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传记论文 >

爱国民主人士黎照寰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6 11:07

  本文关键词:爱国民主人士黎照寰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黎照寰 孙中山 交通大学 抗日战争 社会主义


【摘要】:黎照寰是近代中国杰出的爱国民主人士,其人生历经晚清、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四个时期,相继担任过南京国民政府铁道部常务次长、交通大学校长、中苏文化协会上海分会会长、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董事长、新中国上海市人民政协副主席,是中国近代历史中一位值得纪念与研究的风云人物。黎照寰的一生历经坎坷,精彩纷呈。他早年接触进步思想,在清政府无故取消其留学资格后,与之坚决斗争,此后远渡重洋,参加革命;他曾撰写《中山先生之革命政策》、《中国国民党政策》等书籍,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他曾在南京国民政府铁道部任职,但无意发展仕途,转而投身教育事业;他在担任交通大学校长期间兼容并包,锐意改革,一手开创了建国前交通大学的“黄金时期”;时代精英特有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使他参与了当时社会的多个重要团体组织,在近代中国的对外交流、社会服务、宗教慈善等方面都有所作为;晚年的黎照寰选择留在新中国,通过在人民政协的参政议政努力实现其爱国理想;他的人生经历是近代历史人物参与革命、政治、教育以及社会活动的真实写照,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黎照寰的个人成长背景,之后结合时代特征阐述其参加革命与从政的活动,分析其革命思想,并将其著作与戴季陶的著作进行比较。黎照寰是建国前交通大学“黄金时期”的缔造者,自1929年来到交通大学后,他连续14年执掌交大,这段校长生涯是其人生的巅峰时刻,他的教育思想理念成熟,成绩斐然,且具有抗日爱国情怀。黎照寰热衷民国社会活动,曾担任多项重要的社会职务,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形成了具有个人特点的思想和主张。1949年政权鼎革之际,黎照寰选择走向新中国,积极参与建国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与人民政协工作,继续弘扬传承孙中山的精神。黎照寰是一位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主义者与诚挚的社会主义者,同时他也是孙中山先生的忠实追随者。这些特质使得黎照寰能在中国近代剧烈的社会变革中,敏锐地把握时代机遇,不断转换着自己的角色,在历史舞台上纵横捭阖,施展才华,虽不时受到时局的困扰,却依然与时俱进,奋勇前行。黎照寰参与革命、政治、教育以及社会活动的人生轨迹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精英活动的一个缩影,他的兴奋与激进、彷徨与无奈都是时代的反映。
【关键词】:黎照寰 孙中山 交通大学 抗日战争 社会主义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K827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5
  • 绪论15-26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15-18
  • 二、学术史回顾18-21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21-23
  • 四、研究难点与创新之处23-26
  • 第一章 革命与从政26-70
  • 第一节 投身革命的原因26-39
  • 一、家庭背景26-28
  • 二、启蒙教育28-32
  • 三、留学经历32-37
  • 四、孙中山的引领37-39
  • 第二节 海内外的革命斗争39-49
  • 一、在美国的斗争39-42
  • 二、革命金融家42-45
  • 三、东江遇险45-49
  • 第三节 黎照寰的革命思想49-60
  • 一、黎照寰著书的历史背景49-51
  • 二、黎照寰书中的革命观51-54
  • 三、与戴季陶主义的比较54-60
  • 第四节 铁道部的从政经历60-70
  • 一、重返政坛的原因60-62
  • 二、履职实绩62-66
  • 三、时局制约下的转行66-70
  • 第二章 开创交通大学的“黄金时期”70-128
  • 第一节 黎照寰的治校理念70-78
  • 一、交通大学的早期历史70-75
  • 二、治校理念75-77
  • 三、现实的困境77-78
  • 第二节 黎照寰的改革措施78-93
  • 一、行政管理改革78-81
  • 二、院系学科改革81-85
  • 三、招生教学改革85-89
  • 四、基础设施的扩充89-93
  • 第三节 黎照寰的创新举措93-101
