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廷芳与中美侨务问题交涉研究(1897
本文关键词:伍廷芳与中美侨务问题交涉研究(1897-1902),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东北师范大学》 2009年
伍廷芳与中美侨务问题交涉研究(1897-1902)
刘晓妹
【摘要】: 伍廷芳是清末民初的著名外交家,1897至1902年和1908至1909年,他两次以驻美公使的身份出使美国。伍廷芳出任驻美公使期间,美国排华风潮正逐步升级,排华法案一再颁布通过,在美国的华人处于前所未有的困境之中。伍廷芳为了保护旅美华侨,就侨务问题与美国政府展开了坚决而据理力争的交涉和抗争。笔者在充分利用美国对外关系文件(FRUS)的基础上,结合目前研究现状,拟就伍廷芳第一次出任驻美公使期间处理中美侨务问题准则,以及中美侨务交涉略陈管见,以为进一步研究铺石。 本文主体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阐述伍廷芳之前历任驻美公使与旅美华侨问题的交涉。在伍廷芳上任驻美公使之前,陈兰彬、郑藻如、张荫桓、崔国因、杨儒等人都担任过这一职务。但是由于他们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主要是儒家思想,没有受过正规外语和国际法的训练,从文化到能力都存在种种局限,制约了他们对旅美华侨的保护,与伍廷芳形成鲜明对比。 第二部分论述伍廷芳就排华法案的修改、扩展和延续等问题进行交涉。他对美国政府在华人“入境许可证”上的限制要求提出抗议,强烈反对将排华法案扩展至夏威夷、菲律宾等地,并积极交涉防止排华法案重新制定。 第三部分论述伍廷芳就地方偶发的排华案件进行交涉。伍廷芳以国际法为准绳,坚持平等互利互相尊重的原则,抨击美国在执行排华法案中的弊端,抗议蒙大拿地区反华势力对华人的抵制活动,为维护旅美华侨的合法权益不懈努力。 第四部分评价伍廷芳在中美侨务问题交涉上的贡献和局限。伍廷芳运用国际法等近代外交手段积极交涉,给美国政府施加压力,使美国开始重新审视对华人问题的处理,在一些问题上不敢过于轻率,一定程度上打击和削弱了了排华势力,他维护了华侨利益,使中国公民的地位和生命财产安全都得到保护。但是,由于当时国力有限,许多工作无法展开,客观地评价伍廷芳,实事求是,避免过分拔高,是作者在论文中秉持的态度。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K827;K256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木罗纳德,吴藜;夏威夷的早期移民与美国大陆的华人和日本妇女[J];八桂侨史;1993年03期
2 丁则民;;外来移民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J];东北师大学报;1993年05期
3 张玮;公理对强权的抗争——晚清外交家伍廷芳出使美国[J];国际人才交流;2003年05期
4 刘莲芬;试论清政府保护旅美华侨政策的局限性[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5 马生;夏威夷话古[J];海内与海外;1998年01期
6 李其荣;;关于美国华工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6期
7 蔡静;近代美洲华侨利益的捍卫者━━伍廷芳的护侨思想及其实践[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01期
8 郝贵远;美国排华问题初探[J];历史档案;1983年04期
9 任云仙;;试析晚清驻外公使群体构成与知识结构[J];历史档案;2007年04期
10 郭世佑;伍廷芳:一个出色的文化使者[J];人民论坛;2002年1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孙晓飞;试论伍廷芳的外交思想[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刘薇;崔国因外交思想及实践[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浩然;;宗教渗透特征分析[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2 宋怡;试论《中美续增条约》[J];安徽大学学报;1999年05期
3 马陵合;;公共舆论与晚清联美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孙浩然;;宗教渗透特征分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5 董丛林;吴汝纶医药观的文化表现及成因简论[J];安徽史学;2005年04期
6 吴四伍;洋务时期整体外交思想研究——兼论中法交涉中义利结合外交思想[J];安徽史学;2005年05期
7 郑清坡;;“民变”话语考论[J];安徽史学;2007年01期
8 李永胜;;1902年中葡交涉述论[J];安徽史学;2007年02期
9 马勇;;宗藩体制解体与东北亚乱局[J];安徽史学;2008年01期
10 傅德元;;丁韪良《万国公法》翻译蓝本及意图新探[J];安徽史学;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权赫秀;;“自顾不遑,断难干预”——清政府对日本吞并大韩帝国的认识与反应[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二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12年
2 施戍杰;;斯密动力、国家能力与晚清近代化受挫[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胡志宏;;西方汉学边疆研究的理论取向和价值关怀[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7辑——“草原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吕波;;榆林地区近代基督教的传播与发展[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7辑——“草原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林被甸;;跨越太平洋:中国与拉丁美洲的文化交流[A];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拉丁美洲现代化进程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张锐智;;试论黄遵宪《日本国志》对中国近代刑法改革的影响[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7 姜义华;;论文化的摩擦、适应与再创造——美国华人文化变迁试析[A];近代中国(第五辑)[C];1995年
8 邵雍;;1911年春孙中山加拿大之行述略[A];近代中国(第十四辑)[C];2004年
9 侯松涛;;抗美援朝运动与民众社会心态研究[A];中国现代社会心理和社会思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张礼恒;;论清朝对朝鲜政策的转变及评价[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一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红梅;商会与中国法制近代化[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骆昭东;从全球经济发展的视角看明清对外贸易政策的成败[D];南开大学;2010年
3 潘崇;清末五大臣出洋考察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邢巍巍;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县长职能研究(1928-1937)[D];南开大学;2010年
5 许颖;清代文官行政处分程序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程方;清代山东农业发展与民生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张振国;清代文官选任制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方靖;近代西方警政的东渐及其在广州的实践[D];暨南大学;2010年
