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基于DEM的横断山县域山区类型划分

发布时间:2017-08-10 13:15

  本文关键词:基于DEM的横断山县域山区类型划分


  更多相关文章: 山地 山区 DEM 地形起伏度 横断山地


【摘要】:科学界定山地和山区类型可为山区因地制宜施策提供参考。运用均值变点法,确定最佳统计单元面积,利用ArcGIS的空间分析工具处理DEM数据,提取横断山各类山地面积,以县级行政单元对横断山山区类型进行划分。研究表明:使用均值变点法确定移动窗口面积14.98km~2为横断山地地形起伏度最佳统计单元面积;横断山山地面积占比大,山地与非山地面积之比约为94∶6,山地省际空间分异明显,四川省的山地类型以次高山、高山为主,西藏自治区的山地类型以高山、极高山为主,云南省的山地类型以中山和次高山为主;横断山县级行政单元多数是山区县,其中有16个半山区县,6个准山区县,11个显山区县,65个整山区县,只有1个非山区县。整山区县的数量最多,主要分布于横断山地的中部及其以北地区。
【作者单位】: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山地 山区 DEM 地形起伏度 横断山地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5CB4527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61021)
【分类号】:K928.2;P208
【正文快照】: 山地是指具有一定海拔高度、起伏度和坡度有机组合的特殊地域类型,具有显著的自然属性和地域特征[1]。山区是山地达到一定的面积阈值才能被外延拓展形成,其强调区域自然属性和人文属性相耦合的地域综合体[2],但山区的界定具有不确定性和模糊性[3],凡是由山脉或者山系组成的空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费立凡;何津;马晨燕;颜辉武;;3维Douglas-Peucker算法及其在DEM自动综合中的应用研究[J];测绘学报;2006年03期

2 祝启刚;樊文平;;利用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制作DEM的研究[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6年05期

3 王少娟;应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生成大比例尺DEM的质量分析与控制[J];北京测绘;2001年01期

4 娄纯柱;于福来;刘伟;;一种基于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制作高精度DEM的方法[J];勘察科学技术;2005年06期

5 周小军;王光霞;薛志伟;齐晓飞;;基于DEM化简的等高线综合研究[J];测绘工程;2014年02期

6 范巍;刘惠;卢少雄;;浅谈如何利用DEM制作耕地坡度分级图[J];地理空间信息;2009年S1期

7 周冠男;塔西甫拉提·特依拜;尹磊;周岱;;DEM内插算法对坡度的影响[J];测绘科学;2011年03期

8 丁军,王少娟,王丹;应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生成山区大比例尺DEM的精度分析[J];遥感信息;2000年04期

9 李军;;山区气温空间分布模拟的DEM尺度影响[J];山地学报;2012年06期

10 张晓伟;沈军;;利用等高线套合差评定DEM质量的应用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文涛;;在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中制作DEM方法及应用[A];高效 清洁 安全 电力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吉林省电机工程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朱雪坚;汤国安;龙毅;杨昕;张勇;;基于3维Douglas-Peucker算法的DEM地貌特征提取[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黄利民;祝志明;;基于人工判读高程原理的DEM生成方法[A];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与应用——中国科协2002年学术年会测绘论文集[C];2002年

4 程真;符永好;;通过实测方式获取DEM数据的方法研究[A];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中南分网第二十四次学术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5 王庆;陈磊;韩文泉;;基于机载LiDAR技术的高精度DEM生产研究[A];第九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测绘分论坛)论文集[C];2012年

6 蒋燕;弓美荣;;DEM、DOM生产工艺改造在1:10000基础测绘项目中的应用与实现[A];2007'全国测绘科技信息交流会暨信息网成立30周年庆典论文集[C];2007年

7 刘学军;汤国安;;基于DEM坡度坡向算法精度的分析研究[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8 宋德明;杨永侠;贾文涛;张晓沛;王勇涛;;基于地形图生成DEM的方法研究[A];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与建设现代农业——2005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分册[C];2005年

9 杨昕;汤国安;;多尺度DEM坡度的分形特征——以陕北黄土高原地区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卢华兴;刘学军;;地形复杂度与DEM尺度之间关系的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祝士杰;基于DEM的黄土高原流域面积高程积分谱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2 张婷;基于DEM的流域沟谷网络尺度特征及尺度分解[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维亚;基于DEM的河网结构分形研究与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黄恒灵;基于地理处理服务的DEM水系提取方法的研究及其应用[D];福州大学;2013年

3 孙国愿;利用等高线生成DEM方法的研究及改进[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4 谢翠贞;基于SRTM3 DEM与ASTER GDEM的DEM融合方法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5年

5 薛志伟;基于DEM化简的等高线综合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6 昝梅;基于DEM的艾比湖阶地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7年

7 陈燕;不同空间尺度DEM坡度转换图谱研究——以在黄土高原的试验为例[D];西北大学;2001年

8 吕献林;多源数据辅助机载LiDAR数据生成DEM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9年

9 邓财;不同空间插值、等高线及分辨率下微地貌DEM地形因子对比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9年

10 辛麒;基于机载激光雷达数据构建DEM的精度分析[D];长安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6509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6509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5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