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本文关键词:当代西方“新文化地理学”知识谱系引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河南大学》 2013年
李玉电影研究
宋小妍
【摘要】:李玉用影像书写精神世界的自由观念传达着她对中国社会现实的深切观照:透过对中国社会不同阶层、性别群像的镜语细描,呈现中国社会/个体在现代化转型期之中遭遇的种种精神困境。从李玉五部电影作品中记录的今日中国影像来看,这份弥足珍贵的记录既是以她的精神历程作为主体坦诚而自由地表达自我的实践路径又是中国电影人尊重个体生命,关注中国和思考中国社会现状,对时代、对社会、对大众的深刻内省与反思观照。从改革开放到新世纪的到来,中国社会“遭遇”现代性的同时也“覆盖”现代性,经济地飞速发展让中国人在面向现代化国家大踏步前进之时,在客观和主观的双重认知中有效地遮蔽且屏蔽了对于精神世界的关注。那么,当现代性在为我们提供物质上琳琅满目的供给时,是否也能为我们提供精神世界的关怀?抑或提供化解这种种精神困境的有效途径?从《今年夏天》中对于女性生存困境的初步探讨、《红颜》中越加清晰呈现的女性意识,到《苹果》中欲望都市之下人们身体和精神的双重迷失、《观音山》中每个生命个体开始反思并寻找信仰的精神漂流,再到《二次曝光》中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我剖析,每一部影片既成为李玉书写主人公个体成长经历并指向时代社会大背景的文化表述,也构成李玉导演自身成长的发展轨迹。本论文将围绕李玉的五部电影作品《今年夏天》(Fish and Elephant)(200)、《红颜》(Dam Street)(2005)、《苹果》(Lost in Beijing)(2007)、《观音山》(Buddha Mountain)(2011)、《二次曝光》(Double Xposure)(2012),从文本分析入手,发现并分析李玉电影中呈现的人物的精神困境,再结合影片镜语中叙事的空间,找寻出现这些精神困境的原因,最后,通过和合共生的融合对话方式,探讨中国/中国电影/中国民众在“遭遇”现代化的“机遇式挑战”之时,如何获得文化身份的认同,并试图找到化解精神困境的拯救之途。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911;J905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海阔;罗钥屾;;电影叙事空间文化研究范式[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羽毛;;李玉:从“愤青”到美玉[J];读者(原创版);2009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鹏艳;;论《天下无贼》的电影叙事与小说叙事[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朱军;论大众传播时代的两类文化英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3 杨珊;;评《河湾》的叙事艺术[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4 刘艺菲;;剥离“常识”的果壳——解读《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5 齐瑾;;美国电影中超级平民英雄诞生的基础[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6 伍鹏;;精英文化如何走向大众——从《于丹,为大众找回了孔子》说开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7 李珊;;漫谈大众文化中的粉丝产业[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8 刘华;;浅析中国英语词汇层面上的文化身份因素[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9 阎敏;韩静;;论李碧华《霸王别姬》隐含的三层意蕴[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10 憨瑞祥;;简论文学经典重构的可行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旋;;浅析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形象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马艳霞;庄勇;;促进贵州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对策初探——基于社会科学管理的视角[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杨冰莹;;作为仿像的卡通与作为卡通的艺术[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2011年)[C];2012年
4 黄旦;;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对西方大众传播者研究历史的解读[A];中国传播学:反思与前瞻——首届中国传播学论坛文集[C];2002年
5 刘泓;;虚拟游戏的身份认同——网络游戏的文化体验之反思之一[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6 郭建斌;;理解与表达:对凯利传播仪式观的解读[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7 黄顺铭;;“偷拍”与“疯狂”:一种病理分析[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8 朱宏力;;哈狗帮现象解读:青年亚文化的视角[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9 赵长雁;;社区·女性·媒介:族群身份获得的特殊影响因素及其反思——以景洪一个白族社区为个案[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10 陈钢;;公共领域型变的传播学观照[A];中国传媒大学第一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瑛;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杨素秋;“文革文学”与“新时期文学”的关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黄芳;跨语际文学实践中的多元文化认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雪艳;中国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廖述务;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董素青;消费电视[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谢宏忠;基于文化多样性视野的大学生价值观导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颜水生;论中国散文理论的现代性转变[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梅;另一种现代性诉求[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帆;中央电视台《第一时间》特色探析[D];河北大学;2009年
