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97地理学视角下的国内农村聚居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16-06-05 21:16

  本文关键词:地理学视角下的国内农村聚居研究综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人文地理;文章编号:1003-2398(2011)02-0;2011年第2期总第118期;地理学视角下的国内农村聚居研究综述;曾山山,周国华,肖国珍,彭佳捷;(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长沙41008;AREVIEWOFRURALSETTLEMENT;ZENGShan-shan,ZHOUGuo-hu;(Departmentofresourcesan;A

人文地理

文章编号:1003-2398(2011)02-0068-06

2011年第2期总第118期

地理学视角下的国内农村聚居研究综述

曾山山,周国华,肖国珍,彭佳捷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长沙410081)

AREVIEWOFRURALSETTLEMENTSFROMTHEPERSPECTIVEOFGEOGRAPHY

ZENGShan-shan,ZHOUGuo-hua,XIAOGuo-zhen,PENGJia-jie

(Departmentofresourcesandenvironmentscience,Hunannormaluniversity,Changsha410081,China)

Abstract:Asoneoftheimportantresearchcontentsofhumansettlements,ruralsettlementsincludesacertainamountofpopulationwhichiscloselyassociatedwithagriculturalproduction.Ruralsettlementshaveapro-cessofproduction,development,maturity,decline,rebirthandothercomplexdynamicfeaturesandspatialcharacteristics.Generationinruralsettlementsisadynamicprocesswhichisinfluencedbyvariousfactors,suchasthedevelopmentofahistorical,geographical,political,economic,cultural,ethnic,religious,scientif-ic,technological,policy,lifestyle,andphysicalawareness.Ruralsettlementsistheresultofinteractionbe-tweenruralresidentsandthesurroundingnature,economic,socialandculturalenvironment,whichincludespeople,society,architecture,naturalandsupportnetwork.Withthegovernmentissuingaseriesofpoliciesandmeasuressuchastheconstructionofnewcountryside,rurallandcirculation,urbanandruralharmonious,andnewruralcommunityconstruction,thestudyofruralsettlementsisdevelopedagainanddisplaysitsprac-ticalsignificanceandacademicvalue.Inthispaper,themainviewpointsonruralsettlements'location,mor-phology,scaleandlevel,function,evolutionmechanism,optimizingcontrol,typesanddistrictsaredescribedindetail,fromtheperspectiveofgeographyinrecenttenyears.Finally,theauthorspointouttheweaklinksofthebasictheoryandresearchcontents,theresearchmethodsandtechnicalandputforwardaresearchprospectoftheruralsettlements.Thispaperholdsthat,asanimportantsubjectofruralsettlementgeography,ruralsettlementsresearchshouldstandingeographicaldevelopmentalenvironment,andbaseonthenewhu-man-landrelationship,integratethetheoriesandmethodsofecology,economics,environmentalstudies,be-havioralscienceandsociology,andshouldsetupasymbiosisofhuman-land,co-ordinationofurbanandruraldevelopment,regionalcoordinationandharmonioussociety.Also,itshouldformharmoniesbetween"humanandnature","humandemandsandsettlementfunctions",and"urbanandruralsettlements"andfocusonset-tlementform,settlementstructure,settlementprocessandmechanism,aswellascomprehensivelystudyre-searchtheoriesandmethods,classificationanddevelopmentalprocessandmechanism.Keywords:ruralsettlements;rsearchsummary;Geography;domestic

提要:农村聚居是农村居民与周围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人类聚居学的重要研究内容。随着新农村建设、农村土地流转、城乡统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等政策与措施的相继出台,农村聚居研究日益凸显出重要的实践意义与学术价值。本文对近十年来国内地理学关于农村聚居区位、形态、规模与等级、功能组织、演变机理、优化调控以及聚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BJL033);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7JJ3086)

作者简介:曾山山(1986—),女,湖南常德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规划、区域经济与发展。

