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都保定顺平县尧城村考
本文关键词:尧都保定顺平县尧城村考
【摘要】:古代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河文明,都兴盛于大河下游的河畔平原,古黄河下游的河畔平原催生了尧文化的兴盛。农业的大发展需要完善的历法,历法源于对天象的不断观测,由此形成以太阳为参照的四至地名,其中心即文明的都城所在。
【作者单位】: 保定市五帝文化研究会;
【关键词】: 尧文化 河畔平原 农业 历法 都城
【分类号】:K928.6
【正文快照】: 关于尧都地望,目前众说纷纭。其中因陶寺遗址的发掘,临汾说成为主流。然而,这一说法还没有得到考古学上的直接证明。针对尧都的研究,既可以像发现殷墟那样,通过考古解决,也可以从历史进程的规律性中找到答案。尧文化的兴盛代表着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如《汉书》所言:“唐、虞之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周长富;;尧母庆都考[J];保定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2 龚缨晏;;《巴比伦世界地图》:人类最早的“世界地图”[J];地图;2009年04期
3 王天峰;;殷商起源于保定西部安阳盆地考[J];殷都学刊;2010年04期
4 尚友萍;;先商文化源头考辨[J];文物春秋;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皓政;;一部诗意的“历史”——论《聊斋志异》的文本性质与历史品格[J];蒲松龄研究;2006年01期
2 张翔里;;神秘的中国西羌丝绸之路[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3 杨东晨;一部古为今用的高水平区域经济史著作——评王鑫义主编《淮河流域经济开发史》[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4 郭振香;论《礼运》与《中庸》在治政之道上的分野[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5 丁成际;;“各得其宜”与“群居和一”——荀子“群己之辨”的价值意蕴[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6 詹向红;;“颜渊问仁”章试诠——从“仁—礼”与“人—己”关系看孔子“仁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7 吴良宝;;战国韩魏铭文考释[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8 袁健惠;;先秦汉语受事前置句类型及其句法语义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9 傅林祥;;晚明清初督抚辖区的“两属”与“兼辖”[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10 何丽华;东汉封君之封地地理分布探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国娟;儒学与秦汉意识形态的建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美宏;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6 曹志红;老虎与人:中国虎地理分布和历史变迁的人文影响因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魏晓虹;《阅微草堂笔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罗骧;慧远与东晋佛教的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10 范江涛;驳杂与务实:《抱朴子外篇》政治思想新研[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祝娇娇;医学生诚信教育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2 鲁京京;古史辨派对《史记》中先秦史料评判之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许庆玲;试论孝观念向封建孝道的转化[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梦洁;基于养生理念的居住区景观设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5 雷晓伟;汉代“物勒工名”制度的考古学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6 杨晓静;两京地区新莽墓葬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7 杨迎春;观念、制度与春秋邦交模式变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张f替,
本文编号:6861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686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