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南宋两浙西路府州级城市行政区划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8 13:08

  本文关键词:南宋两浙西路府州级城市行政区划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选取南宋的嘉兴、湖州二城为个案,运用城市历史形态学的研究方法,通过由今及古的溯源法展开深入、细致的文献考证与图上复原;并以平江、建德、镇江、常州等城为断代研究对象,以展现南宋两浙西路府州级城市的城市行政区划概貌,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为对元代嘉兴、湖州罗城的拆毁及重建的考证及对宋代罗城的复原。嘉兴元末明初新筑之城在因循宋城旧基的基础上削其一角,湖州亦与之相似,将原本阔大的城郭内缩,以达到在筑城时省工省时且利于防守的目的。第二章为南宋嘉兴城内行政管理区划的复原研究。通过城市历史平面空间复原图及历代相关史料记载,详细考证复原出明、清两代嘉兴城内的街巷及坊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观察宋、元及明代前期的“坊”的实际形态,认为以《至元嘉禾志》为代表的宋元坊的史料系统中的“坊”实即巷弄和牌坊的混称。城内明、清时期的坊区应由宋代的“界”区改设而来,宋代嘉兴的城市管理除了承担治安、巡警等职责的厢区之外,亦呈现出由附郭嘉兴县管辖的乡、界、坊(巷)三级结构。第三章提出《永乐大典》辑本《嘉泰吴兴志》卷二《坊巷·州治》全文为清人错辑明初《吴兴续志》之文;在此资料批判的基础上,可以确认南宋后期城中的“坊”的实际形态,应为街口树有牌坊的街巷;同时,由明、清回溯复原宋代湖州城“界”的分布与区划,可以确认湖州城的“界”并非“坊”的别称,实即城中之“里”,是附郭乡的赋役征发基本单位和“厢”的警巡消防基层区划。第四章为南宋两浙西路其他府州治所城市的断代研究。利用《平江图》、《建德府内外城图》及方志资料,复原出平江府城及建德府城的管理区划和坊的形态,认为坊往往集中分布于城市大市一带,宋代平江城既承袭了唐代的乡坊制,又分置厢区主管巡警消防等职。并揭示出上述四城与嘉兴、湖州具有相类似的双重城市管理体系。本文认为:与学界普遍认为的“厢坊制”不同,南宋两浙西路府州治所城市的管理区划一般分为三级,第一级为隶属于附郭县的在城乡(有虚有实)或坊区以及隶属于兵马钤辖或兵马都监的厢区,第二级一般为乡(或附郭县)、厢管辖的里级区划(界、里、井等),第三级为基层的坊巷街道。这种双重行政区划,应视为宋代分割地方权力的重要措施之一,即司法权和财政权归附郭县,军事指挥权归兵马钤辖或兵马都监。
【关键词】:南宋 两浙西路 城市行政区划 湖州 嘉兴 城市历史形态学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K245;K928.6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10
  • 绪论10-18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10
  • 二、研究方法及内容10-14
  • 三、研究对象14-15
  • 四、具体操作15-18
  • 第一章 宋代嘉兴、湖州罗城的考证及平面空间复原18-32
  • 一、宋至明初的筑城简史18-21
  • (一)宋代嘉兴罗城建筑史略考18-19
  • (二)元末及明初的城墙重筑19-21
  • 二、元明之际嘉兴城垣的变化21-23
  • (一)新城墙的缩建现象21-22
  • (二)所谓“九里十三步”22-23
  • 三、元代前后嘉兴城垣的形态变化23-27
  • 四、宋元时期湖州城的罗城27-31
  • (一)元代湖州城的拆毁与重建27-28
  • (二)新旧罗城的形态变化28-31
  • 五、本章小结31-32
  • 第二章 南宋嘉兴城的行政区划32-52
  • 一、研究方法简述与图文资料略评32-35
  • (一)嘉兴城市历史形态学复原方法32
  • (二)嘉兴坊巷研究的图文资料概况32-35
  • 二、明、清两代嘉兴府城内的坊区35-41
  • (一)城内坊区位置的信息整合35-37
  • (二)城内坊区考证与复原37-41
  • 三、嘉兴城宋、元时的“坊”与“乡”“界”41-50
  • (一)宋、元时期嘉兴城内坊名的空间分布41-43
  • (二)宋代嘉兴城的大市官街43-45
  • (三)南宋嘉兴城内“坊”的实指45-48
  • (四)宋代嘉兴城内的乡和界48-50
  • 四、本章小结50-52
  • 第三章 南宋湖州城的行政区划52-69
  • 一、明清时期湖州城的“界”的辖区52-57
  • 二、宋代湖州城“坊”与“界”的考证复原57-67
  • (一)《大典》辑本《嘉泰吴兴志》之《坊巷·州治》篇考辨57-60
  • (二)明初重建之坊的复原60-64
  • (三)飞英塔铭文所见宋代湖州城的界64-67
  • 三、本章小结67-69
  • 第四章 其他府州治所城市行政区划概况别议69-82
  • 一、平江府城中的坊与乡69-76
  • (一)《平江图》所见南宋平江城中“坊”的形态与分布69-72
  • (二)平江府城的在城乡72-76
  • 二、南宋建德府城的乡、厢、井、坊76-79
  • 三、镇江府、常州城之厢坊概观79-82
  • 余论82-85
  • 参考文献85-90
  • 附录90-93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93-95
  • 致谢95-9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温海清;;“万户路”、“千户州”——蒙古千户百户制度与华北路府州郡体制[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2 傅林祥;;元代的录事司与路府州司县序列[J];历史地理;2013年00期

3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来亚文;南宋两浙西路府州级城市行政区划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南宋两浙西路府州级城市行政区划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25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4325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1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