通讯作者:周国华(1965—),男,湖南娄底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评价与规划、城乡规划。E-mail:uuy828@163.com。收稿日期:2010-09-30;修订日期:2010-11-02

居类型与区划等研究内容的主要观点作了较详细的介绍,指出了地理学在农村聚居基础理论、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等方面的薄弱环节,并展望其未来的研究趋势。

关键词:农村聚居;研究综述;地理学;国内中图分类号:K901.8

文献标识码:A

68

HUMANGEOGRAPHYVol.26.No.22011/4

曾山山,周国华,肖国珍,彭佳捷:地理学视角下的国内农村聚居研究综述

目前,我国仍有7.1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53.4%)农村人口以及上百万个村落与集镇,农村聚居依然是我国人口主要的聚居形式。然而受重城轻乡思想的影响,我国乡村地理却长期滞后于城市地理发展。近年来,受我国“三农”问题以及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等国家重农政策的影响,学术界对乡村地理的研究明显升温—中国地理学会重组了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专业委员会;200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代码在地理学科下增列三级学科乡村地理学(D010204)地理学作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其综合研究和关注区域差异的独特学科视角,及其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社会与文化转向[1],足以使其成为最能支撑新农村建设决策的一门学科。在农村聚居研究迎来再次发展的机遇以及地理学支撑新农村建设决策功能日益显现的背景下,本文对国内地理学视角下的农村聚居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以期对国内正在复兴的农村聚居研究提供借鉴。人类聚居是一个内容十分宽泛的概念,由人(群)及其构成的社会,以及由自然(生态环境)或人工(建筑、基础设施支撑网络)元素构成的有形聚落及其周围环境两部分构成。据此,本文主要从聚居区位、形态、规模与等级、功能组织、空间演变、优化与调控、类型划分、景观生态等方面就国内农村聚居的研究进行综述。

于农村聚居空间形态的定量分析,近年来研究人员借助RS、GIS平台,采用斑块数、破碎度、临近度、平均斑块面积、斑块密度、斑块形状指数等景观分析指数,在定量分析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方面作了大量研究工作[8-12]。田光进(2002)等利用遥感与GIS分析了中国农村居民点规模分布特征及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时空特征[8]。王婷、周国华(2008)基于GIS平台与景观指数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了衡阳南岳区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特征[12]。关于农村聚居空间形态的类型划分,学者们一般倾向于利用聚散程度与几何形状双重属性来定义聚居空间形态。如王焕(2008)将苏南农村居民点空间形态模式定性划分为低密度块状、低密度点状、高密度点状、高密度条带状4种类型[13];樊尚新(2009)将陕南山区村庄形态分为线性聚集、放射状(枝状)聚集、面(块)聚集、点状分散等5种类型[14]。关于聚居空间形态的影响因素研究,地形地貌、土地质量与利用类型、生产方式、城镇化以及中心村庄规划、限制或扶持政策等政府行为因素均会对聚居形态的疏密及其几何形状产生重大的影响,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另一方面,学者们也开始注重聚居空间形态与其周边自然和社会人文条件双向作用机制的研究,即聚居空间形态不仅受周边自然与社会人文条件的影响,反过来也会对农村商业网点布局、基础与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土地利用方式、城镇化、环境治理与公共卫生等造成影响。譬如伍锡论(2008)认为离散的农村聚居点带来了企业分散、土地浪费、污染治理不力、乡村公共卫生问题等种种弊端[15]。1.3农村聚居单元规模与等级体系研究

