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险救灾中我军形象的网络传播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6 05:35
【摘要】:军队形象是军队外在特征、行为表现、内在精神在社会和民众中形成的总体印象,直接关系到社会对一支军队价值观念、发展理念、政策主张和军事行动的判断和认同,进而影响该军队在社会上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军队良好形象既要靠自身塑造,又要靠包括网络在内的媒体打造。参加各种类型的抢险救灾行动,是塑造党领导人民军队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和平之师良好形象的有利契机。 本文依据美国著名的传播学家H·拉斯韦尔提出的传播学经典“5W”模式,结合近些年南方冰雪、汶川大地震、玉树大地震、舟曲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从新闻记者、新闻发言人、普通民众等网络传播的主体,国内外网络传播受众,网站、即时通信、网络社区、博客等网络传播渠道,以及见仁见智的网络传播内容、相对正面的网络传播效果等方面,对我军抢险救灾中形象塑造进行了全方位、多视角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博采众媒特长、及时报道英勇顽强的正面信息,依托网络平台、正确引导良莠不分的社会信息,运用多种手段、严格管控居心不良的负面信息等提升我军网络形象的对策措施,可望对人民军队在今后履行多样化军事任务中,塑造更加良好形象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图文】: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硕士学位论文流的重点话题,其中以各大媒体网站社区、天涯社区等最为典型。作为国内拥有网民最多、浏览量最大、最具深刻广泛影响力的著名社区论坛,天涯社区论坛在汶川地震发生期间传播了大量相关的信息和言论。在地震发生后,迅速建立起来“天涯互助-汶川地震”版面,主要汇集了地震灾区消息、前线救援、救灾指引、捐献救助、亲身经历、感人故事等不同类型的信息,吸引了众多网民的加入与关注,引发了来自各界网民的不同程度的讨论。此外互联网上开设的诸如“救灾吧-百 度 贴 吧 ”( tieba.baidu.com/ 救 灾 )、“ 抗 灾 防 灾 - 凤 凰 论 坛 ”( http://bbs.fashion.ifeng.com )、“ 救 灾 - 仁 爱 慈 善 - 龙 泉 论 坛 ”(http://bbs.longquanzs.org)、“天涯互助-天涯论坛-天涯社区”(http://www.tianya.cn)等抗震救灾论坛板块,人民网专门开设的“中国抗震救灾网”(如图 3.1),新浪论坛的开辟“抗震救灾英雄谱”版块(如图 3.2),都是正面宣传军队良好形象的重要平台。
图 3.2 新浪论坛“抗震救灾英雄谱”3.4 博客传播博客的英文是“Blog”或“Weblog”,该词来源于“Web Log(网络日志)”的缩写,是一种特别的网络个人出版形式,其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且不断更新。博客是一种介于公、私域之间的一个空间,它是一个开放的私人领域,也可是一个有限的公共话语空间。博客的意义不仅仅是博客主人表达个人思想和记录个人日常经历,博客主人还可以自己的兴趣为视角、以整个互联网为视野,精选和记录自己在互联网上看到的精彩内容,并将其分门别类,从而能为他人提供帮助,这使其具有了很高的共享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博客具有重要的传播功能。微博即微博客的简称,一种非正式的迷你型博客,是一种可以即时发布消息、类似博客的系统,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微博用户可以通过 WEB、WAP 以及各种客户端组件个人社区,一般以 140 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为了方面广大网友交流信息,,很多网站都开设博客和微
【学位授予单位】: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E222
本文编号:2699236
【图文】: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硕士学位论文流的重点话题,其中以各大媒体网站社区、天涯社区等最为典型。作为国内拥有网民最多、浏览量最大、最具深刻广泛影响力的著名社区论坛,天涯社区论坛在汶川地震发生期间传播了大量相关的信息和言论。在地震发生后,迅速建立起来“天涯互助-汶川地震”版面,主要汇集了地震灾区消息、前线救援、救灾指引、捐献救助、亲身经历、感人故事等不同类型的信息,吸引了众多网民的加入与关注,引发了来自各界网民的不同程度的讨论。此外互联网上开设的诸如“救灾吧-百 度 贴 吧 ”( tieba.baidu.com/ 救 灾 )、“ 抗 灾 防 灾 - 凤 凰 论 坛 ”( http://bbs.fashion.ifeng.com )、“ 救 灾 - 仁 爱 慈 善 - 龙 泉 论 坛 ”(http://bbs.longquanzs.org)、“天涯互助-天涯论坛-天涯社区”(http://www.tianya.cn)等抗震救灾论坛板块,人民网专门开设的“中国抗震救灾网”(如图 3.1),新浪论坛的开辟“抗震救灾英雄谱”版块(如图 3.2),都是正面宣传军队良好形象的重要平台。
图 3.2 新浪论坛“抗震救灾英雄谱”3.4 博客传播博客的英文是“Blog”或“Weblog”,该词来源于“Web Log(网络日志)”的缩写,是一种特别的网络个人出版形式,其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且不断更新。博客是一种介于公、私域之间的一个空间,它是一个开放的私人领域,也可是一个有限的公共话语空间。博客的意义不仅仅是博客主人表达个人思想和记录个人日常经历,博客主人还可以自己的兴趣为视角、以整个互联网为视野,精选和记录自己在互联网上看到的精彩内容,并将其分门别类,从而能为他人提供帮助,这使其具有了很高的共享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博客具有重要的传播功能。微博即微博客的简称,一种非正式的迷你型博客,是一种可以即时发布消息、类似博客的系统,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微博用户可以通过 WEB、WAP 以及各种客户端组件个人社区,一般以 140 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为了方面广大网友交流信息,,很多网站都开设博客和微
【学位授予单位】: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E2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石俊杰;;从抗震救灾看中国国家形象的提升[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9期
2 李剑;王永昌;;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军队形象建构[J];法制与社会;2008年19期
3 雷蔚真;王天娇;;新媒体在重大突发性灾害事件中的应用——以汶川地震中的信息需求与运用为例[J];国际新闻界;2008年06期
4 廖国庚;滕云;高立英;;论新时期军队形象的塑造[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07年03期
5 刘轶;;非战争军事行动中传媒应用的典范——以汶川地区抗震救灾行动为例[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6 孟建;刘一川;;关于我军建立新闻发布制度的若干思考[J];南京社会科学;2011年10期
7 庞华;;从汶川大地震看网媒的舆论引导[J];青年记者;2009年05期
8 曾嘉;;国际传播力与中国军队的形象塑造[J];军事记者;2009年10期
本文编号:26992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uzj/2699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