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水经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5 19:18

  本文关键词:《水经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郦道元 水经注 水经 山水散文 叙事散文


【摘要】: 关于《水经注》研究,学界已有丰富的积累,但从文学角度对其加以研究,尚嫌不足。本论文以《水经注》为研究对象,着力占有丰富的研究资料,着力从第一手材料入手,从文学角度,但又适当考虑地理角度,试图对《水经注》作较为深入而系统的探讨。 全文分为引言、正文、结语三个部分。各部分内容概要如下: 引言简单介绍《水经注》的性质、本课题的研究概况、研究意义以及主要的研究原则和方法。正文共分六章。第一章讨论和《水经注》有关的几个基本问题,包括《水经》和《水经注》的作者、《水经注》书名的形成和《水经注》的成书年代。 第二章探讨《水经注》版本和流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水经注》各版本的卷数、行款、版式、字号等作了增益和补充。北魏至唐,《水经注》均为四十卷的足本钞本,但那时的钞本没有流传至今,也没有文献记载其版本的具体情况。从宋开始,《水经注》出现钞本和刊本两大类,二者并行流传;也是从宋代开始,《水经注》开始出现残缺,其版本变得多样化、复杂化。此后,《水经注》在校勘而修复中产生不同版本,流传绵延开去。从宋至清,产生了许多著名版本,如《水经注笺》、大典本《水经注》、《水经注释》、《七校水经注》、殿本《水经注》、《合校水经注》等。民国以后,除传统的钞本和刊本外,还出现了铅印本。主要版本有校注本《水经注疏》、校本《水经注校》和《水经注校证》。 第三章考察郦道元家世、生平和思想。自汉至北魏,郦氏为官者多在太守以上,北魏时郦氏宗族已具有很高的儒学与文学修养。郦道元,范阳郡涿县(今河北涿县)郦亭人。太和十七年(494)已踏上仕途,卒于孝昌三年(527)。郦道元为官二十年余,曾遭到两次免官,共达十三年之久。道元在第二次免官期间开始了《水经注》的撰述,书稿的主要内容可能也完成于此时。从《水经注》中可以看出,郦道元具有孝亲、忠君、爱民、谴恶等儒家思想以及生态保护思想。 第四章对《水经注》出现于北魏后期的必然性作了初步探析。论文主要从郦道元的地理情结和学术追求、北魏后期文学的繁荣、南北朝时期地学著作的兴盛、文学意识的高涨而导致的地学著作的文学化风尚、以及山水文学的兴盛和小说文学的兴起等几个方面作了探讨。 第五章从语言、叙事、写景三个方面讨论了《水经注》的文学价值。其一,其语言新颖精警,灵活多变,生动形象,言简意丰。其二,《水经注》是叙事散文,记述了大量的志人故事和志怪故事。其叙事特点是:叙事和地理紧密结合,叙事服务于地理;叙事简括而清晰,但又详略有度;善于通过对话叙事。其三,《水经注》又是山水写景散文,其写景具有鲜明的特色: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善于借用民歌、谣谚、故事传说、前人诗、赋、文等来写景;善于抓住景物的特点;描写与抒情相结合,写景富有感情色彩。 第六章探讨了《水经注》对后世地理学和文学的深远影响。后世的地理学、文学都不同程度的受其沾溉、受其启发,由此或铸成新辞,或创造出新作。 结语部分则对全文做出概括性总结,同时指出文中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郦道元 水经注 水经 山水散文 叙事散文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K928.6;I206.2
【目录】:
  • 中文提要3-5
  • Abstract5-9
  • 引言9-15
  • 第一章 《水经》与《水经注》15-27
  • 第一节《水经》与《水经注》的作者15-22
  • 第二节 《水经注》之成专用书名22-25
  • 第三节 郦道元《水经注》成书年代考25-27
  • 第二章 《水经注》版本及其流传27-39
  • 第一节 北魏至唐期间《水经注》版本及流传27-28
  • 第二节 宋金至清代时期《水经注》版本及其流传28-37
  • 第三节 民国以来《水经注》版本及流传37-39
  • 第三章 郦道元家世、生平和思想39-58
  • 第一节 郦道元家世39-44
  • 第二节 郦道元生平考略44-48
  • 第三节 郦道元思想与为人48-58
  • 第四章 《水经注》在北魏出现的必然性探析58-84
  • 第一节 郦道元的地理情结与学术追求58-63
  • 第二节 北魏后期繁荣的文学背景63-69
  •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时代学术风尚:地理著作的兴盛与文学化69-76
  • 第四节 南北朝时代文学风尚:山水文的兴盛和小说的兴起76-84
  • 第五章 《水经注》的文学价值84-131
  • 第一节 《水经注》的语言特色84-96
  • 第二节 《水经注》中的故事及叙事特色96-113
  • 第三节 《水经注》写景特色与山水散文地位113-131
  • 第六章 《水经注》的影响131-142
  • 第一节 《水经注》对地理学的影响131-135
  • 第二节 《水经注》对文学的影响135-142
  • 结语142-144
  • 参考文献144-152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152-153
  • 后记153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鹏飞;;郦道元年谱拾遗补正[J];甘肃社会科学;2012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童s,

本文编号:5453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5453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f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