地形影响下的土地开发
        2.1.2 交通出行特点
        2.1.3 建筑处理手法特点
        2.1.4 景观环境特点
    2.2 山地城市住宅设计特点
        2.2.1 设计理念基础:对原有环境的融合和文化的传承
        2.2.2 设计思路要点:尊重原有地形地貌和自然环境
        2.2.3 设计方案落实:分析价值排序确定具体排布
    2.3 山地城市住宅设计原则
        2.3.1 因地制宜原则
        2.3.2 生态环境保护优先原则
        2.3.3 规划设计应与区域整体相协调的原则
    2.4 重庆传统建筑设计策略及启示
    2.5 小结
3 天地源重庆水墨江山住宅小区设计概述
    3.1 重庆的自然生态与人文特色
        3.1.1 自然生态
        3.1.2 人文特征
    3.2 重庆山地城市环境与建筑设计
        3.2.1 山地环境影响下的规划布局特点
        3.2.2 山地环境影响下的建筑形态特点
        3.2.3 文化环境影响下的建筑特点
        3.2.4 山地环境影响下的住宅设计特点
    3.3 水墨江山住宅小区项目概况
        3.3.1 区位及交通
        3.3.2 用地及上位规划
        3.3.3 场地地形地貌及现状
        3.3.4 市政公用设施配套
        3.3.5 场地微气候特征
        3.3.6 场地文化表现特征
    3.4 设计目标与理念
        3.4.1 设计目标
        3.4.2 设计理念
    3.5 小结
4 适应山地地形的建筑设计策略
    4.1 地形适应性设计策略
    4.2 基于地形适应性的规划设计研究
        4.2.1 规划总平面推演
        4.2.2 功能分区
        4.2.3 建筑布局
    4.3 基于地形适应性的竖向设计研究
        4.3.1 竖向设计原则
        4.3.2 竖向设计策略
        4.3.3 竖向设计方案
    4.4 建筑设计分析
        4.4.1 建筑设计的影响因素
        4.4.2 设计理念及风格定位
        4.4.3 建筑单体竖向交通设计
    4.5 景观设计分析
        4.5.1 环境景观设计理念
        4.5.2 环境景观设计思路
    4.6 交通组织分析
        4.6.1 交通组织规划设计原则与策略
        4.6.2 交通组织中的无障碍设计
        4.6.3 交通组织中的消防车道及扑救场地设计
    4.7 小结
5 适宜当地气候的建筑设计策略
    5.1 重庆当地气候特征及建筑设计应对气候的要点
    5.2 重庆传统建筑的被动式气候策略及启示
        5.2.1 被动适应气候的典型建筑表现
        5.2.2 被动适应气候的典型构造形态
    5.3 改善风环境的设计策略
        5.3.1 顺应山地微气候的规划布局
        5.3.2 利于通风隔热的建筑形态
    5.4 改善光环境的设计策略
        5.4.1 利于户内光环境的总体规划
        5.4.2 利于户内光环境的建筑单体设计
        5.4.3 有效改善光环境的建筑构造措施
    5.5 利于节能的绿色建筑设计策略
    5.6 小结
6 尊重和传承地域文化的建筑设计策略
    6.1 地域文化对建筑创作的影响
        6.1.1 地域心理
        6.1.2 建筑色彩
        6.1.3 建筑材料与技术构造
    6.2 重庆当代建筑文化表现
        6.2.1 影射山水环境
        6.2.2 隐喻自然元素
        6.2.3 当地的记忆色彩
        6.2.4 对民俗特征的外在表达
    6.3 文化适宜性策略
    6.4 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6.5 小结
7 基于适宜性策略研究的设计成果
    7.1 规划设计方案
    7.2 景观设计成果
    7.3 建筑单体平面设计
    7.4 建筑单体立面设计
        7.4.1 新中式建筑立面风格表达
        7.4.2 地域文化的演绎与创新
    7.5 防火设计
        7.5.1 总体规划防火设计
        7.5.2 建筑单体防火设计
    7.6 无障碍设计
    7.7 气候适宜性设计——绿色建筑设计节选
