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地理学研究与前瞻
本文关键词:中国现代地理学研究与前瞻
【摘要】:正1950年代以来,中国现代地理学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环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问题,地理学将在协调人地关系、促进区域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做出积极贡献。地理学在地球科学中占据着特殊的位置,兼具自然与人文学科的双重性质,通过对地球各圈层的组成、结构、性质、形成、演化及其相互作用规律的研究,可为解决人类社会所面临的环境、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等重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中国现代地理学 人地关系 可持续发展
【分类号】:K90-0
【正文快照】: 1950年代以来,中国现代地理学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环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问题,地理学将在协调人地关系、促进区域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做出积极贡献。地理学在地球科学中占据着特殊的位置,兼具自 1980年代初我国开始对南极冰盖考察研究。随着然与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童庆禧;遥感科学技术进展[J];地理学报;1994年S1期
2 郑度,陈述彭;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前沿领域[J];地球科学进展;2001年05期
3 吴传钧;展望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J];人文地理;1996年S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燕荣江;景元书;何馨;;农作物种植面积遥感提取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6期
2 王建;车涛;张立新;晋锐;王维真;李新;梁继;郝小华;李弘毅;吴月茹;胡泽勇;;黑河流域上游寒区水文遥感-地面同步观测试验[J];冰川冻土;2009年02期
3 欧阳玲;;人地关系理论研究进展[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4 廖克;21世纪的地球信息科学及其应用[J];测绘科学;2001年02期
5 王平,刘慧平,潘耀忠;中国地理信息系统教育现状分析与政策建议[J];地理信息世界;2003年04期
6 顾朝林;;吴传钧先生区域与城市研究学术思想[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08年01期
7 舒莹;;计量地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年08期
8 张虹 ,赵湘蓉;蓟县城区土地利用扩展[J];城市;2005年06期
9 陈媛媛;翟亮;;生态环境综合信息图谱的多维动态可视化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6年03期
10 周骁男;;中国地缘政治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袁峰;李湘凌;周涛发;祁轶宏;张鑫;;GIS与矿区生态环境研究[A];2004“生态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潘耀忠;雷燕飞;孙冠楠;;基于历史数据的冬小麦种植面积测量抽样方法研究[A];全国农业遥感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王平;刘慧平;潘耀忠;;中国地理信息系统教育现状分析与政策建议[A];首届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王光溥;连建功;;论人地关系理论在人文地理学教材中的体现[A];湖北省地理学会2006优秀学术论文集(地理科学类)[C];2006年
5 廖克;;21世纪的地球信息科学及其在地理学中的应用[A];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纪念中国地理学会成立九十周年学术会议文集[C];1999年
6 赵烨;刘霄;刘海鹏;李天杰;;河北坝上农牧复合生态系统中土壤性状变化特征[A];土地覆被变化及其环境效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7 王牧兰;刘桂香;萨楚拉;周慧敏;;RapidEye数据在玉米种植面积监测当中的应用[A];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的信息技术--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年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宁安良;面向3G终端的移动地理信息服务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刘超;中国北方沙漠—黄土系统的选频释光特性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子龙;欠发达地区资源消耗、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耦合关系比较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傅瓦利;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优化设计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1年
5 韩琼;土地管理信息化方案与策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3年
6 乔家君;中国中部农区村域人地关系系统定量研究——河南省巩义市吴沟村、滹沱村、孝南村的实证分析[D];河南大学;2004年
7 王萍;遥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信息提取的决策树方法[D];山东科技大学;2004年
8 王军邦;中国陆地净生态系统生产力遥感模型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9 任启平;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结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谢连文;罗布泊现代盐湖沉积与近两千年气候变化遥感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马蔼乃;论地理科学的发展[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1期
2 任美锷;最近十年来中国地理科学的进展[J];地理学报;1990年02期
3 郑度;中国21世纪议程与地理学[J];地理学报;1994年06期
4 黄秉维;论地球系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基础(Ⅰ)[J];地理学报;1996年04期
5 周成虎,鲁学军;对地球信息科学的思考[J];地理学报;1998年04期
6 吴传钧;地理学的特殊研究领域和今后任务[J];经济地理;1981年01期
7 吴传钧;论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J];经济地理;1991年03期
,本文编号:6106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610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