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技术、经济与景观过程 ——清至民国年间的河南农业

发布时间:2025-01-04 00:24
  一定环境条件下的传统农业是一个具有区域特点的“全景式”过程,这一过程不仅有技术组合的调整,也有经济方式的变革。一直以来,历史农业地理学的研究大多以农业地理的叙述框架,对特定历史时段某一区域的农业地理构成诸要素及区域农业面貌进行全景式描述,以此考察历史时期的农业人地关系。然而,农业生产的任何单独要素都不足以反映生产的全貌及相应的人地关系。农业生产各要素只有作为整体置于特定的人地关系与环境条件下进行考察,才能有符合一般事实的认识。较为成熟的历史农业技术地理学的研究一般以农业技术为中心概念对环境与农业技术的关系作进行讨论,探讨复杂环境中农业技术选择机制。景观分析是一个合适的视角,本文力求通过重构传统农业景观过程及其特征来探讨其背后的诸多关系。文化景观是生产活动的结果,景观过程有其内在机制。本文以清至民国年间河南地区的农业景观过程为主题,将历史农业地理的人地关系问题置于特定历史时期与特定地域的场景之下,以整体视角分析技术组合与经济方式变革对景观过程的决定作用,藉此在重新发现特定人地关系与环境条件下技术组合形式的基础上,透视传统农业技术自身内在的适应模式。景观过程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与人地关系条件下有...

【文章页数】:30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与文献综述
    三、主要研究内容与重点难点
    四、基本思路与创新点
第一章 人地矛盾与景观阶段性
    一、地理环境及其区域差异
        (一) 地理环境的总体特点
        (二) 地理环境的区域差异
    二、人地关系的阶段性与景观过程性
        (一) 人口与耕地恢复
        (二) 人口的持续增长与耕地增长的停滞
    三、景观过程的阶段性特征
        (一) 前期:生产恢复与作物景观
        (二) 中期:技术调整与作物景观变化
        (三) 后期:农业危机与经济方式的调整
    小结
第二章 技术效率与集约化趋势的评价
    一、技术效率的评价
    二、集约化的趋势
    三、技术类型的时空特征
    小结
第三章 作物组合:景观过程的转变
    一、技术实现方式的调整:农作制与作物组合
        (一) 农作制的调整
        (二) 作物组合的变化趋势
    二、新作物的适应过程:外部因素的介入
        (一) 自然选择的路径:玉米
        (二) 自觉选择的用途:甘薯
    三、粮食作物组合的多样性:景观过程的空间差异
        (一) 豫北作物组合
        (二) 豫西作物组合
        (三) 豫东作物组合
        (四) 南阳作物组合
        (五) 豫南作物组合
    小结
第四章 作为景观内生要素的农田水利:空间差异与形式表达
    一、豫北水利的空间过程
        (一) 丹沁水利
        (二) 漳洹水利
        (三) 引泉水利
    二、豫西水利的变化趋势
        (一) 清代中期之前的修浚及其空间特点
        (二) 清后期的小型化趋势
    三、豫东水利的特点与趋势
        (一) 水患与水利形式的特点
        (二) 水利修浚与趋势
    四、南阳水利的变化趋势
        (一) 水利修浚与水利形式的变化
        (二) 水利衰退及其影响
    五、豫南水利的变化趋势
        (一) 水利修浚与空间特点
        (二) 水利衰退与管理
    小结
第五章 经济方式的变革与景观过程
    一、粮食作物的结构分化与商品化
    二、“经济作物”的扩展
        (一) 棉花与经营方式转变
        (二) 烟草与多样化的选择
    三、农作物商品化的区域差异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图1. 清中期河南主要水利分布图
附图2. 清晚期主要粮食作物分布图
附图3. 清后期主要经济作物分布图
后记



本文编号:40226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40226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a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