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豫交界地区段氏家谱修谱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K820.9
【图文】:
10图 1-1(二)苏式苏式又称垂珠体,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苏洵(1009-1066 年)在仁宗至和年编修本族《苏氏族谱》时创立的。苏洵吸收了欧阳修的编撰方法。一方面强调从纵的方面,注意父子相继的关系,主张实行小宗之法,即满五世则迁,即不再记载收录;另一方面,又强调对兄弟分支加以区别,推崇合各支谱为一编的大宗谱。总的是以五世为图,五世之外,亲尽服穷,图表不载,以宗法为则,详近而略远,更进而尊近而忘远,较欧式格式类型更为严格。苏式世系表的特点是:世代直行下垂,
11图 1-2(三)宝塔式宝塔式,顾名思义,就是将世代人名像宝塔一样,从上而下地进行排列。宝式采用的是横竖线连接的方法,竖线一般会在横线的中间,对一个大家族来说,名不能同时排在同一页纸上,以至于兄弟之间的长幼关系不清晰,这就为家谱的谱和看谱带来很多不便。此种图谱最迟在南宋时期出现。 现在完整的宝塔式家谱用于家族宗祠的家族整体的世系图。宝塔式的家谱以段氏家谱资料中的部分世系为例,如图 1-3。
(四)牒记式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本刊讯;;浙江省首家专门研究家谱文化的民间社团组织正式成立[J];浙江档案;2017年03期
2 ;《家谱编纂概论》出版[J];宁夏社会科学;2017年06期
3 陈新;;传承家谱文化精华 重视家教树好家风[J];世纪行;2016年01期
4 柳哲;;钱陈教授是我师[J];中国老年;2016年20期
5 郑鸣谦;;家谱文化:让血脉亲情落叶归根[J];中华民居;2017年04期
6 孙立峰;清风;;我们为什么必须要有家谱[J];祝你幸福(上旬刊);2017年09期
7 李佳妮;VCG;;民间修谱,踏上寻根之旅[J];金桥;2017年08期
8 王仁磊;;当代中原家谱的新修及其时代特征[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8年05期
9 龙宇晓;胡雪芳;吴才勇;;中外苗族民间原始形态家谱抢救、整理与研究——基于多学科交叉和多方法融合的工作框架[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08期
10 王鹤鸣;;觅谱寻梦路上——古稀诗钞图片[J];寻根;201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王华北;;试论中国少数民族家谱文化研究的必要性[A];中国民族文博(第四辑)[C];2011年
2 戴诚;;中华姓氏文化和家谱文化现象之研究[A];中国近代史及史料研究[C];2010年
3 王继胜;段庚;段纪刚;李苗;;纸圣蔡伦传人考证[A];中国造纸学会第十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重庆商报-上游财经见习记者 唐小堞;科技公司开发电子家谱 用大数据帮用户找失散亲人[N];重庆商报;2017年
2 本报记者 付鑫鑫;我国现存少数民族家谱6796种[N];文汇报;2016年
3 尚大超;少数民族家谱 见证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形成[N];中国民族报;2017年
4 本报驻河南记者 张莹莹 陈关超;重修家谱背后是文化传承[N];中国文化报;2017年
5 桑胜高;家谱文化应走出“深闺”[N];新疆日报(汉);2017年
6 柳哲;中国家谱收藏面面观[N];三亚日报;2017年
7 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 世界姓氏文化促进会创会会长 中华姓氏大讲堂创办人 柳哲;漫谈中国家谱文化[N];北京商报;2016年
8 本报记者 刘科;家谱文化:解读不尽的精神内涵[N];西部时报;2006年
9 钱月航邋杨旭辉;常州引领家谱文化新浪潮[N];常州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范昊天;传承家风 追忆似水年华[N];人民日报;201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段娜娜;鲁豫交界地区段氏家谱修谱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855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wzj/2785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