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我国实验热化学的先驱和开拓者冯师颜教授诞辰百年
本文关键词:纪念我国实验热化学的先驱和开拓者冯师颜教授诞辰百年
更多相关文章: 热化学 师颜 国立大学 河南济源 省科协 陕西汉中 科技精英 中国科学院院士 国际温标 钱伟长
【摘要】:正冯师颜,1915年出生于河南济源市。1935年考入清华大学化学系学习。卢沟桥事变后,他于1940年辗转入陕西汉中的国立西北大学化学系继续学习。1943年毕业留西北大学化学系任教。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年晋升为教授。1970年2月26日病逝。22年后的1992年,陕西省科协追授冯师颜为"陕西科技精英"。冯师颜教授1959─1961年赴莫斯科国立大学化学系留学,主修热化学。回国后,他在热化学实验
【关键词】: 热化学;师颜;国立大学;河南济源;省科协;陕西汉中;科技精英;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温标;钱伟长;
【分类号】:O642.3;K826.13
【正文快照】: 冯师颜,1915年出生于河南济源市。1935年考入清华大学化学系学习。卢沟桥事变后,他于1940年辗转入陕西汉中的国立西北大学化学系继续学习。1943年毕业留西北大学化学系任教。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年晋升为教授。1970年2月26日病逝。22年后的1992年,陕西省科协追授冯师颜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师颜;;近代热化学发展概况[J];科学通报;1962年10期
2 王乐珊;许志宏;;“无机热化学数据库”在冶金物化中应用实例[J];化工冶金;1981年01期
3 马沛生;;石油化工有关物质的基本热化学新数据[J];石油化工;1982年12期
4 马沛生;;石油化工有关物质的基本热化学数据(补充Ⅰ)[J];石油化工;1983年01期
5 王乐珊;许志宏;;无机热化学数据库[J];化学通报;1985年06期
6 韩美;;世界第一个热化学法连续式氢生产装置的开发[J];低温与特气;1987年01期
7 刘祁涛;;研究固体表面酸性分类的热化学方法[J];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1期
8 刘义,谭安民,谢昌礼,屈松生,赵必均;厌氧菌生长过程热化学研究[J];化学世界;1996年S1期
9 李旭;;矢志不渝报国心 漫远求索学者情——记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热化学实验室谭志诚教授[J];科学中国人;2013年04期
10 周亚平,张瑞,徐芳,万洪文,武曼丽;二水合马来酸锌的热化学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立;许敏;王海勇;;生物质相关于热化学转换过程的理化特性[A];21世纪太阳能新技术——2003年中国太阳能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曾明;杭建;林贞彬;瞿章华;;不同热化学模型对高超声速喷管流场影响的数值分析[A];计算流体力学研究进展——第十二届全国计算流体力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吕洋;李宁;刘志宏;;硼铝酸盐微孔晶体K_2Al[B_5O_(10)]·4H_2O的热化学研究[A];中国化学会成立80周年第十六届全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4 张忠海;姜晓娟;库宗军;;高氯酸镨与L-脯氨酸配合物的合成及热化学和热分解动力学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全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6年
5 王高洁;陈静;董家新;;低共熔溶剂的热化学研究[A];中国化学会成立80周年第十六届全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6 淡文彦;邸友莹;张莹莹;;正八烷铵磷酸二氢盐的合成,表征和热化学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全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0年
7 黄频频;王晓蕊;刘志宏;;硼磷酸盐微孔晶体材料Na_2[ZnB_3P_2O_(11)(OH)]·0.67H_2O的热化学研究[A];“国际化学年在中国”——中国化学会第三届全国热分析动力学与热动力学学术会议暨江苏省第三届热分析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郭烈锦;;能源转化与动力系统中多相流热物理热化学过程的多尺度效应[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9 彭海琳;冉纯博;于学春;凌亚鼎;张莹莹;郑瑞;周维;刘忠范;;STM热化学烧孔材料的合成及其存储性能研究[A];2004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10 邸友莹;谭志诚;孙立贤;;高氯酸铒-谷氨酸配合物[Er_2(L-Glu)_2(H_2O)_8]·(ClO_4)_4·3H_2O的低温热容和热化学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全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柳军;热化学非平衡流及其辐射现象的实验和数值计算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2 刘伟;热化学复合体系提高超稠油油藏采收率机理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2年
3 吴剑鸣;密度泛函和神经网络组合高效热化学方法[D];厦门大学;2008年
4 杜娟;甲烷重整热化学储能过程催化反应及传输特性[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5 吴守军;3D SiC/SiC复合材料热化学环境行为[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飒英;碱金属硼镓酸盐微孔晶体材料的制备、表征以及热化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顾知之;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的合成、热化学与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3 张晓玉;锌盐与氨基酸配合行为的相化学及热化学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4 肖圣雄;稀土三元固态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与热化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王s,
本文编号:11094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wzj/1109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