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六安城西淠河沙洲考

发布时间:2017-08-01 19:22

  本文关键词:六安城西淠河沙洲考


  更多相关文章: 淠河沙洲 成因机理 桃坞晴霞 茶麻古道 六安古城


【摘要】:淠河是皋陶后裔故封地——六安的母亲河,也是古代六安的"茶麻古道"。淠河六安城西沙洲见诸明清六安古方志记载。据此可知,宋元明时期淠河的几次大洪水,造成流沙在六安城西的沉积,逐渐形成沙洲。自然形成的沙洲,不仅宜渔宜居,形成了独特的"桃坞晴霞"景观,还改变了淠河河道,使之更宜水运仓储。
【作者单位】: 皖西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
【关键词】淠河沙洲 成因机理 桃坞晴霞 茶麻古道 六安古城
【基金】: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2012SQRW168)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Y2015D57) 皖西学院校级科研项目(WXSK1524)
【分类号】:K928.4
【正文快照】: 六安淠河沙洲,在城西淠河河床中。沙洲呈半月形,今俗称“月亮岛”。岛上有大片桃林,故又称“桃花坞岛”。清代,“桃坞晴霞”是六安州名胜之一,巴懋炜《桃坞晴霞》诗赞曰:“咫尺桃源近淠津,渔舟问渡越风尘。竹篱背树通幽径,茅屋当花结比邻。曙色平临丹壑迥,霞光遥映赤城均。武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汪锡文;;从淠河打捞记忆[J];安徽文学;2008年11期

2 项学著;;老屋,那铅灰色的小瓦……[J];安徽文学;2012年01期

3 赵阳;;母癞呆[J];绿色视野;2013年03期

4 赵阳;;寿州走笔[J];安徽文学;2013年08期

5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本报记者 郝中权;我们只有一个淠河[N];中华建筑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何小龙;全省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全覆盖[N];江淮时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淠河防洪:列入国家治淮重点项目[N];江淮时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胡增民 通讯员 康渠;吴以堂:诚信如金淌“淠河”[N];粮油市场报;2012年

5 记者 吴晓征;六安“引智”建滨水新城[N];安徽日报;2009年



本文编号:6058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6058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7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