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异地同名”现象与地名流动的初步考察
发布时间:2024-12-01 01:38
"异地同名"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地点之间地名完全相同的情况,这种现象在先秦时期非常普遍,其成因也具有多元性。具体而言,除地名用字的偶合外,地名的通名属性、时人的表述习惯及更改地名的构词形式,都有可能导致地名重名问题。此外,古代族群的迁徙活动通常也是造成"异地同名"的重要因素,其具体机制即表现为"地随族迁"。战国中后期至秦汉时期,地名已经成为国家行政区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沿革与演变基本是在政治因素主导下完成的。尽管这一阶段地名的空间流动依然存在,但总的趋势是随着国家疆域的扩张而向外迁移,上述现象当与中央集权王朝推行"大一统"举措密不可分。
【文章页数】:14 页
【文章目录】:
一商周“异地同名”现象释例
1.因地名的通名属性而致重名
2.因时人的表述习惯而致重名
3.因更改构词形式而致重名
二“地随族迁”:早期“异地同名”现象的重要成因
三“张大一统”:地名空间流动机制的变迁
1.九原
2.苍梧
3.豫章
4.朝鲜
5.大夏
6.瓜州
7.流沙
8.三危
9.昆吾
四结语
本文编号:4013343
【文章页数】:14 页
【文章目录】:
一商周“异地同名”现象释例
1.因地名的通名属性而致重名
2.因时人的表述习惯而致重名
3.因更改构词形式而致重名
二“地随族迁”:早期“异地同名”现象的重要成因
三“张大一统”:地名空间流动机制的变迁
1.九原
2.苍梧
3.豫章
4.朝鲜
5.大夏
6.瓜州
7.流沙
8.三危
9.昆吾
四结语
本文编号:40133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4013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