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传记论文 >

《萧红年谱》勘误

发布时间:2017-08-11 11:39

  本文关键词:《萧红年谱》勘误


  更多相关文章: 萧红 季先生 季红真 《新文学史料》 小城三月 短篇小说选 夜哨 萧军 大同报 张秀


【摘要】:正《新文学史料》2014年第3、4期和2015年第1期,连续刊发了季红真的《萧红年谱》,其中有些内容与事实有出入,在这里提出,与季先生商榷,也就教于方家。为了行文、阅读和查证的方便,依然大致采用《萧红年谱》的时顺,《萧红年谱》以下简称《年谱》。
【作者单位】: 绥化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关键词】萧红;季先生;季红真;《新文学史料》;小城三月;短篇小说选;夜哨;萧军;大同报;张秀;
【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年度项目“萧红文化传播的当代价值及深化的对策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4B100)
【分类号】:K825.6
【正文快照】: 《新文学史料》2014年第3、4期和 立第三师范读书的张秀珂,通过报社和萧2015年第1期,连续刊发了季红真的《萧 红取得联系,两人开始通信。”(2014年第红年谱》,其中有些内容与事实有出人,在 4期第166页第2栏第8行)而张秀珂本这里提出,与季先生商榷,也就教于方家。人回忆说:“1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慧明;论萧红创作的艺术个性[J];云梦学刊;2002年03期

2 王义祥;;萧红思想意识探源[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3 邓辅玉;论萧红的婚恋及其创作[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4 蔡荷芳;论萧红散文的个性化特征[J];池州师专学报;2003年04期

5 全艳萍;关于寂寞的一种分解——萧红创作中的心理结构分析之一[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6 孟亚平;;新时期以来萧红研究述评[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7 唐明星,吴素华;谁能绘得萧红影——萧红传记述评[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8 姚晓萍;论萧红散文的艺术内涵[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9 张岚;心灵的对话 生命的契合——评单元的《走进萧红世界》[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年01期

10 郑立群;;“爱”的坚贞与苦涩——记萧红散文[J];时代文学(双月版);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晓庚;;萧红的创作反映民族时代精神——兼谈其社会化因由[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四[C];2006年

2 郭淑梅;;萧红研究的历史嬗变及学科建构意义[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六[C];2009年

3 宋晓庚;;关于萧红研究的几点建议[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六[C];2009年

4 黄子平;;诗人萧红[A];新诗与浪漫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秋山洋子;;《风雨中忆萧红》我感[A];丁玲与中国女性文学——第七次全国丁玲学术研讨会文集[C];1996年

6 范智红;;从小说写作看萧红的世界观与人生观[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作家作品研究卷(上)[C];2009年

7 黄晓娟;;萧红与现代史上女性作家的精神差异性[A];东方丛刊(2002年第4辑 总第四十二辑)[C];2002年

8 宋晓庚;;年年朝朝暮暮 不过丁忧离歌——谈萧红和她的作品[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三[C];2005年

9 钟耀群;;人间天上长相伴——《端木与萧红》前言[A];云南省当代文学研究会文学评论选[C];2007年

10 张珊珊;;绝望中的希望——浅析萧红短篇小说《手》[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六[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革成;《我的婶婶萧红》余话[N];吉林日报;2000年

2 郭淑梅;哈尔滨:萧红国际化文学基因的生成之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秋石;寻找萧红“小妹”[N];文学报;2013年

4 杜浩;消费萧红,是文化的媚俗[N];经济日报;2014年

5 魏安莉;萧红:短暂的生命 顽强的挣扎[N];北京日报;2001年

6 曾立慧;浅水湾忆萧红[N];长江日报;2005年

7 刘亚铁;走进萧红故居[N];中国文物报;2002年

8 门瑞瑜;永远的萧红[N];文艺报;2001年

9 刘忠;端阳节前说萧红[N];中华读书报;2005年

10 秦弓;萧红的幸运和不幸[N];中华读书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黄晓娟;“雪中芭蕉”——萧红创作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李向辉;“生死场”的现代书写—萧红新论[D];兰州大学;2007年

3 黄晓娟;雪中芭蕉[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6559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wzj/655921.html

上一篇:悼念陈桥驿先生  
下一篇:周培源先生年谱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5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