基于地域空间结构理论,从宏观区域层面研究区域聚居单元规模及其等级体系一直是地理学研究的重点内容。从较大的区域尺度来讲,农村聚居单元的区位选择及其功能服务半径会导致其规模与空间分布存在一定的等级规律。关于聚居单元规模的研究,陈晓健等认为聚落腹地(聚落土地拥有量、耕作半径)由主体运输方式的时间距离决定,我国农村居民一般以步行运输方式为主,时间距离为15—30分钟,聚落半径约为1.5—5公里[16]。甄延临(2008)则指出村庄建设规模主要受人口规模、农村工业化及城乡住房供给制度、建设标准与管理等因素的影响[17]。关于农村聚居单元等级体系优化与规划的研究,学术界至少存在两种态度。一种是基于对土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与规模效益的考量,主张借鉴城市建设经验,大力提倡“迁村并点”、“居住集中”、“居民点整理”等规划思想。张京祥等(2002)认为乡村聚落体系规划应以建设中心镇实现乡镇的合并与重组,以建设中心村实现农业空间的集约化经营,以完善配套支撑体系来优化乡村聚落[18]。曹恒德等(2007)认为苏南地区可采取异地城市社区模式、就地城市社区模式、“就近并点”乡村社区模式、“迁弃归并”乡村社区模式四种模式来实现农居点的适度集中[19]。另一种是则主张尽可能维持农村传统居住模式,极力反对盲目的迁村并点、集中居住以及粗劣地模仿城市经验等对农村聚居特色与乡土文化的忽视甚至破坏。譬如仇保兴(2006)认为简单地基于土地利用指标考量的村庄整治以及基于城市经验的“整齐划一”的规划思想是新农村建设与规划易陷入的误区[20]。娄永琪(2005)基于“系统和生活世

HUMANGEOGRAPHYVol.26.No.22011/4

1国内农村聚居研究的主要内容

1.1农村聚居区位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农村聚居区位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一直是国内外聚落地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主要是基于人地关系理论探讨聚落(居民点)区位与周围生态、经济、社会、技术、文化等因素的相互关系。早期研究多侧重地形、地质、气候、水文等自然因素对乡村聚落选址的影响,研究方法以定性描述为主。近十年来,聚落空间布局研究进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特别注意交通、市场、城镇化、地域文化、社会结构等非自然影响因素的研究,如风水理论、耕作半径、地域文化背景、邻里关系、居住习惯、宗族等因素对农村聚居选址的影响[2-4]。二是遥感影像提取与判读、基于GIS平台的空间分析、地理建模等新方法与新技术广泛应用于聚落区位研究,聚居区位与周边环境因子相互关系的定量化研究成果大量涌现[5-7]。国巧真等人(2009)利用Landsat/TM影像判读与GIS技术,分别探讨了平原、山地和水乡等不同类型的村镇空间分布特征,并结合交通条件、地形、河流分布、社会经济条件和现状发展基础,建立村镇选址模型[6]。刘仙桃等(2009)采用GIS查询统计与Voronoi图CV值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研究了地形、公路及河流等环境因素对北京市昌平区农村居民点区位的影响[7]。综上所述,国内对农村聚居的区位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十分注重研究视角的多元化以及研究方法的定量化,尤其加强了对经济、社会、文化等非自然影响因素的研究。1.2农村聚居形态特征研究

农村聚居空间形态特征研究主要是基于聚落数量、面积、密度、形状等空间分析指标来定性描述或定量分析一定区域范围内的聚落空间形态差异,进而探讨其影响因素。关

69

2011年第2期总第118期

人文地理

界”双重结构的理论视角,对长三角“三集中”建设模式下的农村居住形态进行了考察,指出长三角农村居住形态的形成同农民基于交往互动的生活世界的日益脱离,并对居住形态的形成过程中规划权力的介入做出反思[21]。此外,也有学者综合考虑聚集效益与农村聚居特征进行农村聚居体系设计和规划。伍锡论(2008)在对苏南农村集中居住空间形态的研究中,按照不同的功能需求建立3级聚集点—纯居住聚集、商住混合聚集点(600—800人)、综合点(400—600人)

,以非机动车相邻居住区20分功能聚集点(800—1200人)

