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伯特·巴克斯特·亚当斯的史学探析
本文关键词:赫伯特·巴克斯特·亚当斯的史学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江西师范大学》 2012年
赫伯特·巴克斯特·亚当斯的史学探析
邢娜娜
【摘要】:赫伯特·巴克斯特·亚当斯是十九世纪下半叶美国伟大的历史学家兼教育家,他吸收借鉴德国科学史学的研究方法及历史教育方法,在美国大学施以运用培养了一大批高级历史专业人才;除此之外,,他组织缔造历史专业学术组织——美国历史协会,带头发起历史专业期刊的创办等,使得美国历史学由业余史家转向专业史学家治史模式,促进了美国史学的职业化进程。本文欲通过考察亚当斯的治史观念、研究方法及其历史教育观及实践等,对其史学认识论及方法论进行比较深入的探究,并最终阐述他对美国史学的专业化所做的巨大贡献。 全文共分前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其中正文共计四章。 第一章重点分析亚当斯生活的社会背景、学术背景以及个人学术生涯,探讨三者对亚当斯历史观念和历史教育方法的影响。 第二章从亚当斯提出的“生源论”、新旧史学之交的政治历史观、及科学史学的研究方法三个方面阐述他的历史观念。 第三章从亚当斯教育的大众化观念及现实关怀,与他对高校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两方面来论述他的历史教育观及历史教育方法。 第四章从亚当斯对历史专业人才的培养及历史专业学术团体与刊物的创办出版等方面展现他对美国史学专业化的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097.12;K837.1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林伟;;美国高等教育史学的发展与趋势[J];高等教育研究;2010年03期
2 钱皓;科学史学与史学研究──美国科学史学的历史地位[J];世界历史;1998年04期
3 李剑鸣;关于二十世纪美国史学的思考[J];美国研究;1999年01期
4 程群;《美国历史评论》:第一份科学的美国历史杂志[J];史学月刊;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宗亮;;权利政治初论——方法、观念与实践[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2 周军;略论1938年美英互惠贸易协定[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3 高瑞霞;关于赫尔德历史发展的思想[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4 郭志恩;;浅析《门罗宣言》的出台及英国的对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5 刘云艳;刘建华;;论19世纪西方“中国观”的转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6 周梦;;论卡森·麦卡勒斯小说《心是孤独的猎手》中的孤独[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1期
7 李荦;;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海军的发展变化[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8 张爱民,何建军;美俄矛盾与门罗宣言的产生[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9 雪梅;;美元霸权的形成、发展及其衰落趋势[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10 孙巍;;历史学的走向——科学、社会科学及语言学转向的历史[J];保定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顾晓伟;;历史学的中庸之道:融通“历史解释”与“历史表现”的尝试——重思“亨佩尔-德雷论战”的现代意义[A];第八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刘丽琼;;克雷明教育史学思想的历史继承性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3 谈晓奇;邓明言;;克雷明与家庭教育史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胡志宏;;西方汉学边疆研究的理论取向和价值关怀[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7辑——“草原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仇华飞;朱振娟;;论诺克斯计划的得失[A];近代中国(第九辑)[C];1999年
6 申晓若;杨一帆;;20世纪40—50年代美英对于国际经济霸权的争夺[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杨云珍;;美国社会转型时期两党制的演变及其适应性分析[A];当代政党制度与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晓佳;帝国秩序的重建[D];南开大学;2010年
2 刘少东;日美冲绳问题起源研究(1942-1952)[D];南开大学;2010年
3 张大川;约翰·理查德·格林《英国人民简史》史学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张日元;公元4至9世纪拜占廷帝国基督教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冯亚;普鲁塔克政治观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崔成成;陈寅恪“文史互证”思想与方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赵康英;凯撒利亚的尤西比乌斯及其《基督教会史》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李艳娜;富兰克林·罗斯福与印度的非殖民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吕旭峰;危机与创伤[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10 刘鸣筝;美国公共外交研究(1917-2009)[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爽;尼克松总统的岁入分享改革[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帅;从门罗主义到门户开放[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徐东伟;美国例外论与美国外交政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郑宇;后现代史学对传统史学的挑战与反思[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灿辉;论我国预算法律责任制度的完善[D];湘潭大学;2010年
6 刘进全;傅斯年史学思想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徐占辉;弗雷德里克·杰克逊·特纳史学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维;20世纪20年代“门户开放”原则下的美国对华政策[D];苏州大学;2010年
