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指的想象”—多重影像中的西藏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26 21:04
当今社会,视觉文化转向已经成为一个难以回避的现实,在“看”与“被看”的时空交织中,越来越不能忽视的是视觉性文本对社会的建构作用,影像对地域的“想象”便是其中最突出的表现之一。西藏,作为中国乃至世界集民族、宗教和文化等因素于一体所呈现出来的最独特的地域面貌,在吸引无数人不同程度的关注时,也一直被许多个人或群体运用不同的媒介予以“想象”,特别是导演拍摄的视觉性文本影像。 然而奇怪的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影像中的西藏地域“想象”一直被西方导演所垄断。建国后,汉族导演虽然对我国少数民族题材影像特别是藏族题材影像做过大量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但发展至今,与西方拍摄有关西藏的影像相比,不论是在数量还是在影响力上,都明显处于劣势,这便形成了一个令人尴尬的影像文化生存现状,即作为中国的西藏,却更多的是被西方人进行着属于他们自己的言说,中国关于西藏的影像,在国际舞台上经常陷入一种失语或少语的处境。同样引人深思的是,影像中的西藏大多由中国汉族导演和西方导演所拍摄,藏族导演直到2003年才出现,开始着自己家乡的影像记录,但成员极少,声音略显孤独,力量也趋于微弱。 纵观现有关于西藏地域影像的演变,不难发现其与中西...
【文章页数】:9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意义和价值
二、研究视角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
五、文章架构
第一章 多元化的西藏——汉族导演与影像中的西藏
第一节 旧西藏与蓬勃的西藏
一、在历史与政治之间:旧西藏与新西藏
二、发展中的西藏:意识形态的内隐与家国的认同
三、西藏的现代化:空间的流动与边疆的建设
第二节 民族的大团结与西方的“野蛮人”
一、认同的西藏:藏族与汉族的“心连心”叙事
二、信教的西藏:伪善与虔诚的双重书写
三、抗争的西藏——外国人在西藏影像中的身份建构
第三节 唯美与焦虑:影像中西藏自然人文景观的双重书写
一、唯美的西藏:自然人文景观的美丽镜像
二、焦虑的西藏:西藏人的生存与生态的危机
小结
第二章 自我言说的西藏——藏族人影像记录家乡的尝试
第一节 时代变迁中西藏的变与不变
一、不老的延续:民族文化精神的内核
二、现实的演变:难以抗拒的时代潮流
第二节 藏族导演群像:基于民族文化身份的考察
小结
第三章 “异化”的西藏——西方影像中的西藏
第一节 “他者”想象:神秘的“香格里拉”与“问题”的西藏
一、神秘的“香格里拉”:西藏情结的视觉表征
二、“问题”的西藏——介于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叙事
第二节 深层解读:文化、意识形态的双重渗透
小结
第四章 地域、影像与文化身份——中外影像中西藏地域“想象”比较
第一节 “我们”的表述与“我”的表述——中国影像中西藏的双重“想象”
第二节 “他们”的表述——西方话语的关注与越界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国内外有关西藏的影像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本文编号:3771729
【文章页数】:9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意义和价值
二、研究视角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
五、文章架构
第一章 多元化的西藏——汉族导演与影像中的西藏
第一节 旧西藏与蓬勃的西藏
一、在历史与政治之间:旧西藏与新西藏
二、发展中的西藏:意识形态的内隐与家国的认同
三、西藏的现代化:空间的流动与边疆的建设
第二节 民族的大团结与西方的“野蛮人”
一、认同的西藏:藏族与汉族的“心连心”叙事
二、信教的西藏:伪善与虔诚的双重书写
三、抗争的西藏——外国人在西藏影像中的身份建构
第三节 唯美与焦虑:影像中西藏自然人文景观的双重书写
一、唯美的西藏:自然人文景观的美丽镜像
二、焦虑的西藏:西藏人的生存与生态的危机
小结
第二章 自我言说的西藏——藏族人影像记录家乡的尝试
第一节 时代变迁中西藏的变与不变
一、不老的延续:民族文化精神的内核
二、现实的演变:难以抗拒的时代潮流
第二节 藏族导演群像:基于民族文化身份的考察
小结
第三章 “异化”的西藏——西方影像中的西藏
第一节 “他者”想象:神秘的“香格里拉”与“问题”的西藏
一、神秘的“香格里拉”:西藏情结的视觉表征
二、“问题”的西藏——介于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叙事
第二节 深层解读:文化、意识形态的双重渗透
小结
第四章 地域、影像与文化身份——中外影像中西藏地域“想象”比较
第一节 “我们”的表述与“我”的表述——中国影像中西藏的双重“想象”
第二节 “他们”的表述——西方话语的关注与越界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国内外有关西藏的影像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本文编号:37717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3771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