  • 一、提高声誉:顶尖学者访校93-95
  • 二、扩大影响:举办重要会展95-97
  • 三、国际知名:拓展海外交流97-99
  • 四、培养精英:德、智、体全面发展99-101
  • 第四节 抗日救亡中的斗争与无奈101-120
  • 一、组织抗日斗争102-109
  • 二、理智研判与应对109-114
  • 三、“孤岛”治校的艰辛114-120
  • 第五节 黎照寰的教育思想120-128
  • 一、黎照寰的治校成就120-124
  • 二、“教育强国”的理念124
  • 三、科学合理的教育体系124-126
  • 四、“振兴国家”的责任126-128
  • 第三章 黎照寰的社会活动128-181
  • 第一节 筹建中国民权保障同盟128-132
  • 一、筹建同盟的背景128-129
  • 二、筹建同盟的活动129-132
  • 第二节 在上海社会的救亡活动132-147
  • 一、上海市地方协会的活动132-135
  • 二、国际问题研究会的斡旋135-139
  • 三、黎照寰的外交观139-147
  • 第三节 黎照寰的文化活动147-164
  • 一、创立中山文化教育馆147-154
  • 二、主持中苏文化协会上海分会154-162
  • 三、黎照寰的影响与贡献162-164
  • 第四节 黎照寰的宗教事业164-181
  • 一、中华基督教青年会的活动165-173
  • 二、宗教事业的国际交流173-174
  • 三、黎照寰的宗教观174-181
  • 第四章 建国后的活动与思想181-240
  • 第一节 留在大陆的原因181-186
  • 一、与旧政权的决裂182-183
  • 二、主观因素183-184
  • 三、客观因素184-186
  • 第二节 建国后的活动186-199
  • 一、执掌之江大学186-187
  • 二、支持“抗美援朝”187-191
  • 三、推进公私合营191-193
  • 四、参与“三自”爱国运动193-196
  • 五、加入中苏友好协会196-199
  • 第三节 在人民政协的工作199-209
  • 一、亲力亲为,尽心履职199-203
  • 二、科学分析与研判203-205
  • 三、对政协工作的思考205-209
  • 第四节 传承孙中山的精神209-220
  • 一、与宋庆龄并肩协作209-214
  • 二、怀念与感悟214-220
  • 第五节 晚年的思想转变220-226
  • 一、自身思想的转变221-222
  • 二、对中国共产党的态度222-225
  • 三、期待与无奈225-226
  • 第六节 黎照寰与竺可桢之比较226-240
  • 一、黎照寰与竺可桢的交集227-229
  • 二、影响人生的求学历程229-230
  • 三、功勋卓著的治校业绩230-234
  • 四、殊途同归的爱国信念234-240
  • 结语240-262
  • 附录 黎照寰生平及大事记262-272
  • 参考文献272-282
  • 一、档案资料272-273
  • 二、报纸资料273
  • 三、期刊杂志273-275
  • 四、著作275-279
  • 五、研究论文279-282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282-283
  • 致谢28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华明;王细荣;;刘湛恩与国民外交[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2 杨秀英;罗毅;;黎照寰近代大学教育理念与实践[J];兰台世界;2014年04期

3 康建武;;抗战时期竺可桢的政治态度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4 高萍萍;;孙科创建中山文化教育馆[J];档案与建设;2012年05期

5 范岱年;;尼耳斯·玻尔与中国(上)——有关历史资料汇编(1920-1949)[J];科学文化评论;2012年02期

6 盛懿;;论交通大学校长黎照寰的大学理念[J];高等理科教育;2011年03期

7 何方昱;;党化教育下的学人政治认同危机:去留之间的竺可桢(1936-1949)[J];史林;2010年06期

8 张洁明;;宋庆龄对孙中山的特殊怀念[J];世纪;2010年04期

9 杨卫;;创建一流大学的执著追求与不懈探索——竺可桢教育思想与浙江大学勃兴[J];中国高等教育;2010年10期

10 欧七斤;;黎照寰的高等教育思想与实践[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饶正慧;民国时期著名大学校长领导力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2 肖卫兵;中国近代国立大学校长结构及其角色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983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wzj/10983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e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