钟可达性原则,平均距离为2.5公里[15]。1.4农村聚居内部空间结构与功能组织研究

基于村庄、农户、邻里等微观视角,将农村聚居看作“面”而非“点”来研究。主要探讨其内部自然环境、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基础设施、公共场所等空间要素与村民居住、生产、交往、游憩等功能(活动)的相互关系。目前国内关于农村聚居内部空间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三个方面,一是对传统村落内部空间进行结构剖析与经验借鉴。吴良镛、王路、业祖润、马航等许多有机建筑或文化建筑论者十分重视对中国传统聚落与建筑内部空间组织特征的研究。譬如业祖润(2001)以“中心(点)、方向(线)、领域(面)、群组”解析了中国传统聚落内部空间结构,认为其是以“点”构建空间核心;以“线”组织空间结构脉络和空间走向;以“面”构建具有明显边界的封闭性空间;最后以“群”构建具有围合关系的内向群体空间[22]。而王路(2000)、马航(2006)等则认为在现代农村聚落规划与建设中,应大力倡导接近自然与环境、小尺度、多功能利用、独特性、富有场所精神的公共空间与活动、亲切的邻里交往等传统村居经验与逻辑[23,24]。二是对空心村结构特征及其形成机理的探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农民普遍选择在村外或公路附近建设新房,乡村建设用地外延内空导致大量“空心村”的出现,从而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刘彦随、程连生、冯文勇等学者对乡村聚落的空心化内涵、特征、形成机制、影响及对策等进行了大量有价值的研究,其中以刘彦随及其团队的研究工作最为系统和深入[25,26]。王成新、姚士谋、陈彩虹等(2005)认为村落向心力与离心力失衡、经济发展迅速与观念意识落后、新房建设加速和规划管理薄弱三大矛盾是村落空心化的内在机制[27];刘彦随、龙花楼等(2009)着力于空心村整治实践,为解决我国城乡转型发展过程中原宅基地废弃加剧的问题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经验[28]。三是对农村聚居内部空间结构模式以及活动类型的划分。陈志文等(2007)通过大量调查与分析,提出目前我国农村宗族组团式、松散式自然组团、紧密式的生产组团等3种典型的农村居住空间结构模式[29]。而姜爱萍(2003)则是将苏南乡村社会生活空间划分为市场贸易、生产劳动、文化教育、家庭婚姻、社会交往等五种类型[30]。至此,关于农村聚居内部空间结构与功能组织的研究,在研究对象上明显呈现出重传统而轻现代、重特殊而轻普遍的局面。

1.5农村聚居空间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农村聚落演变研究主要是通过划分不同时段,对同一地域范围内农村聚落的布局、功能组织及形态等特征进行纵向

比较,运用现代方法与技术描述其演变过程,总结其演变规律,透视其内在演变机制,从而探索其适宜的优化与调控模式。随着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快速推进,农村聚落演变研究日趋成为人文地理学的研究热点,学术界出现了大量关于黄淮海平原[31]、晋中平原[32]、长江沿岸[33]、黄土高原[34]、关中[35]、苏南[36,37]等地区的实证研究成果。张小林(1999)从空间结构、关系、过程及动力机制对苏南乡村空间系统演变进行了研究,并深化了农村空间系统理论研究[36]。李立(2007)从自然生态、近代工业化、国家意识、乡镇工业等影响因素出发,采用历史、比较、实证分析等研究方法,阐述了江南地区乡村聚落的演变轨迹[37]。雷振东(2009)运用整合与重构的系统方法论思想,针对关中乡村聚落城市化与现代化进程中所凸现的一系列空间形态结构异化现象进行剖析,揭示经济欠发达地区乡村聚落由传统型向现代型演变的问题[35]。刘彦随、刘盛和、龙花楼等学者从农村土地利用格局方面进行了探讨,从微观尺度深入分析了“农村宅基地转、“空心村”、“村域土地利用”的空间过程与机理[26,33,38]。型”

