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区域水上旅游竞合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2 16:31
本文关键词:跨区域水上旅游竞合机理研究
【摘要】: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加速了我国区域旅游一体化的进程,区域旅游在经历了景点竞争、线路竞争、城市竞争之后,已经步入了区域合作与竞争并存的新时代。在此背景下,水上旅游业迅速发展;但由于行政区经济的存在及水资源天然的流动特性,导致水上旅游竞合发展问题重重,其中关键的是竞合模式的问题。因此,本文在探究水上旅游竞合模式的基础上,以长三角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旨在将理论探讨中的模式应用到实践中。 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部分:在分析研究背景和国内外研究综述的基础上,阐述了本文的选题意义;同时,就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进行了必要的说明。 第二部分:水上旅游竞合的内涵出发,对跨区域水上旅游竞合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同时,依据跨区域水上旅游竞合的影响因子,归纳出水上旅游竞合的五大动力,指出了实施竞合应注意的内容;最后对跨区域水上旅游竞合模式进行了分类,以便实证选取。 第三部分:在对跨区域水上旅游竞合机理研究的基础上,以长三角为例。在分析竞合产生的条件之后,将其水上旅游竞合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初始酝酿阶段、联合发展阶段及融合提升阶段。在此基础上,按照水域形态的不同,对江河旅游、湖泊旅游及海洋旅游的竞合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其竞合发展存在问题。 第四部分:在分析了整个长三角水上旅游竞合现状的基础上,从区域创新的视角,选取该区域水上旅游发展较为典型的三个区域,即长江河段、太湖水域及杭州湾沿岸,配以相应的竞合模式,即长江河段的“水介质”竞合模式、太湖水域的“水载体”竞合模式及杭州湾沿岸的“水核心”竞合模式,分别从其竞合基础、现状透视及发展创新三个方面进行了剖析。
【关键词】:区域 水上旅游 竞合 长三角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901;F592.7
【目录】: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13
- 第一章 绪论13-17
- 1.1 研究背景13-14
- 1.1.1 休闲时代旅游业迅速发展的需要13
- 1.1.2 区域旅游一体化深入发展的需要13-14
- 1.1.3 水上旅游竞合发展阻力较大,其研究有待提高14
- 1.2 研究意义14-15
- 1.2.1 理论意义14
- 1.2.2 实践意义14-15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5-17
- 1.3.1 研究方法15
- 1.3.2 技术路线15-17
- 第二章 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17-37
- 2.1 相关概念界定17-19
- 2.1.1 区域17
- 2.1.2 水上旅游17-18
- 2.1.3 区域水上旅游18-19
- 2.2 研究综述19-30
- 2.2.1 国外区域旅游竞合研究进展19-20
- 2.2.2 国内区域旅游竞合研究进展20-26
- 2.2.3 水上旅游研究进展26-30
- 2.3 理论基础30-37
- 2.3.1 共生理论30-32
- 2.3.2 利益相关者理论32-34
- 2.3.3 旅游竞合理论34
- 2.3.4 区域管治理论34-35
- 2.3.5 行政区经济理论35-37
- 第三章 跨区域水上旅游竞合机理研究37-53
- 3.1 跨区域水上旅游竞合内涵37-38
- 3.1.1 跨区域水上旅游竞合涵义37
- 3.1.2 跨区域水上旅游竞合特征37-38
- 3.2 跨区域水上旅游竞合的影响因子38-40
- 3.2.1 水资源及设施38-39
- 3.2.2 空间联系便捷度39
- 3.2.3 市场关联度39-40
- 3.2.4 利益关联度40
- 3.3 跨区域水上旅游竞合的动力40-43
- 3.3.1 内生自然力——水上旅游资源禀赋41
- 3.3.2 内生驱动力——竞合优势效应41-42
- 3.3.3 内生牵引力——交通区位条件42
- 3.3.4 外生驱动力——水上旅游制度环境42
- 3.3.5 外生牵引力——市场需求水平42-43
- 3.4 跨区域水上旅游竞合模式选择43-53
- 3.4.1 跨区域水上旅游竞合模式的分类43-49
- 3.4.2 跨区域水上旅游竞合模式的述评49-51
- 3.4.3 跨区域水上旅游竞合模式选择的依据51-53
- 第四章 长三角水上旅游竞合发展分析53-65
- 4.1 长三角水上旅游竞合条件分析53-57
- 4.1.1 长三角水上旅游竞合的必要条件53-54
- 4.1.2 长三角水上旅游竞合的充分条件54-57
- 4.2 长三角水上旅游竞合发展历程57-59
- 4.2.1 初始酝酿阶段57-58
- 4.2.2 联合发展阶段58
- 4.2.3 融合提升阶段58-59
- 4.3 长三角水上旅游竞合现状分析59-65
- 4.3.1 长三角水上旅游竞合现状59-62
- 4.3.2 长三角水上旅游竞合问题诊断62-65
- 第五章 长三角水上旅游竞合发展创新65-81
- 5.1 长江河段“水介质”竞合模式65-70
- 5.1.1 河段水上旅游竞合基础分析66-67
- 5.1.2 河段水上旅游竞合现状透视67-69
- 5.1.3 河段水上旅游竞合发展创新69-70
- 5.2 太湖水域“水载体”竞合模式70-76
- 5.2.1 湖泊水上旅游竞合基础分析71-72
- 5.2.2 湖泊水上旅游竞合现状透视72-74
- 5.2.3 湖泊水上旅游竞合发展创新74-76
- 5.3 杭州湾沿岸“水核心”竞合模式76-81
- 5.3.1 海湾沿岸水上旅游竞合基础分析77
- 5.3.2 海湾沿岸水上旅游发展现状透视77-79
- 5.3.3 海湾沿岸水上旅游竞合发展创新79-81
- 第六章 结语81-83
- 6.1 主要研究结论81
- 6.2 主要创新点81-82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82-83
- 参考文献83-90
- 致谢90-91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9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良举;李万莲;;基于利益主体视角的皖北区域旅游合作研究[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2 向延平;;旅游竞争研究:生态位角度分析的新视角[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6期
3 顾雅青;;枣庄段运河水上旅游开发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5期
4 吴媛媛;;基于游客视角的无锡市水上旅游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6期
5 程爵浩;我国水上旅游及旅游船发展趋势[J];船舶工业技术经济信息;2005年05期
6 金雯雯;张t,
本文编号:6102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610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