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传记论文 >

清代东北满洲旗人家谱的编纂

发布时间:2017-07-28 10:13

  本文关键词:清代东北满洲旗人家谱的编纂


  更多相关文章: 乾隆时期 汉军 汉官 修谱 瓜尔佳氏谱书 世职 富察氏 民族特征 满洲镶黄旗 雅喇


【摘要】:正清代东北满洲旗人家谱是满洲家谱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家谱历史演进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支。它所记录和承载的信息不仅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而且更多地折射了清代东北社会的历史变迁。本文即浅述清代东北满洲旗人家谱编纂原因、资料来源、编纂特点等。一清代东北满洲旗人家谱的编纂原因清代,"汉军与满洲、蒙古,均系旗人"~①,在政治、经济等方面享有特权,与汉人不同。如乾隆九年(1744年)规定"旗人回京,与汉官回籍不同,或在旗在部,皆可补用,以供驱策"~②。满
【作者单位】: 吉林师范大学满族文化研究所;
【关键词】乾隆时期;汉军;汉官;修谱;瓜尔佳氏谱书;世职;富察氏;民族特征;满洲镶黄旗;雅喇;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近代以来民间满族谱牒的编纂与东北社会变迁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2YJC770050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博士扶持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2BS17
【分类号】:K810.2;K249
【正文快照】: 清代东北满洲旗人家谱是满洲家谱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家谱历史演进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支。它所记录和承载的信息不仅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而且更多地折射了清代东北社会的历史变迁。本文即浅述清代东北满洲旗人家谱编纂原因、资料来源、编纂特点等。一清代东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肖景全;钟长山;;清太祖努尔哈赤祖系与姓氏问题考论[J];东北史地;2014年02期

2 吴建新;;从“广米”看宋元珠江三角洲地区富有阶层的兴起[J];古今农业;2014年02期

3 张纹华;;朱次琦佚文四篇考释──兼补其若干生平事迹[J];岭南文史;2012年03期

4 刘冰雪;;清代法律文献中的习俗规制——以丧葬习俗为例[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5 王敌非;;《叶赫那拉氏宗谱序》初探[J];黑河学院学报;2014年05期

6 乔玉红;;从《粤东简氏大同谱》看简朝亮之女性观[J];暨南史学;2014年00期

7 彭卫民;;“昭穆制”的历史意义与功能(二)──敬宗收族:家祭、谱法中宗族政治的盱衡[J];社会科学论坛;2011年06期

8 仲兆宏;;明清苏闽族谱内容比较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许浩;《名公书判清明集》词汇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刘忠和;“走西口”历史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8年

3 姜小莉;清代满族萨满教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冯江;明清广州府的开垦、聚族而居与宗族祠堂的衍变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孔震;北京旗人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宪锋;清代螺洲陈氏家族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2 薛彦乔;乡村社会中士绅阶层的地位与作用[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3 何叶芳;陈宝琛及其螺洲陈氏藏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4 韩健;清代广东女性经济权益探析[D];暨南大学;2008年

5 刘庆;明清福建家族建设与个人成长的互动[D];厦门大学;2008年

6 毕琳琳;郑文宝及所著南唐二史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7 刘砚月;“内在边陲”与权利博弈:十六世纪贵州土司的变迁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8 齐起;族谱史料价值探析[D];吉林大学;2013年

9 欧阳琳;光宣时期吉林旗人生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10 李佳佳;满族谱牒中的家训研究[D];吉林师范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雪玲;乾隆时期的钟表改造[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0年02期

2 陈崇凯;简析乾隆时期整顿发展西藏经济的政策措施[J];西藏大学学报(汉文版);2002年01期

3 阚耀平;乾隆年间天山北麓东段人口迁移研究[J];干旱区地理;2003年04期

4 童远忠;乾隆帝与西北边疆开发[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5 陆水林;乾隆时期巴尔蒂斯坦(小西藏)与清朝关系初探[J];中国藏学;2004年01期

6 何平;从乾隆建阳田赋案论清代的赋税管理[J];清史研究;2004年02期

7 王芳;乾隆御题《棉花图》——乾隆时期北方棉业管窥[J];紫禁城;2004年03期

8 张德锤,李晓峰;乾隆盛世的历史启迪[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4年03期

9 李自然;试论乾隆对回民的政策——兼评李普曼《论大清律例当中的伊斯兰教和穆斯林》[J];西北民族研究;2005年01期

10 杨春雨;乾隆时期调整粮食余缺的措施[J];南都学坛;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依;;乾隆时期宫中文化措置[A];中国古都研究(第四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1986年

2 秦国经;高换婷;;乾隆时期皇宫苑囿的修建[A];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二辑)[C];1997年

3 赵志强;江桥;;《无圈点档》及乾隆抄本补絮[A];满学研究(第四辑)[C];1998年

4 恽丽梅;;论乾隆帝三位固伦公主的册封[A];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四辑)[C];2004年

5 张民服;;试论清代中原经贸业的发展[A];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1卷第1期)[C];2008年

6 常润华;;乾隆有关圆明园诗作的历史意义[A];《圆明园》学刊第十四期——“纪念圆明园罹劫152周年暨世界遗产视野中的中国圆明园遗址”学术讨论会专刊[C];2013年

7 张淑敏;;避暑山庄的戒得堂[A];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会议文件[C];2004年

8 奥斯瓦德·奚伦;韩宝山;;圆明园[A];《圆明园》学刊第五期[C];1992年

9 方裕谨;;圆明园工程轶事[A];《圆明园》学刊第十二期[C];2012年

10 刘长满;;神州风光汇集的地方[A];改革开放三十年人物成就大典[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令水;乾隆皇帝与廖桥御膳香油[N];中国档案报;2006年

2 小 辰;缂丝巨制现身嘉德春拍[N];中国商报;2004年

3 王勇则;乾隆帝与百岁老人的交情[N];中国档案报;2003年

4 李卫;故宫藏乾隆大阅盔甲[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

5 姚悦;单色豆青碗[N];中国商报;2004年

6 郭福祥;访工求匠 干预制作[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7 韩晓雯;鹿角与玉石的碰撞[N];中国商报;2007年

8 王学泰;从一本书看清朝的汉化政策(下)[N];学习时报;2009年

9 云南省图书馆历史文献部 杨慧中;乾隆时期云南铜业的大发展[N];云南日报;2009年

10 许少嘉;清乾隆青花缠枝莲纹兽耳尊[N];中国商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祥稳;清代乾隆时期自然灾害与荒政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2 黄胜江;乾隆时期文人剧作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吴大旬;清朝经营侗族政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4 王洪瑞;清代河南学校教育发展的时空差异与成因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段建宏;戏台与社会:明清山西戏台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殷琦;乾隆时期士风嬗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李贵彬;清代乾隆时期人口问题及政府对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09年

3 杨春雨;乾隆时期的粮食问题及政府对策[D];郑州大学;2004年

4 王冬梅;乾隆养生思想与实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5 吴妮昭;乾隆时期奴婢群体婚姻形态探析[D];温州大学;2014年

6 盛刚;从《西域图志》看乾隆时期清朝与准噶尔蒙古的关系[D];新疆大学;2008年

7 宗怡杉;乾隆时期文房用具的艺术设计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8 万庆;乾隆时期关于铜禁政策的大讨论及相关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高升荣;乾隆时期黄泛平原农业生产稳定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10 李朝晖;清代学田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5835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wzj/5835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6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