由此可见,目前农村聚居演变空间过程与机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苏南、珠三角等沿海发达地区由城镇化、工业化等外力主导下的农村聚居突变或剧变模式研究,而缺乏对城镇化、工业化水平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更多地基于农村聚居内部发展规律的演变模式的研究。在对乡村聚落演变因素的早期研究中,范少言(1994)认为农业生产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和乡村居民对生活质量的追求是导致乡村聚落空间结构变化的根本原因[39]。而在近期关于聚落空间演变机制的研究中,很多学者发现,人口增长、城镇化、宏观政策、制度、收入水平、家庭结构、交通条件、农村地区工业化等因素成为乡村聚落演变的重要推动力[40-44]。李君(2008)基于1234份农户调查数据,运用二元选择Logit模型指出家庭总人口、现住宅改造时间、出路交通、房屋面积及结构、地形是影响农村居民迁居意愿的主要因素[45]。冯文勇等(2003)通过对1979—1997年晋中平原地区农村居民点扩展研究发现,人口增长和家庭规模变化、社会经济发展与收入增加、交通条件改善、农村地区工业化是晋中平原地区农村居民点扩展的主要原因[32]。在众多研究成果中,李小建、乔家君等学者基于农户视角,广泛运用农户调查等社会学实证研究方法,从经济地理学对当代农区发展做了大量的研究,形成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46-49],其中李小建(2009)所著《农户地理论》,将还原论引入地理学,创造性地提出“农户地理学”并奠定其研究框架,为农村聚居演变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与方法。

1.6农村聚居模式优化调控研究

农村聚居模式是农村聚居在时间上延续以及空间上扩散、变迁过程中并被赋予自然烙印和人文内涵的共性物质与文化景观特征的抽象表达,是农村居民生存和发展行为模式的主要构成[50]。周国华(2010)等提出了新时期农村聚居模式的研究框架,主要包括农村聚居模式的类型识别、功能与结构、发展过程与机理、调控与优化等内容,其中农村聚居模式优化与调控研究要基于农村聚居模式中目前存在或可能发生的问题,考虑农村聚居模式形成与转换的影响机制,从

70

HUMANGEOGRAPHYVol.26.No.22011/4

曾山山,周国华,肖国珍,彭佳捷:地理学视角下的国内农村聚居研究综述

“和谐”的角度,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的需求与聚居功能的和谐、城市聚居与乡村聚居的和谐、乡村聚居间的和谐及现代与历史的和谐为具体内容,构建综合调控目标体系,提出调控手段与优化途径以及实施策略等[51]。彭鹏、周国华(2008)从聚居论和聚落地理的角度来论释农村聚居模式的内涵,从区域统筹、城乡协调的角度对湖南农村聚居模式进行现状空间分析与演变趋势研究,从农村聚居模式与城市化推进协调发展的角度研究农村生产、生活模式变化的原因,从“城—郊—乡”、“山—丘平”和“发达—欠发达落后”三个不同的视角对农村聚居模式地域特征差异进行类型的划分,从构建和谐人居的角度提出农村聚居模式调控的总体目标[50,52]。

1.7农村聚居类型学和区划研究

聚居类型学和区划研究是在广阔的空间范围内,从规模、形态、功能等不同角度讨论建筑之间、聚落(村落)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基于一定原则和方法对其进行类型划分和区域划定。目前人文地理学关于建筑、聚落的类型学和区划研究已取得不少成果,但总的来说区划对象多是传统建筑与聚落(村落)、划分方法以定性归纳为主,理论推进较慢。就聚落类型而言,根据张振(2005)对传统聚落的类型学研究,常见的聚落形态包括集中型、组团型、带状型、放射型、灵活型、象征型等6类。就建筑与聚落区划研究而

[53]

