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实地缘战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0 06:25
【摘要】:中国地缘战略的制定向来是一个重大的现实国际问题。中国希望自己在本世纪崛起为世界强国。然而,冷战后,中国所面临的国际环境比以往更为复杂。中国能否真正崛起为世界强国,取决于中国能否制定和实施正确的地缘战略。 论文首先回顾了地缘战略方面的基本理论,介绍了中西地缘战略思想,首次提出了当前地缘战略的发展趋势。接着,论文从地缘视角探讨了决定和影响中国地缘战略的地缘环境、影响中国安全的周边和地区外部环境,分析了中国周边大国和组织对华地缘战略。 最后,着眼于如何营造有利于中国和平发展与崛起的地缘环境,论文系统提出了中国现实地缘战略的总构想:稳北、和南、西进、东御;睦邻周边,巩固陆权;发展海权,,突破东南;经略西南,拓展战略空间;内图自强——富国强兵并重,外御美日——合作、防范两手并用。并提出了实现全球自卫、确保战略通道安全、大力发展海权、积极营造解决台湾问题的有利环境等原则设想和具体的措施建议。在总结与展望部分,对下一步需要关注和研究的问题进行了说明。
【图文】:
在这块世界岛上居于顶端部分的欧亚大陆,是决定世界历史发展地地理中枢,因此他称之为全球的“心脏地带”。心脏地带大体包括东欧平原、东西伯利亚平原、中亚和中国西北(见图3.2)。麦金德的陆权论认为地缘优势在陆地方面,特别在欧亚大陆心脏地带,控制东欧是控制心脏地带的关键。由这种地理战略眼光出发,他提出了三句影响深远的名言:“谁统治东欧,谁就能主宰心脏地带;谁统治心脏地带,谁就能主宰世界岛;谁统治世界岛,谁就能主宰全世界。”图3.2心脏地带麦金德的陆权论在西方影响深远。德国的豪斯霍弗把麦金德的陆权论和拉采尔的“国家有机体”融合,提出了“生存空间论”,成为二战时期希特勒侵略扩张的蓝图。苏联的第17页
发表《历史的地理枢纽》一文,首先提出了关于世界的“地理中枢”的概念,强调大陆在战略上的重要性,提出了与海权论相对立的陆权论。他认为欧亚内陆(东欧和北亚部分)是世界政治的枢纽地区(见图3.1),统治世界上最大的一块陆地的心脏将是控制世界的基础。麦金德认为,陆地大国(不管是俄国、德国,还是中国)完全有可能控制这个枢纽地区,对海洋世界进行翼侧包围。第16页
【学位授予单位】: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E25
本文编号:2621870
【图文】:
在这块世界岛上居于顶端部分的欧亚大陆,是决定世界历史发展地地理中枢,因此他称之为全球的“心脏地带”。心脏地带大体包括东欧平原、东西伯利亚平原、中亚和中国西北(见图3.2)。麦金德的陆权论认为地缘优势在陆地方面,特别在欧亚大陆心脏地带,控制东欧是控制心脏地带的关键。由这种地理战略眼光出发,他提出了三句影响深远的名言:“谁统治东欧,谁就能主宰心脏地带;谁统治心脏地带,谁就能主宰世界岛;谁统治世界岛,谁就能主宰全世界。”图3.2心脏地带麦金德的陆权论在西方影响深远。德国的豪斯霍弗把麦金德的陆权论和拉采尔的“国家有机体”融合,提出了“生存空间论”,成为二战时期希特勒侵略扩张的蓝图。苏联的第17页
发表《历史的地理枢纽》一文,首先提出了关于世界的“地理中枢”的概念,强调大陆在战略上的重要性,提出了与海权论相对立的陆权论。他认为欧亚内陆(东欧和北亚部分)是世界政治的枢纽地区(见图3.1),统治世界上最大的一块陆地的心脏将是控制世界的基础。麦金德认为,陆地大国(不管是俄国、德国,还是中国)完全有可能控制这个枢纽地区,对海洋世界进行翼侧包围。第16页
【学位授予单位】: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E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王伟;;中国能否冲破“遏制链条”[J];当代军事文摘;2005年09期
2 刘振民;国际秩序与中国的和平发展[J];求是;2005年10期
3 张文木;中国能源安全与政策选择[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05期
4 张文木;美国的石油地缘战略与中国西藏新疆地区安全──从美国南亚和中亚外交新动向谈起[J];战略与管理;1998年02期
5 张文木;中国国家安全哲学[J];战略与管理;2000年01期
本文编号:26218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uzj/2621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