9 罗向阳;当代华人社团跨境活动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10 王瑛;李鸿章与晚清条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娜娜;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其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云;晚清立宪派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章平;魏源的法律思想[D];湘潭大学;2010年
4 黄立明;江西留学生与近代地方社会变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盛满;华侨参政权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曾伟;《筹办萍乡铁路公牍》整理与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付中玮;留日士官生与中国军事思想近代化(1894-1924)[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颖;跨越与再现[D];天津理工大学;2009年
9 麻小兵;民国时期张家川商业贸易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10 王娜;沈家本民商法思想解析[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明帅;19世纪60—90年代对美国的认识[J];大连大学学报;1994年02期
2 赵可;论崔国因对西方议院制度的认识[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3 李育民;论清政府的信守条约方针及其变化[J];近代史研究;2004年02期
4 ;义和团运动与美国对华政策[J];近代史研究;1998年04期
5 周国瑞;一位外交官眼中的欧洲国际形势及走向(1889-1893)[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6 林琼;甲午战前清政府驻外使节回国后的命运与结局[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7 李智;试论文化外交[J];外交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8 赵可;崔国因的美国富强观[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9 张光灿;“以夷制夷”外交和“门户开放”政策——兼论现代中美关系[J];学术论坛;1987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熊娉婷;中国驻西方公使的海外考察(1876-1894)[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碧莹;伍廷芳与中美侨务交涉(1897—1902)[J];学术研究;1996年09期
2 李学智;辛亥革命中的伍廷芳[J];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3 伍福佐;伍廷芳在南北议和中的斗争艺术[J];文史杂志;2000年05期
4 张礼恒;;伍廷芳:携印信出走的民国外长[J];世界知识;2007年08期
5 杜品;;晚清外交家眼中的美国[J];当代人;2008年04期
6 丁贤俊;论孙中山与伍廷芳[J];近代史研究;1987年04期
7 王希莲,张礼恒;伍廷芳任职港府的酸甜苦辣[J];民国春秋;2001年03期
8 ;幽默八则[J];领导文萃;1996年05期
9 冯秋季;伍廷芳与中美专利交涉[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10 游宇明;;伍廷芳:发出弱国的强音[J];老年人;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细珠;;张之洞与清末法制改革[A];近代中国(第十二辑)[C];2002年
2 中村义;;日本和湖南省——自长沙开港起至抢米事件[A];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1981年
3 马铭德;;辛亥革命与赵凤昌[A];近代中国(第十三辑)[C];2003年
4 李洪珍;;试析沪军都督陈其美的强势作为——以干涉姚荣泽案为例[A];近代中国(第十三辑)[C];2003年
5 马铭德;;辛亥革命与赵凤昌[A];“辛亥革命与20世纪中华民族振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崔志海;;试论中美《通商行船续订条约》[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1年卷[C];2001年
7 刘景泉;;略论民初政治生态与同盟会的改组[A];政党与近现代中国社会研究——“中国政党与近现代社会的变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赵令扬;;何启:辛亥革命期间香港之中国资产阶级[A];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1981年
9 陈剑华;;清末民初法政学堂之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10 宝成关;;论南北议和与孙中山让位[A];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C];198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尚贤;[N];团结报;2001年
2 戈力;[N];西部法制报;2008年
3 万焕生;[N];团结报;2001年
4 本报记者 施芳;[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
5 范福潮;[N];南方周末;2008年
6 吴恺 程远;[N];中国文化报;2010年
7 南开大学法学院教授 侯欣一;[N];深圳特区报;2011年
8 记者 郑照魁 蔡日锦;[N];南方日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施芳;[N];人民日报;2005年
10 全国律协副会长、省律协会长 王凡;[N];江苏法制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煜;清末新政中的修订法律馆[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2 向忆秋;想象美国:旅美华人文学的美国形象[D];山东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雄;伍廷芳与共和政治[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方卫军;伍廷芳司法思想探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3 侯长龙;伍廷芳法律思想初探[D];安徽大学;2001年
4 张本顺;试论伍廷芳的法律思想及实践[D];河南大学;2003年
5 孙晓飞;试论伍廷芳的外交思想[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梁建;伍廷芳与南北议和[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7 何帆;伍廷芳民商法思想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8 汪合生;伍廷芳的法律思想述评[D];安徽大学;2007年
9 邓学文;民国初年法律与革命——以姚荣泽案和宋汉章案为例[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武乐堂;论伍廷芳对晚清时期旅美华人的保护[D];苏州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伍廷芳与中美侨务问题交涉研究(1897-1902),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24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wzj/142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