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是这样炼成的——我国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成长之路探微
本文关键词:大师是这样炼成的——我国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成长之路探微 出处:《中国人才》2015年1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最高科技奖 成长之路 沿海省市 徐光宪 浙江上虞 江苏无锡 王振义 社会环境 郑哲敏 王选
【摘要】:正人才的成长与发展,离不开自身素质和社会环境这两个条件。前者决定其创造能力的大小,后者决定其创造能力发挥的程度。从我国最高科技奖获得者的成才经历便可印证这一规律。自古英才出少年少年时期的成长经历、社会环境对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成长成才至关重要。获奖者的出生地主要集中在我国东部沿海省市。如吴文俊出生于上海,王选是江苏无锡人,徐光宪的出生地是浙江上虞,谷超豪是断江温州人。王振义、
[Abstract]: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positive talents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two conditions of their own quality and social environment. The former determines the size of their creative ability. The latter determines the degree of its creative ability. From the experience of our country's highes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ward winner, we can confirm this rule. Social environment is crucial to the growth of the winner of the highes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ward. The birthplace of the winner is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coastal provinces and cities in the east of China. For example, Wu Wenjun was born in Shanghai, and Wang Xuan is a native of Wuxi, Jiangsu Province. Xu Guangxian's birthplace is Shangyu in Zhejiang Province, and Gu Chaohao is a Wenzhou native of Shuanjiang River. Wang Zhenyi,
【作者单位】: 《中国人才》;
【分类号】:K826.16
【正文快照】: 人才的成长与发展,离不开自身素.liu^^JC创造能力的大小,后者决定其创造能力发挥的程度。从我国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的成才经历便可印证这一规律。 自古英才出少年 少年时期的成长经历、社会环境对 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成长成才至关重要。 获奖者的出生地主要集中在我国东 部沿海省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投身三农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李振声院士心声[J];山西农业(致富科技);2007年04期
2 嘉木;;小麦田里干出大事业——记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李振声院士[J];时事(时事报告高中版);2006年05期
3 吴志菲;;民谣“要吃面,种小偃”的背后——访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李振声[J];北京纪事;2007年04期
4 ;从今天出发[J];名人传记(上半月);2009年03期
5 ;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闵恩泽院士[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08年01期
6 ;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闵恩泽院士[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08年02期
7 ;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简介[J];标准科学;2009年01期
8 曲志红 ,吕诺;追赶太阳——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金怡濂印象[J];中国人才;2003年06期
9 肖莎;童依平;李滨;;春风化雨润麦苗——记2006年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李振声[J];生命世界;2007年09期
10 宋汉晓;张鹏;周雷刚;;肝胆相照 梦圆祖国医学 术德兼修 超越学术高峰——记我国肝脏外科创始人、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吴孟超院士[J];中国医药指南;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范源;;我所认识的刘先生——走近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刘东生[A];纪念刘东生院士[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张爱华;《国家荣誉——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报告文学》出版[N];科技日报;2009年
2 本报观察员 刘晶瑶 整合;最高科技奖何时传给“黑发人”[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3 张枫逸 (公务员);国家最高科技奖何时不再“白发苍苍”[N];健康报;2012年
4 本报评论员 史哲;国家最高科技奖不能总是白发苍苍[N];南方周末;2009年
5 李春燕;拿到国家最高科技奖东莞重奖500万[N];广东科技报;2012年
6 记者 顾瑞珍 胡浩;10年16人获国家最高科技奖[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7 记者 吴长锋 通讯员 曹佩遴;安徽最高科技奖花落企业[N];科技日报;2006年
8 张枫逸;国家最高科技奖何时不唯“白发苍苍”[N];工人日报;2012年
9 祖春玲;省最高科技奖“名花”有主[N];安徽经济报;2006年
10 陕西省宝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杨海峰;国家最高科技奖折射的健康启示[N];健康报;2012年
,本文编号:13657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wzj/1365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