9 蓝韶昱;中越边境土司社会互动与认同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10 钱芳华;卡洛·金兹堡微观史学思想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剑鸣;关于二十世纪美国史学的思考[J];美国研究;1999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嘉期;;亚当斯纪念碑[J];世界文化;1988年05期
2 如鱼得水;;《月亮和半圆山》[J];影像视觉;2010年06期
3 晓风;亚当斯再暴英格兰足坛内幕[J];足球世界;1998年20期
4 冯建国;跟亚当斯学摄影之九 放大的技法(二)[J];中国摄影家;2001年05期
5 陈静;开心一派和郁闷一族[J];足球世界;2002年21期
6 蒋光宇;;用比自己更优秀的人[J];成功;2003年01期
7 骆礼玉;;晚开的花也能结果[J];科海故事博览(智慧文摘);2008年08期
8 燕青;;美国音乐大师——作曲家约翰·亚当斯[J];歌剧;2008年12期
9 李有观;;同性恋市长撒谎陷窘境[J];检察风云;2009年07期
10 赵紫阳;;赵紫阳总理就巴巴多斯总理亚当斯逝世致圣约翰总理的唁电[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85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轶红;郭建林;封青川;Calman Rahman;徐存拴;;体内外因素对大鼠肝脏加工ADAMs的影响研究[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医学细胞生物学、免疫细胞生物学和发育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2 蔡庆发;翁卫平;;郑樵《通志》的史学成就[A];莆仙文化研究——首届莆仙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王永祥;;中国古代的进化历史观问题——由董仲舒的历史观引出的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A];董仲舒与河北历史文化研究[C];2007年
4 薛匡勇;;历史观演变对档案观的影响[A];回顾与展望:2010年全国档案工作者年会论文集(上)[C];2010年
5 潘富恩;;重评朱熹的历史观[A];朱熹与中国文化——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成立大会论文集[C];1988年
6 李化德;;美国总统秘书职能的演变[A];中国当代秘书群星文选[C];1999年
7 黄予植;;究竟要摆脱什么样的历史观?[A];忘年交书简二集[C];2010年
8 Bruce Allsopp;英若聪;;建筑历史观[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三、四辑)[C];1982年
9 黄楠森;;关于三个人学问题的思考[A];“以人为本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人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鲍永军;;略论南宋永嘉事功史学的基本特征[A];浙江史学论丛(第一辑)[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董克伟;[N];中国改革报;2006年
2 徐翼;[N];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
3 徐翼;[N];中华工商时报;2005年
4 留美学者,生物化学博士 方舟子;[N];经济观察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方笑菊;[N];中国汽车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徐翼;[N];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李兮;[N];中国电影报;2005年
8 宋晓刚;[N];中国摄影报;2010年
9 徐荣;[N];中国摄影报;2005年
10 张可;[N];中国摄影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瞿亮;日本近世的修史与史学[D];南开大学;2012年
2 张光华;萧一山史学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3 周海宁;中国文化对高丽、朝鲜时代史学之影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4 李金华;毕沅及其幕府的史学成就[D];南开大学;2010年
5 盖志芳;《历史研究》(1954-1966)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朱君杙;加洛林时代史学成就探微[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7 黄广友;刘大年史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8 邬建麟;严耕望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9 邢战国;周谷城史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10 胡玉伟;“历史”的规约与文学的建构[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厉光通;论简·亚当斯的社区改良思想及实践[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2 吴万库;美国革命期间约翰·亚当斯争取荷兰贷款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杜宪兵;亚当斯与杰斐逊关系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徐亭;约翰·亚当斯与XYZ事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5 林俊;盖·B·亚当斯行政之恶思想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6 袁振堂;吕思勉的史学成就及史学思想述论[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7 乐小欢;房龙与史学大众化[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8 莫双双;约翰·亚当斯近期器乐作品音高节奏手法初探[D];上海音乐学院;2013年
9 彭洪俊;北朝史学考论[D];云南大学;2010年
10 贾仙;“熟果政策”与约翰·昆西·亚当斯的扩张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赫伯特·巴克斯特·亚当斯的史学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29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wzj/172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