2 李岩;跋涉在路上—女性视域下的李少红影视剧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海亮;竞技武术的诞生[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张小横;女性身体的丑怪书写[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王健;雅克·拉康的文学伦理学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徐惠娴;符号学视域下的《华尔街日报》中英文网站报道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王玉凤;上海房地产广告平面媒体的理想自我策略[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王海娜;法兰克福学派与费斯克大众文化理论之比较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孙鹏;关于设计中如何进行主动视觉思维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黄河卫;西方人眼中完美的中国形象[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华伦·巴克兰德,宋雁蓉,李含;在虚拟和现实之间——斯皮尔伯格的数字恐龙、想象的世界和新审美现实主义[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2 伊姆雷·托特;萧俊明;;哲学及其在西方精神空间中的地位:一种辩护[J];第欧根尼;2008年01期
3 菲利普·J.埃辛顿;杨莉;;安置过去:历史空间理论的基础[J];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09期
4 李蕾蕾;当代西方“新文化地理学”知识谱系引论[J];人文地理;2005年02期
5 詹世友;论精神空间[J];人文杂志;2002年03期
6 龙迪勇;;历史叙事的空间基础[J];思想战线;2009年05期
7 张康之;;基于人的活动的三重空间——马克思人学理论中的自然空间、社会空间和历史空间[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腊初;《圣徒传》:现代西方人精神困境的隐寓[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2 严琳;王安忆小说创作风格的演变[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3 左银林;;“边缘人”的精神困境与灵魂拯救——解读《万延元年的足球队》[J];思想战线;2009年S1期
4 孔硕;王书展;;谈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细读《在酒楼上》[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5 张若男;;无法摆脱的精神困境——对《玻璃动物园》中汤姆精神困境的心理分析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6 董雪;;关于生态文学的思考——由《困豹》说开去[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7 袁兴金;;我们应如何认知新世纪文学的价值——兼与张颐武先生商榷[J];探索与争鸣;2010年09期
8 王兰;;当代官场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肖仁福《位置》人物形象分析[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9 刘汪锋;;死亡的症结——对海子自杀的哲学分析[J];江西蓝天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10 孙佳宏;;逻各斯无法解决的精神困境——《好人难寻》的主题解读[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义华;;挑战中国:现代性三重奏[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2 陈家琪;;现代性背景下的宗教与信仰问题(发言提纲)[A];“理性、信仰与宗教”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邢颖;管巍;;全聚德商业文化的传统性与现代性[A];商业文化精品文库[C];2001年
4 詹艾斌;;新写实小说的现代性书写二题[A];江西省文艺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任映红;;自我形塑:古村落农民的现代性嬗变[A];秩序与进步:中国社会变迁与浙江发展经验——浙江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高连克;;现代社会发展理论的反思:论发展的现代性后果[A];福建省社会学2006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韩震;;全球化、现代消费和人的认同[A];第八届暨第七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韩震;;本质主义的重建及反思的现代性[A];全国“当代西方哲学的新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9 曾一果;;重建上海的“现代性”:一份杂志与它的“城市”[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8):传播媒介与社会空间论文集[C];2008年
10 张谦;;孔子孝道理论的现代性——孔子孝道理论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与价值[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何芬;[N];衡阳日报;2011年
2 杨红兵;[N];工人日报;2010年
3 记者 何芬;[N];衡阳日报;2011年
4 潇元;[N];文艺报;2009年
5 林国荣/北京;[N];社会科学报;2003年
6 王春林;[N];文艺报;2010年
7 林茨 作家;[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8 孙立平 胡平张旭东 周鹊虹;[N];海峡时报;2003年
9 记者 王文利;[N];鸡西日报;2007年
10 李宏宇;[N];南方周末;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长山;现代性与私法文化精神[D];黑龙江大学;2004年
2 杨跃;理性与躁动[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蒋炜;现代性的社会控制图式转换[D];吉林大学;2005年
4 韩冷;现代性内涵的冲突[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方世忠;儒家传统与现代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杨学民;现代性与台湾《现代文学》杂志小说[D];复旦大学;2004年
7 钟丽茜;回忆与存在[D];浙江大学;2005年
8 刘雪松;公民文化与法治秩序[D];黑龙江大学;2005年
9 杜吉刚;西方唯美主义诗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10 顾梅珑;审美主义及其在西方19世纪以来文学中的流变[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小妍;李玉电影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2 白萨如拉;现代人的精神困境及困境中的抉择[D];内蒙古大学;2010年
3 李佩佩;世纪之交作家笔下的学院知识分子精神困境及创作得失[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4 王芳;论白先勇小说中人物的精神困境[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冯萌萌;论爱伦·坡恐怖小说的审美现代性[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6 张毅;叶芝的三副面具[D];西南大学;2009年
7 张艳丽;论爱伦·坡恐怖小说的现代性[D];暨南大学;2004年
8 孙雷;精神困境与个体突围[D];吉林大学;2007年
9 张凤梅;守望在“城乡交叉地带”[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10 蒋冬丽;孤独:无法摆脱的精神困境[D];郑州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当代西方“新文化地理学”知识谱系引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77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57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