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雷特孙大雨_《四川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本文关键词:翻译家孙大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四川大学》 2007年
翻译家孙大雨研究
曹艳丽
【摘要】: 孙大雨(1905—1997),浙江诸暨人,1905年生于上海,我国卓有成就的著名翻译家、学者和诗人。早年毕业于清华学校(现清华大学的前身),后在美国攻读英国文学专业。回国后,以教书和著译为业,曾在多所大学英文系任教。他不仅是一位诲人不倦的严师,也是一位诗歌和翻译方面的实践者兼学者。 孙大雨先生一生翻译有莎士比亚戏剧八部,数量不多,但是质量颇高,他首先运用自己创建的音组理论翻译莎剧,以汉语音组对应莎剧原文的抑扬格五音步,力求导旨而传神。除莎译外,孙先生还有部分屈原诗英译,中国汉唐古诗英译和部分英文名诗汉译,分别收录在《屈原诗选英译》、《古诗文英译集》和《英诗选译集》等译作中。 但是,孙大雨先生在翻译实践和理论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研究。孙先生曾一度销声匿迹,大家就忽略了他的学术成就。在极“左”思潮统治时期,孙大雨先生长期遭受不公正待遇,甚至遭受了长期的牢狱之灾。直到平反,中间耽搁了整整27年的宝贵时间。到目前为止,仅有少数论文涉及孙大雨的翻译。而这些零散的文章在深度和广度方面都有待改进之处。 本文旨在系统全面地研究孙大雨的翻译实践与思想,还孙先生作为著名翻译家兼学者的本来面貌,以及与他的翻译成就相符的客观评价。本文试图对其散见于翻译序言中的翻译思想进行归纳和总结,从而体系性地展示孙大雨的翻译理论;用文本分析的方法从主题、措辞和翻译方法的层面对其代表性译作进行研究;并结合其诗人的背景对其翻译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运用进行根源性和历时性探索,,进而揭示孙大雨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密切关系。 除导言和结论外,本论文共包括六章: 导言部分阐述孙大雨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现状、本论文的研究意图、要解决的问题以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简要介绍孙大雨的生平及其在诗歌创作、新诗理论、翻译实践与理论等方面的学术成就; 第二章从翻译目的、诗歌翻译、戏剧翻译以及他本人对文学翻译的看法入手归纳总结孙大雨的翻译思想; 第三章综述孙大雨的戏剧翻译成就,归纳其戏剧翻译特征,并对其代表性译作做译本分析及比较研究; 第四章综述孙大雨中国古诗英译的成就,归纳其汉诗英译特征,并对其代表性译作做译本分析及比较研究; 第五章综述孙大雨英语诗歌汉译的成就,归纳其翻译特征,并对其代表性译作做译本分析及比较研究; 第六章结合孙大雨的成就贡献和局限缺点,对其翻译家身份地位和其诗歌戏剧翻译做再评价,以及他对当今译坛青年译者的启发; 结论部分对本论文做回顾和总结,概括性地对研究结果进行综述。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K825.6;H315.9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霆;论孙大雨对新诗“音组”说创立的贡献[J];文艺理论研究;2002年03期
2 黄昌勇;孙大雨传略(上)[J];新文学史料;1996年02期
3 黄昌勇;孙大雨与中国现代诗[J];诗探索;1995年04期
4 孙大雨;格律体新诗的起源[J];文艺争鸣;1992年05期
5 王峰岐;“开音节规律”的实质及其在形态范畴所引起的特殊变化[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6 孙映逵;平仄规律与新诗的音乐美[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84年01期
7 李孝仓;《春秋左传卷》对复音组合中词与非词的处理[J];辞书研究;2000年06期
8 宁尔;“有限──可变五声性序列”的构成原理及其类别(上)[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9 胡忱;;简论新月派诗人的个体独特性——以闻一多、徐志摩、朱湘为例[J];华中人文论丛;2010年01期
10 房晓敏;;W·X作曲技法(摘要)[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8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尚杰;;孙大雨和“音组”理论[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西渡;;孙大雨的新诗格律理论[A];新诗研究的问题与方法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岳邦湖;陈炳应;;我国发现的西夏文字典《音同》残篇的整理复原与考释[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C];1980年
4 刘韵;张道行;;不同噪声环境中嗓音声谱特点(摘要)[A];全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术会论文汇编[C];2004年
5 冯蒸;;满文标音《正音切韵指掌》研究[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二辑)[C];1993年
6 罗美珍;;车里译语考[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二辑)[C];1993年
7 黄虎威;;四部和声写作规则之我见[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8 李新魁;;西夏语辅音系统研究[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二辑)[C];1993年
9 唐卫红;曹金荣;李汉军;郑晓慧;杨士亮;;一种单片机音乐盒的设计与制作[A];第六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2)[C];2008年
10 张芳芳;田仰华;汪凯;;声母与韵母加工的分离—来自一例失语症患者的证据[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涛;[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2 本报记者 王学良;[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3 王秀军;[N];北京电子报;2000年
4 屠岸;[N];文汇报;2001年
5 ;[N];人民邮电;2005年
6 陕西 爱老虎油;[N];电脑报;2001年
7 河南·周羽;[N];电子报;2001年
8 北京交通大学现代通信研究所 乔静 高杰复;[N];通信产业报;2005年
9 任珩 冯小民;[N];电脑报;2002年
10 小新、风语;[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雪松;中国现代诗歌节奏原理与形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梦菡;诗人孙大雨综论[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姚鸽;孙大雨英诗汉译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3 曹艳丽;翻译家孙大雨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4 陈秀梅;蒙古语察哈尔土语辅音组合“4×6”的声学和生理分析[D];内蒙古大学;2004年
5 周昉;金文复音组合量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程银春;论孙大雨的格律诗观念与翻译实践[D];西南大学;2011年
7 王立;韵文翻译中的规范[D];中南大学;2010年
8 王年梅;塔木察格盆地塔南凹陷查干组沉积特征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7年
9 王芬;走近“被冷落的缪斯”—吴兴华诗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段姝婧;基于脑电的音色感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翻译家孙大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337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wzj/133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