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传记论文 >

“paja”家族民族认同变迁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0 07:34
【摘要】:族群研究已成为当前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一个族群的存在,是因为这个族群成员对这个族群的认同。paja家族的家谱和口述记忆是家族历史记忆的文化根柢,其包括了家族源流、历史迁徙、世系谱图、家族故事等文化内容。家谱和口述资料是每一位家族成员寻根溯祖的文化历史线索,同时也是族群自我建构和生存繁衍的文化基柢,更是家族沟通现世与祖灵的桥梁。本研究以云南省德宏州芒市西山乡和陇川县勐约乡为田野点。文章以paja家族的家谱和口述史为切入点,探究和诠释其中蕴含的祖先记忆、观念信仰、族群认同演变的原因,阐释了家族当下改汉姓的背景及缘由。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即绪论、正文和结语。绪论阐明了选题缘由、研究综述以及田野点简介。正文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是回顾了德宏地区沿革以及景颇族、汉族先民迁入德宏的历史,并探讨了“夷化”的概念和德宏地区“夷化”的几种方式;第二章主要就是利用pajaa家族的家谱和口述资料,分析了家族故事、姓氏由来及其演变,致家族成为今天景颇族的一部分以及根据paja家族的生活现状、为恢复汉姓所做的努力、与周围族群的互动来探讨家族从“景颇”变回“汉族”的现实诉求;第三章则是从生存型移民下的身份转变、以“载瓦”身份的生活以及多方原因的强化、进入21世纪,对族群姓氏、身份的诉求三个方面阐述了 paja家族族群认同演变的原因。结语是本文的总结,认为,paja家族的先祖为了生存,共享资源逐渐融入景颇族之中,而当客观环境发生变化,族群边界的维持和变迁,跟对外的异己感、族群内部的基本情感联系的加深导致族群认同发生变化。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K820.9;K2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叶;徐祖祥;;景颇族原始宗教与群体认同[J];宜春学院学报;2015年10期

2 李叶;徐祖祥;;景颇族史诗神话中的民族认同[J];红河学院学报;2015年03期

3 杨林;排启生;;云南德宏州景颇族双重宗教认同的关系特征——以德宏州盈江县崩董村基督教信仰为个案[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年02期

4 廖国强;;清代云南少数民族之“汉化”与汉族之“夷化”[J];思想战线;2015年02期

5 车延芬;;因同而和:中国跨界民族舞蹈的文化认同——以景颇/克钦族“目瑙纵歌”为例[J];民间文化论坛;2014年06期

6 石坚平;;民间故事、地方传说与祖先记忆——以广府地区族谱叙事中的罗贵传奇为中心[J];广东社会科学;2013年04期

7 吴绍良;;民间乐舞在云南跨界少数民族文化认同中的作用——以景颇族目瑙纵歌为例[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8 彭洪俊;;清代云南人口分类中“民”的性质及相关问题考察[J];思想战线;2013年03期

9 王志双;王菲菲;;家族历史的“遐想”与历史记忆的“失忆”——以福建安溪《虎邱林氏族谱》为例的探讨[J];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2年05期

10 刘志伟;;明清族谱中的远代世系[J];学术研究;2012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和;元明清时期入迁云南的外来少数民族移民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2 尤伟琼;云南民族识别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廉雅茜;抗日战争时期云南少数民族抗战研究[D];云南大学;2016年

2 赵华鹏;家族行动—镇原慕氏修谱的田野报告[D];宁夏大学;2014年

3 占文倩;明清桐城地方宗族的祖先记忆与族谱编纂[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4 田晓卿;芒市西山乡弄丙村景颇族社会中的董萨[D];云南民族大学;2013年

5 黄璐;明清时期永昌地区民族文化资源及其在现代旅游中的价值[D];云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977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wzj/27977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e5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