        7.7.1 总平面绿色建筑设计
        7.7.2 绿色建筑技术应用
        7.7.3 室内通风模拟
        7.7.4 室内光环境设计
    7.8 小结
8 结论
    8.1 结论
    8.2 思考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目录
表目录
附录 A:室内自然通风模拟分析报告
    1.室内风环境评价标准
    2.模拟计算参数
    3.模拟结果
        3.1 夏季模拟结果及分析
        3.2 冬季模拟结果及分析
    4.结论
附录 B:绿色建筑室内光环境与视野综合计算分析报告
    1.规范标准参考依据:
    2.建筑概况
        2.1 基本信息
        2.2 层高汇总表
        2.3 全楼外窗(包括透明幕墙)、外墙面积汇总表
        2.4 建筑轴测图
    3.指标要求
    4.模拟概述
        4.1 分析软件
        4.2 参数设置
    5.模拟分析
        5.1 模拟条件
        5.2 模拟结果
            5.2.1 窗地面积比
            5.2.2 采光系数统计
    6.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山地与滨水建筑浅论[J]. 齐康.  建筑与文化. 2019(04)
[2]重庆市北碚区土地利用转型及生态环境效应[J]. 何青泽,谢德体,王三,阎建忠,陈林.  水土保持研究. 2019(02)
[3]坡地建筑结构设计浅析[J]. 陈卫发.  江西建材. 2019(02)
[4]巴渝传统民居建造智慧对当代绿色建筑发展的启示[J]. 赵辉,杨元华,陈进东.  重庆建筑. 2019(02)
[5]探析西方现代建筑材料观念脉络[J]. 黄瑜.  建筑与文化. 2019(02)
[6]四川藏区民居研究历程述论[J]. 田凯,陈颖.  中国名城. 2019(02)
[7]城市重点地区的空间使用及其特色认知分析——以重庆渝中半岛为例[J]. 雷晓亮,杜春兰.  建筑与文化. 2019(01)
[8]试析城市建设中的建筑设计原则[J]. 黄伟春.  建材与装饰. 2018(52)
[9]基于城市大视角的建筑符号——重庆市川剧艺术中心设计[J]. 梁鼎森,梁路,许景峰.  重庆建筑. 2018(12)
[10]从建筑师视角走向使用者视角的地域主义[J]. 袁丹龙.  新建筑. 2018(06)

博士论文
[1]一种面对真实场地的设计方法[D]. 曾颖.中国美术学院 2018
[2]基于原型思想的建筑空间创作观[D]. 刘洋.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
[3]建筑通感研究—一种建筑创造性思维的提出与建构[D]. 来嘉隆.东南大学 2017
[4]都市语境中的建筑纪念性研究[D]. 吴中平.华南理工大学 2016
[5]西南山地城市空间适灾理论与方法研究[D]. 李云燕.重庆大学 2014
[6]建构语境下当代中国建筑中传统材料的使用策略研究[D]. 郑小东.清华大学 2012
[7]现代建筑运动的地域性拓展[D]. 王育林.天津大学 2005
[8]重庆地区建筑创作的地域性研究[D]. 卢峰.重庆大学 2004
[9]中国西南地域建筑文化研究[D]. 杨宇振.重庆大学 2002
[10]广义建筑类型学研究[D]. 汪丽君.天津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嘉陵江流域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研究[D]. 王光伟.重庆大学 2017
[2]现象学于旧建筑更新中“新旧”共生模式设计探究[D]. 张龑池.大连理工大学 2015
[3]山地城市高密度发展下城市公共空间优化研究[D]. 宁一瑄.重庆大学 2015
[4]当代重庆本土建筑设计策略研究[D]. 瓮少彬.重庆大学 2013
[5]山地城市住宅建设项目交通影响分析[D]. 郭春侠.重庆交通大学 2011
[6]黄山风景区山地建筑设计体量控制研究[D]. 赵玫.清华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7277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37277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a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