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行动—镇原慕氏修谱的田野报告
发布时间:2020-11-14 19:09
本文以成书的《镇原慕氏族谱》为切入点,重点访谈了该书的编纂群体——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平凉市的慕氏族人,分别从“事件”、“过程”、“记忆”、“仪式与象征”、“权力与组织”五个角度分析了镇原慕氏修谱的过程。内容聚焦于慕氏修谱的过程中,挖掘修谱过程中的“人和事”,透过“事”凸显出人的修谱“行为意义”的多元。 编修族谱作为宗族最具有文化意义的家族行动,是中国传统的宗族社会重建与延续主要方式之一。以慕氏为例,在“事件”和“过程”上,精英群体以宗族的已逝的民国精英慕寿祺迁坟事件为契机,在陇东慕氏群体中形成修谱共识。通过组织编修班子、筹措经费、搜集整理族谱资料,从新编撰了囊括陇东慕氏大房、二房、三房的族谱,并完成了陇东慕氏族史的重新考证与书写,从而实现对于宗族文化话语权的控制。在“仪式和象征”、“记忆”、“权力与组织”三个环节,精英群体利用搜集而来的族谱资料,以族谱编修理事会和编纂委员会的组织名义,或民主选举,或以个人威望与声誉,或以世系辈分而获得的权力,对宗族历史、宗支概况、世系传承等有关族谱的“史实”进行事实性的再建构与强化。对于宗族历史记忆部分,主要修补其自然性灾难与政治性运动所遗失的断篇环节,使得宗族历史得以完整呈现。此外,在具体的书写过程中,精英阶层在涉及自身的宗支归属以及自身宗支的宗族贡献力的书写时更多的体现话语强权,随之引发了宗族内部关于“修谱权”的争夺。 结语部分引发笔者的三个思考,首先本研究基于慕氏的修谱实践,结合慕氏的迁徙历史,特别是从那些具有少数民族血统的汉族群体的实际出发,来认识汉族社会的结构与文化的整体性规律,这是不同于传统的研究视角的。其次是有关“大传统与小传统”的思考。在传统中国,我们不应该将植根于宗族内部的“大传统”与“小传统”机械的对立,而是应该看到他隐藏在宗族内部的社会与文化的同质性。最后是关于“宗族修谱周期”的讨论,指出精英阶层通过“10—30”规律,借助重要人物的在世期间的影响力,族群的重大历史变迁时期宗族现状,国家的重大历史变迁时期的机遇来对宗族族谱的书写权力展开追逐,完成族谱的重修与续写,进而完成宗族话语权代理人的继替。
【学位单位】:宁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4
【中图分类】:K820.9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作为“过程”的《慕氏族谱》
第一节 族谱编修班子:家族精英的集结
第二节 资金的筹措及使用
第三节 “田野”中的一手族谱资料
第四节 碎片资料的文本化归类与整合
第二章 作为“事件”的《慕氏族谱》
第一节 少堂迁坟谋“谱事”
第二节 “全族动员”与“全族参与”
第三节 “慕喜安事件”:旧时代族望话语权角逐的落败
第四节 “少壮派精英”——慕家騉
第三章 作为“记忆”的《慕氏族谱》
第一节 叙事:祖先与族源的记忆
第二节 恐怖和苦难的记忆
第三节 祖荫之下:家庙的记忆
第四章 作为“仪式与象征”的《慕氏族谱》
第一节 “谱局”成立:家族凝聚力的制度性召唤仪式
第二节 “修谱仪式”:慕氏族谱体例与脉络的调试
第三节 发谱仪式:宗族秩序的再次确立
第四节 “集体欢腾”抑或是慕氏宗脉的“通过仪式”
第五章 作为“权力与组织”的《慕氏族谱》
第一节 《慕氏族谱》编纂机构的组织构成
第二节 “权力”与“组织”的结合使用
第三节 权力的“内聚过程”与“辐射过程”
第四节 修谱背后的权力格局博弈与妥协
思考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个人简历及论文发表情况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83857
【学位单位】:宁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4
【中图分类】:K820.9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作为“过程”的《慕氏族谱》
第一节 族谱编修班子:家族精英的集结
第二节 资金的筹措及使用
第三节 “田野”中的一手族谱资料
第四节 碎片资料的文本化归类与整合
第二章 作为“事件”的《慕氏族谱》
第一节 少堂迁坟谋“谱事”
第二节 “全族动员”与“全族参与”
第三节 “慕喜安事件”:旧时代族望话语权角逐的落败
第四节 “少壮派精英”——慕家騉
第三章 作为“记忆”的《慕氏族谱》
第一节 叙事:祖先与族源的记忆
第二节 恐怖和苦难的记忆
第三节 祖荫之下:家庙的记忆
第四章 作为“仪式与象征”的《慕氏族谱》
第一节 “谱局”成立:家族凝聚力的制度性召唤仪式
第二节 “修谱仪式”:慕氏族谱体例与脉络的调试
第三节 发谱仪式:宗族秩序的再次确立
第四节 “集体欢腾”抑或是慕氏宗脉的“通过仪式”
第五章 作为“权力与组织”的《慕氏族谱》
第一节 《慕氏族谱》编纂机构的组织构成
第二节 “权力”与“组织”的结合使用
第三节 权力的“内聚过程”与“辐射过程”
第四节 修谱背后的权力格局博弈与妥协
思考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个人简历及论文发表情况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常建华;;晚明华北宗族与族谱的再造——以山东青州《重修邢氏宗谱》为例[J];安徽史学;2012年01期
2 朴元熇;明清时代徽州商人与宗族组织──以歙县柳山方氏为中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3 华智亚;;族谱、民俗生活与村民的记忆——对安徽T村的考察[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4 陈瑛珣;刘宏伟;;开台祖先崇拜与家族意象确立——以台湾中部客家移民族谱为据[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5 陈丽;;村庄集体记忆的重建——以安徽宅坦村为例[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6 黄柏权;葛政委;;当下宗族话语权的表达方式——关于荷叶镇建祠修谱的人类学考察[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年03期
7 哈正利;;建构家族意识 拯救民族认同——刍议南方回族谱牒中的文化认同[J];回族研究;2010年01期
8 梁洪生;;从“四林外”到大房:鄱阳湖区张氏谱系的建构及其“渔民化”结局——兼论民国地方史料的有效性及“短时段”分析问题[J];近代史研究;2010年02期
9 李婵;农村社区精英研究综述[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03期
10 蒋国河;;嬗变的传统:赣南闽西重修族谱的过程考察[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本文编号:28838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wzj/2883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