“点—线—网—面—体”等五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以确保聚落景观基因的完整性[58,59]。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我国生态农业和生态县的建设、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理念的渗透以及近些年“低碳”理念的盛行,出现了生态村、乡村聚落生态系统、绿色建筑、低碳乡村等新概念,乡村聚落研究中融入许多生态学思想,有社会学者基于生态视角对农村聚居优化建设进行了非常有价值的思索。赵晓峰等(2008)认为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新农村建设不仅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要处理好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与自己内心世界的关系[60]。此外,地理学界许多基于生态学、系统论的农村聚居优化与调控研究成果开始涌现。譬如陈国阶(2001)、刘邵权(2001)等以西南山区为例,探讨了西部开发与山区聚落的生态建设问题[61];周若祁等(2007)以黄土高原地区人类住区为对象,对“绿色建筑体系”的理论与技术框架、文化观念、经济机制以及综合评价方法等做了系统且深入的研究[62]。

2国内农村聚居研究存在的问题

文献研究表明地理学运用定性描述、实证研究、遥感影像分析、空间分析、地理建模等多元研究方法,对山地、丘陵、平原等不同地貌类型的农村聚居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虽然我国学者在农村聚居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2.1基于村域、农户等微观视角的研究相对缺乏

目前的研究更多地将农村聚居作为一个“点”而非“面”来研究,从而导致聚居系统中的“人”被忽略。由于受早期人地关系理论的影响,农村聚居侧重从周边环境条件出发研究环境对人(群)造成了什么影响,而很少从人的角度来研究主体的行为活动与心理规律对周边环境条件产生了什么影响。在人本主义与行为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这种研究模式的局限性日益暴露出来。

2.2在研究方法上与社会学、行为科学、经济学相结合的定

量分析不够

农村聚居是一个包括人、建筑、自然、社会、支撑网络的复杂巨系统,涉及许多背景学科,如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生态学、人类学等。目前地理学农村聚居研究在学科视角融合方面已取得一定的进展,数学建模、空间分析、定量评价等定量化研究水平也有所提高,但就研究方法与技术手段而言,与社会学、行为科学、经济学结合得还不够。地理学在描述农村聚居系统地域分布规律具有学科优势,但社会学、行为学与经济学等学科在解释其发生、发展机制上更具优势。

2.3研究对象偏传统、偏特殊,普适性研究不够

在农村聚居形态、内外部结构、功能组织以及演变机理等方面,学术界过度热衷传统村落、古村落、民居、乡土建筑、空心村、城中村、城郊村等传统型或特殊型的农村聚居研究,而忽视了对现代的普遍型农村聚居的研究。普适性研究不够,制约了地理学对新农村建设进行分类指导与模式推广等学科支撑功能的发挥。2.4基础理论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

HUMANGEOGRAPHYVol.26.No.22011/4

言,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东南大学王文卿教授分别根据气候、地形和材料完成了中国传统民居构筑形态的自然区划,根据经济物质(经济类型)、制度(亲缘关系)、心理(信仰)等传统文化结构要素完成了中国传统民居的人文背景区划

[54,55]

近十年来,关于农村聚居的类型学与区划的研究,一方面区划因子或评价指标呈现多元化、综合化趋势,学者们更倾向于将社会、文化、景观等指标纳入评价系统,如刘沛林等(2006)以地理环境、文化背景、建筑景观以及典型用材等要素为基本区划因子,以建筑景观“意象”的内部相似性为前提,将南方传统聚落划分为8个基本景观区域;另一

[56]

方面,区划方法日趋定量化,譬如杨贵庆等(2010)在综合考虑我国综合自然区划、行政区划、经济发展水平、农村村庄数量密度等因素的基础上,利用GIS空间数据的叠合(Overlay)分析技术,初步确定我国农村住区的类型谱系。

[57]

关于农村聚居类型学和区划的研究,同样也存在偏传统、轻现代的问题,目前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多是基于大区域尺度(一般以省为单元)的传统村落或乡土建筑区划方案,而中观或微观尺度的现代一般性农村聚居区划方案很少,且不成熟,这十分不利于我国不同地域新农村建设技术导则以及村庄整治规划技术规范的编制,难以实现分类调控和引导。1.8农村聚居景观与生态研究

