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苏北与鲁南运河的历史变迁

发布时间:2017-08-02 11:21

  本文关键词:苏北与鲁南运河的历史变迁


  更多相关文章: 通济渠 汴河 隋炀帝杨广 东线 会通河 东都洛阳 总河 工部尚书 历史地理 刘东星


【摘要】:正京杭大运河奔腾南下,流经鲁南与苏北。大运河在鲁南与苏北境内有一个复杂变迁的过程,历时千年,河道先后经历了从苏北宿迁境内南北改道以及鲁南境内东西两线形成的过程,历经了许多人间的沧桑,也起到了造福人间的巨大的历史作用。
【关键词】通济渠;汴河;隋炀帝杨广;东线;会通河;东都洛阳;总河;工部尚书;历史地理;刘东星;
【分类号】:K928.4
【正文快照】: 京杭大运河奔腾南下,流经鲁南与苏北。大运河在鲁南与苏北境内有一个复杂变迁的过程,历时千年,河道先后经历了从苏北宿迁境内南北改道以及鲁南境内东西两线形成的过程,历经了许多人间的沧桑,也起到了造福人间的巨大的历史作用。 一、通济渠的开凿与大运河的南北改道1、隋代通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永谦;;关于隋代通济渠入泗入淮问题考辩[J];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86年00期

2 周迎秋,王心源,支小勇;通济渠由水运到陆运交通功能的转型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3 曹坤梓;王金根;许继清;;隋唐运河通济渠与沿岸聚落空间关系初探[J];华中建筑;2012年09期

4 周勇;孟方;;通济渠W乔乓远瘟骶怪J];宿州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5 陈隆文;;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水溃遗迹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6 ;隋唐大运河考古河南段——通济渠郑州段[J];华夏考古;2013年03期

7 潘镛;;隋运河通济渠段的变迁[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1期

8 刘希为;;隋开通济渠与汴水改流考辨[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5年04期

9 翁俊雄;通济渠通航于何年[J];北京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3期

10 刘希为;;隋开通济渠流经徐州[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怀宇;;通济渠遗址考察述论——通济渠路线新辨[A];第二届淮河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冀和;;隋开通济渠流经区域路线考综述[A];第二届淮河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红暖;通济渠开凿对安徽地区的影响[N];安徽日报;2014年

2 记者 李颖;大运河申遗开启倒计时[N];郑州日报;2011年

3 记者 谢庆 通讯员 李艳艳 鲁定君;大运河郑州段考古有新进展[N];郑州日报;2011年

4 邓新波;大运河遗产的几个特点[N];中国文物报;2014年

5 本报记者 刘亚辉;中国大运河申遗拉开序幕[N];河南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戚帅华;揭开古运河流经之谜[N];洛阳日报;2013年

7 李珊珊 杨国勇 苏唯谦 王晓风 苏锐 王炜 乔国良 陈关超;让大运河流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N];中国文化报;2014年

8 朱瑞增 张振明 李永恩;隋唐大运河郑州源头枢纽故道[N];中国档案报;2010年

9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顾万发 汪松枝;隋唐大运河郑州段调查[N];中国文物报;2012年

10 韩强;运河情未了[N];江淮时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金根;隋唐大运河通济渠与沿岸聚落空间关系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2 王修全;隋唐大运河商丘段的遗产构成与价值分析[D];郑州大学;2011年

3 李静兰;隋唐大运河郑州段历史价值及遗产廊道构建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090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6090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9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