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与近代中国的经济主权(1870-1895)
发布时间:2020-11-10 03:25
经济主权是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但目前的研究范围局限于国际法、国际经济法等领域,时间上集中在当代,对近代中国的经济主权少有研究,这就为经济主权研究留下许多盲点。本文选择李鸿章作为个案,对近代中国的经济主权研究作一些尝试。 19世纪70年代以前,李鸿章接触到一些涉外经济事务,对经济主权有一些初步的认识,但并未形成明确的经济主权观念。70年代以后,面对两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经济主权大量丧失,利源外泄的严重局面,加上近代国际法输入中国和幕友同僚的影响,李鸿章在外交和办理洋务的实践中,逐步形成较为明确清晰的经济主权观念。其内涵主要包括轮船、采矿、铁路、电报等是中国主权或自主之权,保利权,渐收利权等。 李鸿章的经济主权实践主要集中在外交和经济两个方面,在外交上,李鸿章通过商约谈判极力阻止欧美列强对中国经济主权的侵夺,在一定程度上阻止或延缓了中国经济主权的丧失进程。在经济上,李鸿章在自办近代民用企业,抵制欧美列强对中国经济主权的侵夺,保我利权或渐收利权的同时,在对外经济交涉中,依靠国家和政府的支持,或并购外资企业,或购回外商擅设的铁路电报,或与外商订立齐价合同,部分收回经济主权。从总体上说,李鸿章的经济主权观念还处于萌芽状态,大多就具体事而发,缺少一个完整清晰的概念,对国家主权的国际背景及理论渊源知之甚少,认识上有很大的局限性。在此种观念的指导下,李鸿章虽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挽回经济主权,部分捍卫了中国的经济主权,但措施不够得力,实际效果上也很有限。 李鸿章挽回经济主权的努力并未扭转近代中国经济主权不断丧失的总体趋势,其原因很复杂,主要包括:中外政治、经济、军事等力量对比悬殊;清政府腐败,维护经济主权的能力低下;不平等条约制度已确立,中外不平等格局已形成,短时间内难以改变;洋务运动实际成果有限,未能改变清王朝日渐衰落的总趋势;李鸿章自身的局限性;等。但并不能因此否定李鸿章在捍卫近代中国经济主权上所作的努力,应避免用绝对的经济主权观评价李鸿章,既要肯定李鸿章经济主权实践部分收回经济主权的积极作用,也不应忽视李鸿章经济主权观念和经济主权实践中所存在的局限性,对李鸿章的经济主权观念和经济主权实践给予适当的评价。
【学位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K827;K25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 选题的意义
(二) 研究现状
1 经济主权与1870-1895 年的近代中国经济主权态势
1.1 经济主权的概念和内容
1.2 18 70-1895 年的近代中国经济主权态势
2 李鸿章经济主权观念萌发的历史背景及基本内涵
2.1 李鸿章经济主权观念萌发的历史背景
2.2 李鸿章经济主权观念的萌发与内涵
3 李鸿章维护经济主权的实践活动
3.1 李鸿章与商约谈判
3.2 李鸿章与洋务企业
4 李鸿章对近代中国经济主权的影响及其评价
4.1 李鸿章对近代经济主权的影响
4.2 对李鸿章的经济主权观念和经济主权实践的评价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77404
【学位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K827;K25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 选题的意义
(二) 研究现状
1 经济主权与1870-1895 年的近代中国经济主权态势
1.1 经济主权的概念和内容
1.2 18 70-1895 年的近代中国经济主权态势
2 李鸿章经济主权观念萌发的历史背景及基本内涵
2.1 李鸿章经济主权观念萌发的历史背景
2.2 李鸿章经济主权观念的萌发与内涵
3 李鸿章维护经济主权的实践活动
3.1 李鸿章与商约谈判
3.2 李鸿章与洋务企业
4 李鸿章对近代中国经济主权的影响及其评价
4.1 李鸿章对近代经济主权的影响
4.2 对李鸿章的经济主权观念和经济主权实践的评价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熟村;李鸿章与中国电讯事业[J];安徽史学;1997年02期
2 贾熟村;李鸿章与近代矿业[J];安徽史学;1998年02期
3 欧阳跃峰,李玉珍;李鸿章与近代唯一的平等条约[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4 徐泉;;国家经济主权的法律地位阐微[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5 徐军;孙中山的经济主权思想与实践[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6 刘志云;从经济主权层次驳全球化时代经济主权“消亡论”[J];国际问题研究;2005年05期
7 徐开金;经济全球化与经济主权分享[J];甘肃社会科学;2002年04期
8 尹小红;从“滇案”的处理看晚清外交[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9 孟国碧;新世纪南北双方的经济主权立场前瞻[J];河北法学;2002年06期
10 谢俊美;宗藩政治的瓦解及其对远东国际关系的影响[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5期
本文编号:28774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wzj/2877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