目前,乡村聚落景观生态学研究在国内尚处于初创阶段,对象侧重于传统古村落,内容集中在乡村聚落景观的营建选址、规划布局、植物景观、水口园林景观、建筑及其装饰文化景观、生态评价及预警等方面。刘沛林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传统聚落景观群系及其景观基因图谱研究”,从生态学“基因”的概念出发,主张从景观基因的

71

2011年第2期总第118期

人文地理

农村聚居区位、等级结构等基础理论长期落后于城市聚居理论的发展,而国内理论又基本照搬国外理论,且落后于国外理论的发展。农村聚居概念的混乱直接限制了国内农村聚居研究的理论发展,因此关于农村聚居的概念界定、规范化研究以及研究框架的奠定都有待进一步深化。

城乡聚居统筹发展评价系统研究,构建全面、科学的评价指标,对城乡聚居系统统筹发展状态实施动态监管与预警。3.5区域视角下的现代农村聚居模式与类型识别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能否取得实质性成功关键在于对占多数的现代一般型农村聚居的普适性研究,而非对占少数的传统或特殊型农村聚居的个案研究。基于政策区、经济区、自然区等宏观区域,在横、纵向比较分析聚居地域差异的基础上,采取定量的区划方法、原则、指标归纳总结一般区域农村聚居模式,并进行区划,强化农村聚居的普适性研究。农村聚居模式的分类不应局限于空间形态的差异,而应从生产力水平、群体关系、社会构成、信仰体系、文化形态等诸多领域构建多元分类指标与原则,通过制定可操作的调控对策与措施,进行模式推广,实现分类引导与调控。3.6农村聚居调控机理与多元策略体系设计

针对聚居形态变迁中出现的问题与矛盾,通过机制、手段、模式、标准创新,构建多层次、网络状的调控机理与对策体系。农村问题绝非某一方面的问题,它涉及农村人地系统中的人口、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等各个子系统,各子系统相互影响,导致各问题的强关联性或连锁反应。对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进行改善,必须从系统论、整体观出发,了解农村聚居现象、形态特征及其形成、演变历史,利用自然与社会资源,综合平衡人、财、物三者的关系,对农村人居环境进行全面、综合的调控。重点加强农村土地流转、农村专业合作社、农村居民点整理、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农村规划与建设法规等市场机制、国家政策、以及法治等多元策略体系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顾朝林.转型中的中国人文地理学[J].地理学报,2009,64(10):1175-1183.

[2]梁宇元.风水观念对台湾北埔地区客家聚落构成之影响[J].建筑与

文化,2006,(4):42-54.

[3]唐燕.村庄布点规划中的文化反思—以嘉兴凤桥镇村庄布点规划

为例[J].规划师,2006,(4):49-52.

[4]角媛梅,胡文英,速少华,等.哀牢山区哈尼聚落空间格局与耕作半

径研究[J].资源科学,2006,(3):66-72.

[5]董春,罗玉波,刘纪平,等.基于Poission对数线性模型的居民点与地

·资源与环境,2005,15(4):79-83.理因子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人口

[6]国巧真,李京,陈云浩,等.村镇空间结构特征[J].遥感学报,2009,13

(5):907-912.

[7]刘仙桃,郑新奇,李道兵.基于Voronoi图的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

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北京市昌平区为例[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09,(2):30-33,93.

[8]田光进,刘纪远,张增祥,等.基于遥感与GIS的中国农村居民点规

模分布特征[J].遥感学报,2002,6(4):307-312.

[9]杨山.发达地区城乡聚落形态的信息提取与分形研究[J].地理学报,

2000,55(6):671-678.

[10]汤国安,赵牡丹.基于GIS的乡村聚落空间分布规律研究—以陕

北榆林地区为例[J].经济地理,2000,20(5):1-4.

[11]贺艳华.益阳市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特征及优化研究[D].长沙.湖南

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20-25.

[12]王婷,周国华,杨延.衡阳南岳区农村居民点用地合理布局分析[J].

3国内农村聚居研究展望

3.1农村聚居对转型期社会经济环境的响应及其功能、价值

变化研究

高度重视农村聚居对和谐社会、生态文明、城乡统筹、区域一体化、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行为主义、后现代主义等转型期社会经济背景与思潮的响应,将其作为农村聚居功能与价值变化研究的重要语境。如农村土地流转、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社、农村居民点整理、城乡户籍制度改革、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新农村建设、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等农村地理事象作为农村聚居对转型期时空环境的响应,势必引起农村聚居功能与价值由单纯的居住以及部分农副业生产向居住、工农生产、消费市场、休闲旅游、生态保护等多元化、综合性功能与价值的变化。3.2基于利益相关与互动关系的农村聚居的空间格局过程与

机理研究

地理事象的空间格局过程与机理研究一直是地理学的研究重点,但存在重城市与区域、轻农村;重格局与过程、轻机理的问题。因此,农村聚居在这部分的研究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数学模型、“3S”技术、情景模拟等现代高新技术平台与方法,基于不同的空间尺度定量研究农村聚居空间格局与过程,更加精确、客观的阐述农村聚居事象“是什么”、“怎么样”及其地域差异;另一方面,要在学科日趋开放的背景下,要融贯社会学、经济学、生态学、人类学等新的学科视角,基于利益相关者以及互动关系的过程与机理垂直性分析,加强对农村聚居空间规律背后的非空间逻辑的研究,从而解释农村聚居事象“为什么”的内源性问题。3.3基于“人(群)”的聚居空间组织与演化机制研究

农村聚居与农村聚落最大的不同,在于农村聚居以“人(群)”为中心,而不是以“物”为中心,农村聚居不仅涵盖农村聚落构成的实体空间,还涵盖了群体生活、经济、社会逻辑所构成的非实体空间。随着人本主义尊重人、了解人、发展人以及和谐社会理念的深入,从“家庭”、“农户”等微观视角,借助社会学、经济学、行为学、心理学等理论研究人类需要与空间组织的关系以及“农户”行为特征对农村聚居区位、形态、功能演变的影响将成为学术界必然的趋势。因为本质上来看,聚居的形成、演变、发展、衰落、重生等都是基于人类自身各式各样的需要而展开的。3.4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城乡聚居系统互动机制研究

随着城乡户籍、农村土地流转等制度改革及城乡统筹规划的进一步推进,城乡之间人口、资金、资源、产业、观念互动将空前加强,这对城乡聚居系统功能演变趋势与调控方向都将产生极大的影响。一方面必须重点研究城乡聚居系统人口流动、经济合作、分工协作、利益分配、冲突调解等城乡互动机制,建立和谐的城乡聚居系统;另一方面必须加强

72

HUMANGEOGRAPHYVol.26.No.22011/4

三亿文库3y.uu456.com包含各类专业文献、生活休闲娱乐、应用写作文书、各类资格考试、行业资料、文学作品欣赏、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97地理学视角下的国内农村聚居研究综述等内容。

12

 

 

下载地址:97地理学视角下的国内农村聚居研究综述.Doc

  【】

最新搜索

地理学视角下的国内农村聚居研究综述

管理学原理要点提纲

对于表述阶段易出现的问题表述错误的是

被告山杠爷观后感2

山东省淄博市2015-2016学年高一物理下册4月月考试题_

天星教育2015届高三第一次大联考 英语试题(含参考答案)

平版印刷高级工技能竞赛题

《登高》教案设计 - 副本

阜新10月16日凶杀大案

六十透地龙吉凶断


  本文关键词:地理学视角下的国内农村聚居研究综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38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538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7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